AI泡沫悬而未决?山姆·奥特曼的高估值策略与市场深度剖析

1

人工智能(AI)领域的热度持续升温,估值屡创新高,而OpenAI的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却在此时语出惊人,他公开表示,投资者可能对AI模型“过于兴奋”,并预测“有人将蒙受巨大损失”。这番话是在OpenAI以惊人的5000亿美元估值进行二次股权出售谈判之际发表的,而仅仅几个月前,其估值还在3000亿美元左右。这种看似矛盾的姿态——一方面警示泡沫,另一方面却为公司争取天价估值——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度思考。

奥特曼将当前的AI市场比作上世纪90年代末的互联网泡沫破裂前夕,认为“投资者整体上对AI过于兴奋”。与此同时,他又描绘了OpenAI的宏伟蓝图,包括在“不远的将来”投入数万亿美元建设数据中心,并让ChatGPT在未来某天服务“数十亿日活跃用户”。这个目标无疑是极其乐观的,要知道,全球社交媒体巨头Facebook的月活跃用户数也仅在30亿左右,而奥特曼设想的是日活跃用户达到近世界人口的一半。

山姆·奥特曼在巴黎AI行动峰会

奥特曼的“泡沫论”恰好与麻省理工学院(MIT)一项新研究不谋而合。这项名为“2025年商业AI现状:生成式AI鸿沟”的研究指出,高达95%的企业AI试点项目未能实现预期的快速营收增长。该研究分析了300个公开的AI部署案例,调查了350名员工,并采访了150位商业领袖。报告发现,问题并非出在AI模型本身的质量,而是企业在工具使用和组织学习上的“差距”。具体而言,购买的AI工具成功率高达67%,而企业内部自行开发的系统成功率仅为其三分之一。这表明,许多企业IT部门可能高估了自身在AI应用开发方面的能力,未能充分利用现有AI服务提供商的成熟解决方案。尽管如此,这一报告无疑给本已狂热的AI市场泼了一盆冷水,特别是对那些股价已飙升至惊人高位的AI科技股投资者而言。

例如,Palantir的市盈率已达到未来收益的280倍。在互联网泡沫高峰期,30到40倍的市盈率就已被视为泡沫区间。这种对比凸显了当前AI估值的非理性程度。然而,奥特曼的矛盾言论背后,可能隐藏着一种多层面的策略。他一向擅长描绘宏大愿景,早在2024年2月,就有报道称他为AI芯片制造寻求5万亿至7万亿美元的投资,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整个半导体行业的总和,有效地在AI讨论中“正常化”了天文数字。

到了2025年8月,在警示泡沫的同时,他又轻描淡写地提及OpenAI将投入“数万亿美元用于数据中心建设”,并服务“数十亿日活跃用户”。这种做法既能制造一种紧迫感,又能将OpenAI的巨额基础设施投入包装成AI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市场对其高估值的质疑。当经济学家对此表示担忧时,奥特曼回应道:“让我们做我们自己的事”,将万亿美元的投资描绘成人类进步的必然,使得OpenAI5000亿美元的估值相形之下显得没那么惊人。这种将灾难性警告与万亿美元雄心相结合的“双重信息”策略,在当前AI市场特殊的资金结构下,显得颇为合理。

Sam Altman在AI行动峰会

与以往的科技泡沫不同,当前的AI投资周期具有显著的结构性差异。与那些在互联网泡沫时期烧钱却看不到盈利前景的初创公司不同,目前AI领域最大的投资者——微软、谷歌、Meta和亚马逊——每年从其核心业务中产生数千亿美元的利润。以微软为例,其计划在本财年在AI数据中心上投入800亿美元。这些巨头有能力在AI开发上承受多年的亏损,而不会像普通公司那样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机,而资金链断裂正是导致泡沫破裂的典型诱因。

花旗银行的罗布·罗(Rob Rowe)指出:“当年,许多公司过度杠杆化,缺乏盈利能力。而现在,我们谈论的是那些拥有非常稳固盈利和强大现金流的公司。”这种结构性差异至关重要。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时,数百家公司因资金耗尽而一夜消失。如今,AI领域的投资者可以承受二十年前足以让整个公司倒闭的损失。因此,即使存在泡沫,它也可能是一个在数年内逐渐“泄气”而非骤然“破裂”的泡沫。

当然,雄厚的财力并不能保证产品必然成功。OpenAI首席执行官近期也承认了GPT-5发布过程中存在的混乱,这被一些人视为AI行业陷入困境的证据。然而,AI市场早已超越了OpenAI一家独大,谷歌、Meta和Anthropic等公司也在激烈竞争中争夺客户。尽管企业AI应用面临挑战,奥特曼本人对AI的长期发展轨迹依然保持乐观。这项技术尽管存在不足和误用,但仍在持续改进,各大公司也都在不断增加投资而非撤退。短期内当前的估值是否合理是一个问题,而AI最终是否会彻底改变经济则是另一个更宏大的问题。

奥特曼上周对记者表示:“我确实认为一些投资者很可能会在这里遭受严重损失,这很糟糕,我不想轻描淡化这一点。但总的来说,我相信AI为社会创造的价值将是巨大的。”他的言论揭示了AI时代特有的双重性:一方面是资本狂热可能带来的投资风险,另一方面是技术变革带来的深远价值与潜力。这要求投资者和行业参与者在追求创新与应对风险之间,保持清醒的认知和审慎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