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学院(MIT)于近日隆重举行了2029届本科新生欢迎典礼,这标志着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杰出青年即将开启一段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学术旅程。校长莎莉·科恩布鲁斯(Sally Kornbluth)在典礼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她不仅表达了学院对每一位新生的深切期许,更强调了麻省理工对他们未来潜力——包括学习、创造、探索和发明——的坚定信念。这场典礼不仅是对新生的欢迎,更是对他们作为未来领导者和问题解决者角色的庄重预示。麻省理工深信,这批新生将凭借其无限的潜力,为人类社会面临的实际问题贡献智慧与力量。
校长寄语:潜能激发与资源利用
科恩布鲁斯校长在致辞中明确指出,麻省理工选择这些学生,并非仅仅因为他们的学术成就,更是看重他们带来的天赋、活力、好奇心、创造力和内在驱动力。她将这种选择视为学院的幸运,并对新生的到来表示由衷的喜悦和感激。她鼓励新生积极投身于麻省理工丰富多彩的学术与课外生活。
科恩布鲁斯校长坦承,麻省理工的学术生活无疑是紧张且极具挑战性的。然而,她也重点强调了课堂之外的广阔机会,这些机会同样是塑造学生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她以自己作为生物学家和癌症研究员的经验为例,特别提到了本科生研究机会项目(UROP)。UROP被誉为一项“不容错过”的机会,它允许本科生与麻省理工顶尖教职员工并肩工作,深入科研前沿。这不仅能让学生接触到最新的研究动态,更能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学术或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
除了科研,麻省理工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创业机会和多达450个官方学生组织。校长鼓励新生放下包袱,勇于尝试新事物,即使是“做个初学者”也无妨。她建议学生加入高中时期未曾涉猎的社团,探索新的技能,或者参与校园周边的社区志愿服务。这些经历有助于拓宽视野,培养多元兴趣,并建立更广泛的社交网络。
更重要的是,科恩布鲁斯校长强调,当学生在适应大学生活过程中感到压力或困惑时,麻省理工提供了充足的资源来支持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学业发展。她指出,面对巨大挑战或难题时,承认自己无法独自应对并寻求帮助,往往是成功的关键。麻省理工社区充满了关爱,学生应毫不犹豫地寻求指导和帮助,因为互相支持是这个顶尖学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授建言:真我坚守与智慧选择
在典礼上,两位同样拥有麻省理工学位的杰出教授——数学系的安库·莫伊特拉(Ankur Moitra)教授和斯隆管理学院的克里斯托弗·帕尔默(Christopher Palmer)副教授——也分享了他们对学生生活的独到见解。
安库·莫伊特拉教授的洞察
安库·莫伊特拉教授,这位麻省理工的校友,向新生强调了在学习生涯中,“最重要的品质是愿意承担风险并为所热爱的事物投入辛勤工作。”他进一步告诫学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真诚的自我,尤其是在面对社交媒体带来的巨大压力时。在当今数字互联的时代,外界的评价和比较无处不在,这使得学生很难找到自己的道路和真正关心的事情。莫伊特拉教授提出,当外部声音过于强大时,如何发现内心的热情和值得投入的价值,成为了一个严峻的挑战。
他特别提醒新生要警惕那些“旨在为你思考,却可能剥夺你自主权”的技术工具。在人工智能日益普及的背景下,莫伊特拉教授的担忧显得尤为深刻。他指出,过度依赖这些工具,尤其是在面对紧迫的学业任务时,可能会让学生失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教育者无法提供万全之策,但他们的职责在于“打开大门,并希望学生能走进去”,即引导学生认识到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的价值。他建议新生,要“定期提醒自己,什么是一直以来对你重要的,是什么把你带到了这里。”在麻省理工的四年里,学生将与富有创造力、聪明且充满激情的人们朝夕相处,这些互动无疑会带来挑战,而学生应积极迎接这些挑战,实现自我超越。
克里斯托弗·帕尔默教授的策略
克里斯托弗·帕尔默副教授的故事则充满了励志色彩。他坦言自己最初的麻省理工本科申请并未被接受,但最终他在这里获得了博士学位,并成为了斯隆管理学院的终身教授。他幽默地称之为“打了一场持久战”,引得全场笑声。帕尔默教授的这番话,正是他演讲核心——培养长期韧性、专注力和集中力——的生动注脚。
他强调,尽管在麻省理工的学习生活令人兴奋,但学生必须“为自己的系统建立足够的冗余空间(slack)”,以便应对压力并抓住校园内的各种机会。他将此比作银行进行的“压力测试”,建议学生在规划学业和生活时,也要进行类似的自我评估。如果一个日程安排能够通过“压力测试”,就意味着它为好奇心和有意义的创造力留出了充足的时间,从而避免过度疲劳和倦怠。这意味着要学会策略性地留白,而不是将每一分钟都排满。
帕尔默教授还提醒学生要避免“将自我价值与成就划等号”的错误观念。他强调,每个学生都拥有“固有的、不可改变的、内在的、永恒的价值”。因此,学生在做出承诺时需要有辨别力,未来的自己会感谢现在为睡眠、休息、抓住酷炫邀请以及关注心理健康所做的投资。这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长期卓越表现的基础。
此外,帕尔默教授强烈推荐学生进行“深度工作”(deep work),他引述了计算机科学家卡尔·纽波特(Cal Newport)的观点,认为“深度工作是真正产生进步的艰苦思考”。他解释道,研究表明人类实际上无法真正进行多任务处理,我们所做的只是以高频率切换任务,每次切换都会付出小小的认知成本。为了实现深度工作,他建议学生可以尝试一些结构性改变:例如,将手机放在一边,关闭各类通知和提醒,并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通过这些努力,学生可以在学术工作、课外活动和社区乐趣之间找到健康的平衡点,从而实现更高效、更有质量的学习和生活。
社区共识:尊重与对话的基石
科恩布鲁斯校长在结束致辞时再次强调,加入麻省理工意味着成为一个尊重不同观点和所有人的社区成员,这个社区秉持着公平理解的道德规范。
她指出,麻省理工的工作既重要又艰巨,因此,互相之间秉持同理心、理解和同情心至关重要。这意味着在表达个人观点时,需要清晰而尊重地阐述,并为截然不同的观点留有空间。更重要的是,即使对话艰难、令人沮丧或痛苦,也要坚持参与其中。这种对开放对话和相互尊重的强调,不仅是麻省理工学术环境的基石,也是培养未来领导者处理复杂全球挑战所必需的关键能力。一个能够包容多元声音并进行建设性辩论的社区,才能真正激发创新,推动社会进步。
展望未来:麻省理工的育人方略
纵观麻省理工2029届新生欢迎典礼上的核心信息,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学院对于人才培养的深层思考。它超越了单纯的学术成就,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养。从科恩布鲁斯校长对潜在领导力的期许,到莫伊特拉教授对真我坚守和技术工具反思的呼吁,再到帕尔默教授关于韧性、深度工作和可持续发展的策略,这些都共同构筑了麻省理工独特的育人理念。
这种理念不仅关注知识的传授,更侧重于塑造学生的品格、批判性思维能力和适应未来社会变革的灵活性。麻省理工深知,未来的世界需要的是能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善于协作,并且对社会抱有责任感的领导者。因此,学院通过提供丰富的资源、鼓励探索精神、强调身心健康,并倡导开放尊重的社区文化,致力于为每一位新生搭建起一个能够充分施展才华、实现个人价值并最终服务社会的平台。这场欢迎典礼,与其说是一次简单的开学仪式,不如说是麻省理工对2029届新生的一次庄严承诺,承诺与他们共同成长,一同探索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