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经济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商业生态。作为中国领先的B2B电商平台,1688通过AI技术的深度应用,正在为中小企业开辟一条跨越数字鸿沟的新路径。本文将深入探讨1688如何利用AI技术解决中小企业在商业运营中面临的挑战,从信息平权到能力平权的转变,以及这些创新实践对整个商业生态的深远影响。
AI时代的商业新格局
"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句曾经改变中国商品流通方式的口号,在AI时代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过去二十年,以1688为代表的B2B平台通过打破信息壁垒,完成了波澜壮阔的"信息平权"运动,让工厂和商家接入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市场。
然而,随着AI大模型的崛起,一个新的"AI能力鸿沟"正在形成。大公司可以投入巨资构建AI军团,优化从生产到决策的各个环节,而广大中小企业即便手握海量信息,却发现旧的"指南针"已不再适用。买家找货如大海捞针,商家获客成本攀升,出海企业面临语言、文化、合规等多重壁垒。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688在2025年云栖大会上发布了跨境电商智能体"遨虾",并提出了"懂生意的AI"这一核心理念,为数以千万计的中小生意人找到跨越鸿沟的答案。
AI实现"看得见"的提效与增长
洞察市场商机:AI找厂与AI参谋
AI技术在商业领域的应用首先体现在提升效率和发现商机上。1688CTO霍承富指出,解决最有摩擦力的问题的产品才是最有生命力的。以玩具行业为例,产品生命周期极短,从《黑神话·悟空》到labubu,热门趋势转瞬即逝。AI找厂和AI参谋系统正是为了帮助买家第一时间感知市场需求和变化。
当买家输入模糊需求,如"想找一家做环保毛绒玩具、500件可起订、有欧美出口经验的工厂"时,传统系统仅能进行关键词匹配,而1688的AI系统则能像资深采购一样理解真实商业意图,精准推荐供应商,并提供产能、资质、履约表现的对比报告,极大缩短决策周期。
从规模到利润:AI助力商家开款
1688商业化负责人齐晓宁观察到,商家关注的焦点已从"规模"回归到"利润"。影响利润的关键因素在于产品如何开款以及客户从何而来。过去,约80%的商家开新款都是参考同行和竞对,最终陷入价格战。
然而,一些有想法的"厂二代"通过观察时装周、捕捉流行元素、研究海外平台数据,结合生图工具与自身产品,成功将毛利率从30%提升至90%。这种能力并非人人具备,1688的"AI数字员工"团队正是要帮助商家复制这种成功,让每个工厂老板都能拥有自己的"创意引擎",辅助经营决策。
夷平壁垒,AI让"全球通"成为可能
跨境贸易的双层壁垒
1688跨境负责人一隆指出,内外贸之间的壁垒核心是成本和效率两层。以土耳其语为例,由于语料少且无近似语种,99.9%的卖家天然不会经营这一小语种市场。然而,在大模型时代,AI可以同时处理几十种语言,使经营多语种市场的成本大幅降低。
在效率方面,传统跨境业务面临时差和人力成本问题。例如,招聘一名西语客服月薪过万,且只能在中国8小时工作。AI客服即使仅达到六七分专业水平,也远胜真人,能成为7x24小时工作的"本地员工",将中国成熟的商业方法论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在海外应用。
1688的结构化优势
面对新一代年轻人强大的动手能力,一隆解释了1688的结构化优势:首先是私有数据,作为基座型商业经营体,1688拥有海量货通全球的中国制造数据;其次是私有场景和工具,如AI生图等需要巨大工程量和规模效应的能力;最重要的是端到端的AI整合,而非简单AI职能的叠加。
一隆认为,Agent技术的成熟度超乎想象,"可能3-6个月就OK"。基于research生成选品报告、多语言翻译、多模态素材生成等技术在过去一年已相当成熟,"这个变化来临的周期,会比我们想象的快得多"。
反常识的细节里,藏着"做生意"的真常识
提供确定性而非选项
齐晓宁分享了一个体现"生意人常识"的案例:当老板下达指令"这个月必须把这批库存清了"时,通用AI工具可能提供上百种营销技巧,而1688的"数字员工店长"会直接生成几套具体、可执行的方案,清晰列出每套方案的投入费用、预计完成时间及能带来的GMV。
在商机瞬息万变的环境下,商家需要的不是选项繁多的工具箱,而是能提供确定性、承担责任的合作伙伴。这种反通用产品逻辑但符合商业本质的设计,正是"懂生意的AI"的关键所在。
避免爆款陷阱
霍承富指出,算法推荐"爆款"在B2B领域可能是个陷阱,因为"算法鼓励所有人去生产同质化的产品,最终结果就是'追共识就只能卷价格了'"。真正的AI应该明白,工厂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独特的、非结构化的生产能力——可能是特殊工艺或对材料的深度理解。
1688的AI正在通过"工厂资产"的深度解构和显性化呈现,帮助工厂将"内功"精准翻译给买家。平台将工厂经营年限、上新数、老客回购率、客服响应率等决策因子做成"显性的思维导图",帮助每个工厂更好地成为自己,并将独特优势呈现给最合适的客户。
从信息平权到能力平权
AI角色的进化
随着AI越来越多地参与业务场景,其角色正从高效工具向"生意搭子"甚至"AI合伙人"进化。齐晓宁指出,工具、员工和合伙人是完全不同的三套技术体系:工具解决单点任务,员工执行复杂任务,而合伙人是能规划并带领不同垂直模型协同作战的团队。
1688目前一周的复杂任务执行准确率已达六七十分,齐晓宁认为,下一个挑战是企业自身的非结构化数据。如果大模型能理解这些数据并执行长期任务,AI将在出现异常时主动中断并给出解决方案,真正成为企业自身的操作系统。
数字供应链的新范式
霍承富提出,1688交付的价值是数字供应链,这一过程需要买家和卖家共建:一是将资源放在1688,二是将授权放在1688。资源包括增长和库存等信息,授权则涉及品类、利润目标等业务范围。通过将非核心业务托管给1688的AI能力、技术底座和供应链系统,商家可以专注于核心业务,实现真正的"生意搭子"关系。
齐晓宁展望未来,希望商家能专注于生产更好的商品和提供更好的服务,不再被平台经营的复杂性所困扰。通过接入1688构建的智能供应链网络,共同提高中国制造的效率,让中小商家的生意变得更简单、更好。
结语:AI赋能商业新生态
1688的实践表明,AI不仅是提升效率的工具,更是重塑商业逻辑的力量。从信息平权到能力平权,平台输出的不再只是信息和匹配,而是做生意的"方法论"和"能力"。通过AI技术,1688正在帮助中小企业跨越数字鸿沟,在全球商业竞争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持续深化,AI将在商业生态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拥抱AI不仅是生存的需要,更是发展的机遇。正如1688所展示的,当AI真正"懂生意"时,它将成为中小企业跨越数字鸿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助力。
在这个由AI驱动的商业新生态中,每一个中小企业都有机会突破自身局限,在全球市场中找到自己的独特价值。1688的探索和实践,为中国乃至全球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