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经济浪潮下,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商业世界。阿里巴巴旗下B2B平台1688提出的"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口号,正在AI技术的加持下获得新的诠释。从过去二十年解决信息匹配问题,完成"信息平权"运动,到如今通过AI技术实现"能力平权",1688正在为中小企业开辟一条跨越"AI能力鸿沟"的新路径。
从信息平权到能力平权:商业世界的范式转移
回顾中国互联网发展历程,"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一口号深刻改变了中国的商品流通方式。1688等B2B平台通过打破信息壁垒,完成了波澜壮阔的"信息平权"运动,使工厂和商家得以接入前所未有的广阔市场。然而,随着AI大模型的兴起,新的"AI能力鸿沟"正在形成,大公司凭借资源优势构建AI军团,享受技术代际红利,而广大中小企业却面临新的挑战。
1688在2025年云栖大会上发布的跨境电商智能体"遨虾",标志着平台战略的重要转变——从单纯的信息匹配,转向提供完整的商业能力。正如1688CTO霍承富所言:"信息平权之后,新的战争已经打响。这一次,战场的核心不再是'信息',而是'能力'。"
AI实现"看得见"的提效与增长
洞察市场:从模糊需求到精准匹配
在快节奏的商业环境中,商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如何快速捕捉商机成为关键挑战。1688开发的"AI找厂"功能,正是针对这一痛点而生。当买家输入模糊需求如"想找一家做环保毛绒玩具、500件可起订、有欧美出口经验的工厂"时,系统不再简单匹配关键词,而是像资深采购一样理解真实商业意图,精准推荐供应商,并附上产能、资质、履约表现的对比报告,极大缩短决策周期。
这种转变体现了AI从"工具"到"伙伴"的进化。传统平台仅提供信息,而1688的AI系统能够理解商业逻辑,提供决策支持,真正实现"懂生意的AI"。
创新设计:从"卷价格"到"创价值"
1688商业化负责人齐晓宁观察到,商家关注的焦点已从"规模"回归到"利润",而影响利润的核心因素是产品开款和客户获取。过去,约80%的商家开新款都依赖同行和竞品分析,最终陷入价格战。然而,一些有远见的"厂二代"通过关注时装周、捕捉流行元素、分析海外数据,将毛利率从30%提升至90%。
基于这一洞察,1688推出了"AI数字员工",旨在为每个工厂老板配备"创意引擎"。系统能够分析市场趋势、流行元素和消费者偏好,辅助商家进行产品创新,帮助中小企业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创造。
夷平壁垒:AI让"全球通"成为可能
跨境贸易的双层壁垒
1688跨境负责人一隆指出,内外贸之间的壁垒可分为成本和效率两层。以小语种市场为例,传统上因语料稀少、缺乏近似语种,99.9%的卖家不会经营这类市场。而在AI时代,大模型能够快速生成几十种语言内容,使小语种市场变得可行。
在效率层面,传统跨境业务面临客服成本高、时区差异等问题。例如,一位西语客服月薪过万,且仅能在中国8小时工作。AI客服即使达到六七分的专业水平,也远超真人服务,7×24小时处理全球业务,将中国成熟的商业方法论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的方式应用于海外。
1688的结构化优势
面对新一代年轻人自建工具链的趋势,一隆强调了1688的三大优势:
私有数据:作为基座型商业经营体,1688拥有海量中国制造数据,这些数据经过多年积累,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场景与工具:如AI生图等功能需要巨大工程量和规模效应,非一般企业能够承担。
端到端AI:未来AI发展不是简单替代传统员工职能,而是实现端到端的智能化,而非AI员工的简单求和。
一隆预测,Agent技术的成熟周期将比预期更快,3-6个月内即可实现基于research生成选品报告、多语言翻译、多模态素材生成等功能。
反常识的细节:"做生意"的真常识
确定性与责任
在商业决策中,AI的表现往往能体现其是否真正"懂生意"。齐晓宁举例,当老板下达"本月必须清库存"的指令时,通用AI工具可能提供上百种营销技巧,而1688的"数字员工店长"会直接生成几套具体可执行的方案,清晰列出每套方案的投入费用、预计完成时间和GMV贡献。
这种差异体现了"做生意"的真常识:在商机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商家需要的不是选项繁多的工具箱,而是能提供确定性、承担责任的合作伙伴。
避开"爆款陷阱"
霍承富指出,算法推荐往往鼓励同质化生产,导致"追共识就只能卷价格"。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工厂独特的非结构化生产能力,如特殊工艺或材料深度理解。然而,工厂的痛点在于难以将这些"内功"精准传达给买家。
1688的解决方案是将"工厂资产"深度解构和显性化呈现。通过整合经营年限、上新数、老客回购率、客服响应率等决策因子,生成"显性的思维导图",帮助每个工厂更好地呈现自己的独特优势,找到最合适的客户。
从工具到合伙人:AI角色的进化
三层技术体系
齐晓宁将AI的发展划分为三个层次:
- 工具:解决单点任务,如图像生成、视频制作等。
- 员工:执行长周期任务,能够规划并带领不同垂直模型协同作战。
- 合伙人/操作系统:理解企业非结构化数据,执行长期任务,并在异常情况下提供解决方案。
目前,1688的数字员工在复杂任务执行上的准确率已达六七成,正在向"合伙人"角色迈进。
数据是关键
实现AI从员工到合伙人的跨越,关键在于对企业非结构化数据的理解。齐晓宁指出:"下一个最难的问题是数据,特别是企业自身的、非结构化的数据。如果大模型能理解这些数据,并执行长期任务,它发挥的威力就大多了。"
数字供应链的愿景
霍承富描绘了未来数字供应链的蓝图:买家和卖家将资源放在1688平台,同时将部分经营授权给平台,借助AI能力、技术底座和供应链系统能力,获得确定的生意结果。这种模式下,商家可以专注于生产优质商品和提供优质服务,而将流量、玩法等复杂事务交给平台处理。
能力平权的未来:让中小企业真正受益
1688的AI战略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商业范式的转变。从信息平权到能力平权,平台输出的不再是简单的信息和匹配,而是做生意的"方法论"和"能力"。
这一转变的意义在于:
- 降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门槛:通过AI技术,中小企业能够获得过去只有大公司才能承担的专业能力。
- 提升中国制造全球竞争力:通过夷平跨境贸易壁垒,让更多优质产品走向世界。
- 重构商业价值链: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创造,从规模导向转向利润导向。
正如齐晓宁所言:"最终,我们希望商家能把精力集中在生产更好的商品和做好服务上,不要再去卷流量、卷玩法,被平台经营的复杂性卷进去。"
结语:AI赋能商业新生态
1688的探索表明,AI不仅是提效工具,更是商业生态的重塑者。通过"懂生意的AI",1688正在帮助中小企业跨越"AI能力鸿沟",实现从信息平权到能力平权的跨越。
在这一过程中,AI的角色不断进化:从解决单点问题的工具,到执行复杂任务的员工,再到参与决策的合伙人。这种进化不仅需要技术创新,更需要对商业本质的深刻理解。
未来,随着AI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一愿景将在AI的加持下,迎来更广阔的实现空间。中小企业将能够借助AI能力,在全球市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