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经济浪潮下,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商业世界。当大公司投入巨资构建AI军团,优化从生产到决策的每一个环节时,广大中小企业却面临着'AI能力鸿沟'的严峻挑战。1688作为阿里巴巴旗下B2B平台,正通过'懂生意的AI'理念,为数以千万计的中小生意人提供跨越鸿沟的解决方案。
信息平权之后的新战争
过去二十年,1688等B2B平台的核心是解决信息匹配问题,通过打破信息壁垒,完成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信息平权'运动。工厂和商家被接入前所未有的广阔市场,供需双方理论上拥有了无限的连接可能。
然而,随着AI大模型的巨浪袭来,新的'AI能力鸿沟'正在撕裂商业世界。大公司享受着技术带来的代际红利,而中小企业即便手握海量信息,却发现旧的'指南针'已经不再适用于新的战场。
在这种时代巨变面前,1688在2025年云栖大会上发布了首个跨境电商智能体'遨虾',并在圆桌会谈中喊出'懂生意的AI',试图为中小企业找到跨越鸿沟的答案。
AI实现'看得见'的提效与增长
要谈论'懂生意',就必须首先拿出商家能感知到的、实实在在的商业结果。1688CTO霍承富、商业化负责人齐晓宁、跨境负责人一隆,围绕'如何解决生意里最有摩擦力的问题'展开深入剖析。
买家的AI参谋:精准捕捉商机
霍承富指出,解决最有摩擦力问题的产品最有生命力。他以买家为例:'现在所有商品的生命周期都非常短,玩具从最开始的《黑神话·悟空》到labubu,现在都不见踪影了。怎么在第一时间发现生意机会,这是个核心问题。'
1688的'AI找厂'和'AI参谋'功能,正是为了帮助买家第一时间感知市场需求和变化。当买家输入一句模糊的需求,如'想找一家做环保毛绒玩具、500件可起订、有欧美出口经验的工厂',系统不再是简单匹配关键词,而是像一个资深采购,理解真实的商业意图,精准推荐供应商,并附上产能、资质、履约表现的对比报告,极大缩短决策周期。
卖家的AI助手:从价格战到价值战
齐晓宁观察到,商家关注的焦点已经从'规模'回归到'利润',而最影响利润的是两件事:产品怎么开款,客户从哪儿来。
'过去,大概80%的商家开新款都是看同行,看竞对,最后就只能卷价格。'但一些有想法的'厂二代'会去看时装周,捕捉流行元素,雇实习生去海外平台看数据,再用生图工具和自己的产品结合,能把毛利率从30%做到90%。
1688的'AI数字员工'团队,就是要让每个工厂老板都能拥有自己的'创意引擎',辅助他做经营决策,帮助商家从'卷价格'的肉搏战转向'创造新款'的价值战。
夷平壁垒,AI让'全球通'成为可能
跨境生意天然要面对更多壁垒,1688跨境负责人一隆指出,内外贸之间的壁垒核心是成本和效率两层。
语言与文化的双重突破
'比如土耳其语,语料少,又没有近似语种,99.9%的卖家天然就不会去经营这么一个极小语种的市场。但在大模型时代,你一下子就能把几十种语言全都做出来。'
AI正在成为能干的'本地员工',7x24小时处理全球业务,把中国成熟的商业方法论用更低成本、更高效的方式在海外应用。招一个西语客服,工资一万多,还只能在中国8小时工作,有时差。而AI客服不需要达到八九分,只要达到六七分,就远远比真人来得好。
结构化优势:数据与场景的双重壁垒
一隆强调,1688的结构化优势体现在两个方面:私有数据和私有场景工具。
'市面上很少有像我们这种基座型的商业经营体,能够拿到海量甚至货通全球的中国制造的数据。其次是私有的场景和工具。比如我们做AI生图,这有巨大的工程量,有规模效应,不是谁都能干的。'
他认为,未来不能只是把传统员工的每一段职能都AI化,比如AI美工、AI买手、AI客服,它一定是端到端的AI,而不是AI员工的求和。'Agent ready的程度是超乎你想象的,它不是很遥远的未来,可能3-6个月就OK。'
反常识的细节里,藏着'做生意'的真常识
要证明一个AI是不是真的'懂生意',不能只看它推出了多少功能,更要看它在关键时刻怎么做判断和取舍。
从工具箱到确定性方案
齐晓宁举例:'比如老板下了一个指令:'这个月必须把这批库存清了。'一个通用的AI工具可能会给你上百种营销技巧让你自己试。但我们的'数字员工店长'会直接为商家生成几套具体的、可执行的方案,清晰列出每套方案的投入费用、预计完成时间,以及能带来的GMV。'
在商机瞬息万变的时候,商家需要的不是一个选项繁多的工具箱,而是一个能提供确定性、能承担责任的合作伙伴。
警惕B2B领域的'爆款陷阱'
霍承富指出,在B2B领域,推荐'爆款'可能是个陷阱:'因为算法鼓励所有人去生产同质化的产品,最终结果就是'追共识就只能卷价格了'。'
一个懂生意的AI应该明白,工厂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不是模仿爆款,而是它独特的、非结构化的生产能力——可能是某种特殊工艺,可能是对材料的深度理解。1688正在做的,就是通过'工厂资产'深度解构和显性化呈现这些独特能力。
'我们会把工厂在1688的经营年限、每月上新数、老客回购率、客服响应率这些买家判断工厂是否靠谱的决策因子,做成一张'显性的思维导图'去呈现。我们不是让所有工厂都去追爆款,而是帮助每个工厂更好地成为自己,并把那个独一无二的自己,呈现给最合适的客户。'
从信息平权到能力平权
当AI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业务场景中,它的角色就不再仅仅是一个工具了,而是正在从一个高效的工具,进化成一个有默契的'生意搭子',甚至是深度参与决策的'AI合伙人'。
从工具到团队:AI角色的进化
齐晓宁解释:'从技术上来说,做一个工具、一个能解决复杂任务的员工,和一个合伙人,是完全不同的三套技术体系。工具是解决单点任务,比如生个图、做个视频。但数字员工要执行的是长周期任务,比如'这个月要清多少货盘',它能够规划并带领商品、客服、营销等不同的垂直模型协同作战,像一个团队。'
目前,1688一周的复杂任务执行准确率能达到六七十。
成为'企业操作系统'的挑战
要成为'合伙人'甚至'企业的操作系统',还需要解决什么问题?齐晓宁认为:'下一个最难的问题是数据,特别是企业自身的、非结构化的数据。如果大模型能理解这些数据,并执行长期任务,它发挥的威力就大多了。'
到那一步,AI不但能完成复杂任务,还能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帮你中断并给出解决方案,真正成为企业自身的操作系统。
数字供应链:共建共享的新范式
霍承富描绘了未来的愿景:'我们交付的价值就是数字供应链。但是价值创造过程中,可能需要价值受益者(买家、卖家)共建,一个是把资源放在1688,另外一个是把授权放在1688。'
'资源,无论你做增长还是做库存,这些信息都放在1688;授权,比如我就想做某个品类,希望赚多少钱、做什么范围,其他的东西都托管给1688,借1688平台的AI能力、技术底座、供应链的系统能力,去交付给你生意结果。'
结语:让生意回归本质
1688的AI战略,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启:从过去的'信息平权',迈向未来的'能力平权'。平台输出的不再只是信息和匹配,而是做生意的'方法论'和'能力'。
齐晓宁表示:'最终,我们希望商家能把精力集中在生产更好的商品和做好服务上,不要再去卷流量、卷玩法,被平台经营的复杂性卷进去。而是专注好自己的商品和服务,接入我们构建的这个智能供应链网络,一块把中国制造的效率提高,让中小商家的生意做得更简单、更好。'
这正是用AI再一次,'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真正含义——不是让生意变得更容易,而是让生意回归本质:创造价值、服务客户、实现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