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当宫崎骏看到一段AI生成的畸形人体爬行视频时,他公开表示自己"完全厌恶"这项技术,认为这是"对生命的侮辱"。然而,仅仅两年后,另一位创作者PJ Accetturo使用AI工具制作了《幽灵公主》的真人版预告片,获得了2200万次观看,同时也收到了数百条辱骂和死亡威胁。"去生成一座桥然后跳下去",这是其中一条较为"温和"的回应。
这一戏剧性转变,生动地展现了人工智能在影视创作领域引发的巨大争议。随着AI图像和视频生成技术的飞速发展,创作者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过去几周,我与九位演员、导演和创作者深入交流,探讨他们如何在AI浪潮中寻找自己的位置。
争议的焦点:版权、职业与艺术
内容版权争议
AI视频模型的训练数据大多来自互联网,包括大量艺术家创作的图像和影片。许多情况下,AI公司并未征得艺术家许可使用这些内容,也未支付报酬。虽然法院仍在厘清这是否构成版权法中的"合理使用",但许多创作者认为这无异于盗窃。
演员Erik Passoja积极推动加州立法,加强对AI生成内容的保护,特别是色情深度伪造内容。SAG-AFTRA演员工会在支持SB 1047 AI安全法案的同时,也反对暂停各州AI法案的提议。
职业前景担忧
如果AI工具能快速生成合格视频或大幅加速编辑任务,可能会取代演员或剪辑师的工作。虽然技术进步历来会淘汰某些岗位,如数码相机普及减少了胶片剪辑人员,但AI的影响可能更为广泛。
演员Tess Dinerstein表示,人们去电影院看电影,是因为"与演员之间有某种情感连接",而AI无法提供这种体验。她认为,观众仍希望看到真实演员的情感表达。
艺术价值质疑
许多创作者认为,AI生成的内容永远无法成为真正的艺术。Dinerstein强调,AI缺乏"人类连接"——那种在电影院因演员讲述已故母亲的故事而感动落泪的时刻。
SAG-AFTRA在声明中指出,Tilly Norwood这样的AI角色没有生活体验,没有情感,观众对脱离人类体验的计算机生成内容并不感兴趣。它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利用窃取的表演让演员失业,威胁表演者的生计,贬低人类艺术价值"。
创作者的应对策略
坚决抵制派
演员们由于工作本身具有物理属性,相对容易坚定抵制AI。SAG-AFTRA在2023年举行了史上最长罢工,部分原因就是为演员争取更多AI替身的保护。
当 talent agencies 表示有兴趣签约"AI演员"Tilly Norwood时,演员们强烈反对。Emily Blunt称这"非常、非常可怕",Natasha Lyonne则呼吁所有工会抵制参与此事的经纪公司。
积极拥抱派
导演Kavan Cardoza的经历则截然不同。他在2022年Midjourney发布后开始尝试AI图像生成,后来转向视频。他制作的蝙蝠侠粉丝电影在网络上爆红,华纳兄弟因版权侵权将其下架。
Cardoza承认他未经许可重现了前蝙蝠侠电影中的演员形象,但坚称这"绝非恶意,纯粹是粉丝电影"。与Accetturo收到死亡威胁不同,Cardoza的粉丝电影获得了积极反响,各大制片公司纷纷联系他。
他创立了AI工作室Phantom X,专注于广告和电影制作。在《Echo Hunter》短片中,他结合了AI生成画面和动作捕捉技术,将真实演员的面孔融入AI世界。
实用主义派
介于两极之间,许多剪辑师和艺术家在不公开的情况下使用AI工具。好莱坞人才经纪人Ryan Hayden表示:"很多人现在想要 plausible deniability( plausible 否认)。"
如果编辑师不使用AI工具,他们面临被淘汰的风险。Hayden知道许多编辑领域的人正在努力学习AI,因为"编辑师的总数将大幅减少"。了解AI的人或许能够生存。
一位喜剧编剧告诉Wired:"我们希望坐在桌旁,而不是成为菜单上的菜。"秘密使用AI的现象甚至延伸到行业高层。Hayden认识一位与执导过亿美元电影的大导演合作的编辑,"他已经在使用AI,有时甚至不让人知道。"
道德与实用的界限
独立导演Gille Klabin在制作《Weekend at the End of the World》时,谨慎地为自己设定了道德界限。他可以使用AI工具,前提是"你不是在复制别人的作品并据为己有"。
然而,这些界限有时难以清晰划分。Hayden指出,AI工具让低成本电影看起来更好,这使得高预算电影(雇佣最多高薪人员)的处境更加艰难。
Klabin对AI的采用也受到当前技术能力的限制。作为经验丰富的视觉特效艺术家,他认为AI产品"通常不够好,无法用于最终项目"。他尝试使用Runway的AI驱动的动态描边,虽然可以做出不错的初稿,但结果太混乱,无法作为最终成品使用。
真实性的力量
YouTuber Stephen Robles在评测苹果产品时,在编辑过程中使用AI工具,如删除沉默或转录音频,但他不认为这会颠覆他的职业生涯。
"我赌观众希望信任创作者,希望看到真实性,"他说。AI视频工具在这方面对他帮助不大,也无法取代他努力建立起来的声誉。
当他尝试使用ChatGPT编辑视频缩略图时,收到了一些负面反馈,于是他"可能会稍微放慢这方面的实验"。
专业缩略图艺术家Antioch Hwang对使用AI持类似务实的态度。他合作的某些频道观众"对AI图像非常敏感",即使是使用"AI放大器修复边缘"也可能引发强烈负面反应。对于这些频道,他对使用AI"非常谨慎"。
但对于大多数合作的频道,他至少在技术任务上使用AI没问题。"我认为公众对这些AI图像生成工具的看法现在有了很大转变,"他说,"人们现在欢迎它们进入工作流程。"
然而,他仍然谨慎使用AI,因为他认为在YouTube生态系统中,人类艺术创作有助于脱颖而出。"如果每个人都有所有AI工具,那你如何真正脱颖而出?"他问道。
最近,顶级创作者开始使用看起来更粗糙的缩略图。AI使制作精美的缩略图变得太容易,所以顶级创作者使用Hwang所说的"制作粗劣的缩略图"来帮助视频脱颖而出。
退出策略与未来展望
Hwang透露了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尽管AI让创作者更容易自己制作缩略图,但即使是低端缩略图艺术家,生意也从未如此好过。需求激增是因为"AI整体降低了内容创作的门槛,现在有更多创作者涌入"。
然而,Hwang不认为好时光会永远持续。"我认为未来三左右AI不会完全取代人类。这是我估计的时间线。"
每个人对AI何时(或是否会)有意义地颠覆他们所在行业都有不同的答案。
一些如Hwang持悲观态度。演员Erik Passoja认为,像华纳兄弟或派拉蒙这样的大电影制片公司将在三到五年内消失。
但其他人更为乐观。垂直戏剧演员Tess Dinerstein表示:"我认为垂直戏剧永远不会完全AI化。"即使技术上可行,"这似乎也不是人们想要的"。
独立导演Gille Klabin认为高质量人类电影永远会有立足之地。如果某人的作品"基本上是衍生品",那么他们就有风险。但他认为最好的人类创作作品仍然会脱颖而出。"我不知道AI怎么可能取代意识中近乎神圣的元素,"他说。
最看好AI的人,恰恰是对自己职业前景最不乐观的人。"我认为在某个时候,这都不重要了,"Kavan Cardoza告诉我,"那时地球上任何人都可以输入一些句子"来生成完整的高质量视频。
这或许解释了为什么Accetturo成为了某种AI布道者;他的通讯尝试教导其他电影人如何适应即将到来的AI革命。
AI"是一场将席卷所有人的海啸",他告诉我,"所以我正在发放冲浪板——教人们如何冲浪。随你怎么用。"
创意产业的十字路口
AI技术在影视创作领域的应用,正在引发一场深刻的行业变革。从宫崎骏的厌恶到Accetturo的实验,从演员工会的抵制到导演的拥抱,创作者们在这一技术浪潮中呈现出多元的应对姿态。
这场争议的核心,不仅关乎技术本身,更触及了创意产业的本质:什么是真正的艺术?创作过程的价值何在?人类创作者的独特性在哪里?这些问题没有简单答案,但它们将塑造未来创意产业的发展方向。
正如一位创作者所言,AI不是要取代创意,而是要重新定义创意的表达方式。在这个技术与人性的十字路口,如何平衡创新与传统、效率与深度、技术与艺术,将是每一位创作者必须面对的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