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行业快速发展的2025年,人工智能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战略调整与市场变革。近期,多家科技巨头纷纷公布其AI战略动向,从苹果悄然开发类ChatGPT应用,到OpenAI模型降配引发的用户信任危机,再到自动驾驶技术的国际化拓展,这些事件共同勾勒出AI行业在技术突破、商业伦理与市场竞争中的复杂图景。
苹果战略转向:从系统集成到对话式AI
9月28日,彭博社马克·古尔曼报道称,苹果在AI战略上正逐步调整方向。在Apple Intelligence发布后反响平平的情况下,该公司已在内部测试一款类似ChatGPT的聊天机器人应用,代号Veritas。这一转变标志着苹果从以系统集成为核心的AI功能向对话式体验的重要转变。
回顾苹果去年的AI战略,公司主要展示了邮件分类、生成表情符号Genmoji,以及文本编辑和摘要工具等系统集成功能。当时苹果强调用户不会在意聊天机器人,但现在看来这一判断略显失策。进入2025年后,苹果逐渐承认对话式体验的重要性,于8月成立了名为Answers,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AKI)的新团队,并正在开发一款AI驱动的网页搜索工具,更接近ChatGPT和Perplexity的定位。
古尔曼表示,苹果的工作核心仍是代号为Project Linwood的全新Siri,预计最早将在明年3月亮相。这一系列调整表明,苹果正试图在保持其生态系统优势的同时,迎头赶上对话式AI的全球浪潮。
硬件产品线更新:M5芯片Mac与iPhone 17系列
除了AI战略调整,苹果在硬件产品线上也有重要更新。据古尔曼透露,首批搭载M5芯片的MacBook Pro(代号J714、J716)、MacBook Air(代号J813、J815)以及两款全新Mac显示器(代号J427、J527)已接近量产阶段,计划在今年年底至明年第一季度之间推出。
在移动设备方面,苹果将在明年上半年推出iPhone 17e、一款新低端iPad以及更新版iPad Air。值得注意的是,iPhone 17与17e的差距将明显大于上一代16系列,这有助于消费者更清晰地区分不同产品层级,强化苹果的产品矩阵策略。
同时,苹果CEO蒂姆·库克在内部邮件中宣布了感恩节放假相关安排,并感谢员工过去一年的努力,苹果将在感恩节前额外提供带薪休假。这一举措反映了苹果在保持创新活力的同时,也在注重企业文化建设。
OpenAI「降配门」事件:用户信任遭遇严峻挑战
与苹果的战略调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OpenAI近期陷入了一场严重的信任危机。9月28日,不少开发者和用户发现,ChatGPT在未征得用户同意的情况下,将付费版本的GPT-4、GPT-5模型「降级」为新的低算力模型(如gpt-5-chat-safety)。
这一事件迅速在网上发酵。用户指出,当他们聊情感类话题、敏感内容时,原本选定的GPT-4或GPT-5模型被系统偷偷切换成「敏感模型」。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降配行为并未在任何官方文档中说明,引发了用户对OpenAI透明度的严重质疑。
OpenAI出面回应称,这种切换属于「安全路由测试」,目的是在用户对话触及敏感、情绪化话题时,路由到更「严谨」的模型进行处理。公司称目前该行为是临时性的,未来ChatGPT在询问时仍会向用户说明所用模型。
然而,这一解释并未平息用户的不满。核心争议在于:当用户付费选择了某个模型,却被默默降配,其「选择权」在哪里?许多用户质疑这是否侵犯了他们的知情权与使用权。AI厂商在算法控制、模型切换、资源分配背后实施的「模糊策略」,正逐步成为新的用户焦虑来源。
NVIDIA与OpenAI:投资关系背后的战略考量
在OpenAI陷入信任危机的同时,NVIDIA CEO黄仁勋在BG2最新访谈中透露了双方关系的另一面。他表示,OpenAI一早就寻求NVIDIA的投资,但「当时太穷了,应该把所有的钱都给他们。」这一表态揭示了科技巨头之间复杂的投资与合作关系。
前不久,NVIDIA官方宣布计划向OpenAI投资最高1000亿美元,OpenAI则要用这笔钱构建至少10GW的AI数据中心,全用NVIDIA的系统。对于这一巨额投资,黄仁勋强调是基于对OpenAI增长潜力的判断,他认为「OpenAI大概率会成为下一个万亿级超大规模公司。」
针对「NVIDIA投资OpenAI是为了通过投资变相让OpenAI采购自家芯片,间接实现循环收入」的质疑,黄仁勋强调「投资与营收完全独立」。他认为现在只是投资OpenAI的一个机会,毕竟有望成为下一个万亿规模的公司谁都想成为投资人。
这一投资关系反映了AI产业链中上游芯片制造商与下游应用服务提供商之间既竞争又合作的复杂态势,也预示着未来AI算力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自动驾驶技术国际化:百度「萝卜快跑」进军香港
在AI应用领域,百度旗下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的动作引人关注。9月28日,据华尔街见闻报道,「萝卜快跑」已向香港相关部门提交测试申请,计划在启德邮轮码头附近青年驿站、AIRSIDE及九龙湾MegaBox对出零碳天地等区域开展路测。
据悉,该项目将于下周一(9月29日)向观塘及九龙城区议会征询意见,若审批通过,最快有望于2025年底启动实地测试。这一拓展标志着百度自动驾驶技术开始向国际市场进军。
百度智能驾驶国际化业务总经理牛昊天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透露,随着无人驾驶技术发展及自动驾驶车队运营规模不断扩大,当前萝卜快跑在中国内地业务运营效益正不断改善,目前其已在多个城市实现「盈亏平衡」,从而为后续大规模部署自动驾驶出租车提供商业依据。
然而,牛昊天也坦言,整个业务部门层面实现盈利仍需时日。这反映了自动驾驶技术在商业化过程中面临的挑战,需要在技术成熟度、法规完善度和社会接受度之间找到平衡点。
汽车行业动态:小米SU7 Ultra亮相日本
在汽车行业,小米的国际化战略取得重要进展。9月28日,据报道,小米科技的日本法人26日在东京秋叶原举行发布会,首次在日本展示高端纯电动汽车小米SU7 Ultra,该展示会将持续至28日。
据称,该车在日本的发售时间未定。小米还公布了在各大城市开设更多智能手机和家电等销售门店「Xiaomi Store」的计划。日本法人的副社长郑彦26日向媒体表示,与中国市场一样,未来在日本也将采取在智能手机门店同步销售EV的策略。
这一举措展示了小米将其智能手机市场的成功经验复制到电动汽车领域的决心,也反映了全球汽车行业电动化、智能化转型背景下,科技公司的跨界竞争日益激烈。
零跑汽车创始人回应「限高」事件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零跑汽车近期因业务纠纷被强制执行的事件引发关注。9月28日,就零跑汽车因业务纠纷被强制执行一事,零跑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朱江明在其朋友圈上发文称,3天的「限高」今天总算解除了,这次风波也暴露了团队的一些不足,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这次事件也更加坚定了其对零跑的信心。
朱江明表示:「不经历风雨,不能见彩虹,经营企业真的不容易,需要社会各界更多的督促和支持。」据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9月25日,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法院将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其全资子公司凌跑汽车商贸有限公司列为失信被执行人。作为零跑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朱江明也因此被限制高消费。
这一事件反映了新能源汽车行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资金压力和经营挑战,也凸显了企业在扩张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风险管理和合规经营。
游戏行业AI应用普及:超一半日本游戏公司采用AI
在AI应用的其他领域,游戏行业的进展同样引人注目。9月28日,据外媒Automaton报道,东京电玩展举办方日本计算机娱乐供应商协会(CESA)在6和7月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51%的日本游戏公司都在使用AI开发游戏,调查对象包括Capcom、Level-5、Square Enix、世嘉等众多大型开发商和独立游戏开发商。
这些公司表示,他们使用AI来生成视觉游戏资产、故事,文本生成以及辅助编程。此外,32%的CESA会员公司还表示,他们正在使用AI来协助开发内部游戏引擎。
一些CESA成员已经公开承认在使用AI,其中包括Level-5和Capcom。例如,Level-5已经在从画面缩放、角色创建到代码生成等多个环节广泛应用AI。这一趋势表明,AI技术正在深度融入游戏开发流程,改变游戏行业的创作方式和效率。
日常生活科技更新:微信新功能与一加15手机
在消费者科技领域,微信和一加手机近期都有重要更新。9月28日,微信派官方公众号发文,介绍了微信iOS版近期上线的两项全新功能,其中包括微信聊天发实况照片和误删聊天撤回。
现在打开聊天框-照片,即可选中并发送实况照片,照片包含动态画面和声音。实况开关关闭时,将以静态照片的形式发送。在微信,左滑删除单个好友或群聊聊天对话时,5秒内可以撤销删除。iOS用户想使用这两项新功能,需要将微信更新至8.0.61及以上版本。
与此同时,一加15手机现已在京东开启预约,系列手机主打「原色沙丘」配色,另可选「绝对黑」、「雾光紫」配色。该机全新首发「航天级纳米瓷金属」,打造出比钛更强的金属中框,比钛金属轻26.3%,比钛金属表面硬134%,散热比钛金属提升26.6倍。
一加15手机已经官宣首批搭载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移动平台。高通声称该移动平台是「全球最快的移动CPU」,延续2+6核心架构,两个Prime核心频率提升至4.6GHz,六个性能核心运行于3.62GHz。相比前代产品,CPU性能提升20%,能效提升35%,整体功耗降低16%。
此外,一加15和一加 Ace 6都将采用165Hz高刷屏,为游戏玩家提供更流畅的视觉体验。这些更新反映了智能手机行业在材料科学、性能和显示技术方面的持续创新。
科技使用中的小问题:苹果闹钟无法识别调休日
在科技产品使用中,一些看似小的问题却反映了技术与日常生活的融合程度。9月28日,「调休日苹果闹钟没响」一事再次引发关注。不少苹果用户吐槽:「国庆假期周末调休上班,但闹钟没响已睡过,想起来今天不是苹果的工作日。」
对此,苹果客服回应称,苹果闹钟工作日设定是周一至周五,目前系统还无法识别调休日。用户可以尝试使用第三方软件设置闹钟或者提前手动进行设置。
这一话题引发了广泛讨论,有网友在社交媒体表示:「都已经2025年了,iOS的闹钟功能居然还无法自动匹配法定节假日,难道这真的很难实现吗?」据悉,今年WWDC25开发者大会上,全新的iOS 26升级了闹钟,不过遗憾的是,iOS 26依然不提供自动跳过节假日的功能,该功能已是国产安卓手机的标配,但苹果手机至今不支持。
这一现象反映了科技产品在适应本地化需求、特殊社会制度方面的不足,也提醒我们在追求技术创新的同时,不应忽视用户体验的细节完善。
结语:AI时代的技术与伦理平衡
从苹果的AI战略转向,到OpenAI的信任危机,再到自动驾驶技术的国际化发展,近期科技行业的动态共同勾勒出一个关键主题:在AI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与用户信任、商业利益与伦理责任,成为科技巨头必须面对的挑战。
OpenAI的模型降配事件提醒我们,AI技术的透明度和用户知情权至关重要;苹果的战略调整则表明,即使是科技巨头也需要根据市场反馈灵活调整方向;百度「萝卜快跑」的国际化拓展展示了AI技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潜力。
在AI技术日益深入人类生活的今天,科技行业需要更加注重技术与伦理的平衡,在追求创新的同时,不忘尊重用户的权利和需求。只有这样,AI技术才能真正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而非引发新的信任危机和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