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算力已成为支撑智能时代的关键基础设施。2023年8月28日,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州省贵阳市隆重召开,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计算CEO张平安在大会开幕式上发表了重要演讲,宣布华为云将坚定不移地打造'算力黑土地',以满足未来十年算力需求的数万倍增长。这一战略不仅彰显了华为云在AI基础设施领域的远见卓识,也为中国乃至全球的AI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算力需求爆发:AI时代的必然趋势
算力作为智能世界的基础设施,其重要性随着大模型技术的兴起而日益凸显。张平安在演讲中指出,未来十年,算力的需求可能会有数万倍的增长。这一预测并非危言耸听,而是基于当前AI技术发展轨迹的合理推断。从GPT系列到各类垂直领域的大模型,AI模型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算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华为云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趋势,并积极布局算力基础设施。数据显示,华为云的整体算力规模相比去年同期增长率接近250%,使用昇腾AI云服务的客户从去年的321家增长到今年的1714家。这一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印证了华为云在算力领域的战略眼光。
'大杂烩'优势:华为云的算力创新之道
在当前芯片工艺受限的情况下,如何提升算力的性能和规模?张平安提出了华为独特的'大杂烩'优势——综合在光通信、网络、供电等多方面的技术,以系统补单点,以空间换算力,以带宽换算力,以能源换算力,通过云上算力集群,获得规模优势和提升性能。
全国算力一张网:三大核心枢纽布局
华为云围绕贵安、乌兰察布、和林格尔、芜湖三大核心枢纽,打造'全国算力一张网',使中国的算力黑土地成为支持全球客户的AI算力场。在贵安,华为云部署了最大规模的CloudMatrix384超节点,服务全国客户,打造东数西算工程的标杆;在贵安、乌兰察布还建设了超大规模的灾备云中心,为企业,尤其为央国企,提供高性能、稳定可靠的算力服务。
CloudMatrix384超节点:算力突破的里程碑
今年4月,华为云在芜湖发布了CloudMatrix384超节点,将384颗昇腾NPU和192颗鲲鹏CPU,通过全新高速网络MatrixLink全对等互联,形成一台超级'AI服务器',算力规模可以达到300 PFlops。这一技术创新为大规模AI模型训练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更为震撼的是,对于万亿、十万亿参数的大模型训练任务,华为云可以通过横向扩展方式,将432个超节点连在一起,组成一个16万卡的AI集群。如果这个集群用于训练千亿参数大模型,可以同时支持1300个。这种规模化的算力集群,为AI大模型的训练和推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
昇腾AI云服务×Tokens服务:满足'最终计算结果'
'高质量数据集决定AI模型的效果,当前很多企业都建有数仓和数据湖,用于企业商业智能,但当前的数据平台不能很好地为大模型所用,还需要进行大量数据准备、知识抽取工作。'张平安的这一洞察,揭示了当前AI应用落地面临的普遍挑战。
AI可信数据空间新范式
华为云在国家数据局路线指引下,与各城市、企业、伙伴,基于业务场景探索,升级全域入湖、AI好用、可信流通的AI可信数据空间新范式,从而使得客户可基于已积累的大规模数据,通过AI自动构建企业知识图谱,让业务人员可以通过企业大模型,来快速构建智能体应用,用AI实现各类任务。
这一创新模式解决了企业数据'沉睡'的问题,将传统数据仓库和数据湖转化为AI可用的知识库,大大降低了AI应用的门槛,加速了AI技术在各行业的落地。
Tokens服务的高性能表现
华为云的Tokens服务在高吞吐场景下性能优势显著,CloudMatrix384超节点能够做到50ms时延的场景下,吞吐2400TPS,实现业界新高。这一性能指标对于需要处理大量Token的AI应用,特别是大语言模型的推理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除盘古外,华为云还支持主流的DeepSeek、Kimi等开源大模型,让他们在昇腾云上跑得更快更好。这种开放兼容的态度,使华为云成为AI模型开发和部署的理想平台。
行业应用:加速千行万业智能跃迁
华为云已经为央国企、智能驾驶、大模型、互联网、消费电子、具身智能等众多行业客户提供了极具竞争力的算力服务。中国头部金融机构使用昇腾,每天稳定支撑起超过1000个智能体应用。这些成功案例证明了华为云算力解决方案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统一多元的算力架构
无论线上线下,华为云都能提供统一、多元的算力架构,支持企业在云上完成训练与推理。从智驾、机器人到各行各业,华为把昇腾引入到企业的生产系统,加速行业智能跃迁。这种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使企业能够从AI模型训练到实际应用部署,全程享受高性能算力的支持。
市场领先地位
在客户、伙伴和开发者们的支持下,华为云整体业务持续健康增长,在国内多个重点行业中表现突出:如政务、工业、金融、汽车四大行业市场份额均位列第一;位居医疗、药物、气象以及汽车四个领导者象限;在容器、数据库等九大产品领域,华为云也成功进入Gartner魔力象限。
截至目前,华为云已将重大事故为零的纪录连续保持了756天,'我们相信,安全、稳定、高质量、持续创新正是客户选择华为云的核心理由。'张平安说。
AI原生思维:抓住智能时代机遇
在演讲中,张平安分享了一个发人深省的历史案例:'在蒸汽机发明的时候,人们曾经尝试着给三轮车装上蒸汽机,这让火车的发明推迟了四十年。'这一案例揭示了技术变革中的思维定势可能带来的阻碍。
从辅助到主导:AI角色的转变
张平安指出:'今天是硅基辅助人来干活,AI是工具;未来AI可能会成为执行任务的主体,人的任务就是管理AI,控制AI的开关。'这一预测揭示了AI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辅助工具到自主决策主体的转变。
AI原生思维的必要性
'对于希望用AI构筑领先优势的企业来说,只有通过AI原生思维来拥抱AI,才能充分发挥AI的潜力,提高效率,创新业务模式,抓住智能时代机遇,实现智能跃迁。'张平安强调,在AI时代来临的时候,要积极拥抱AI原生思维,用AI原生的思维来构筑AI,围绕AI重新构建应用、数据、流程、人员。
AI原生思维意味着企业需要从根本上重新思考业务流程和组织架构,将AI作为核心驱动力,而非简单的工具。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将帮助企业真正释放AI的潜力,在智能时代保持竞争优势。
未来展望:算力黑土地的广阔前景
华为云打造的算力黑土地,不仅为当前AI应用提供了强大支撑,更为未来的技术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量子计算、神经形态计算等新兴技术的成熟,算力的形态和内涵还将不断拓展。
技术创新的持续投入
华为云将持续在算力基础设施领域投入研发资源,探索更高效的计算架构、更智能的资源调度算法、更绿色的能源利用方式。这些技术创新将进一步降低算力成本,提高算力效率,使更多企业和个人能够享受AI技术带来的红利。
产业生态的协同发展
算力黑土地的建设不仅需要华为云的努力,更需要整个产业生态的协同发展。华为云将继续与芯片厂商、软件开发商、行业合作伙伴紧密合作,共同构建开放、繁荣的AI产业生态,推动算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全球视野下的算力布局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华为云的算力黑土地也将向全球拓展,为全球客户提供高质量的算力服务。这不仅有助于中国AI技术的国际化,也将促进全球AI产业的均衡发展,缩小数字鸿沟。
结语
在AI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算力已成为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华为云打造的算力黑土地,通过'大杂烩'优势、昇腾AI云服务和Tokens服务,为各行业提供了高性能、低成本、高稳定的算力支持,加速了千行万业的智能化转型。
同时,华为云倡导的AI原生思维,为企业指明了在智能时代的发展方向。只有从根本上重新思考业务和组织架构,将AI作为核心驱动力,企业才能真正抓住智能时代的机遇,实现智能跃迁。
未来,随着算力需求的持续增长和技术的不断创新,华为云的算力黑土地将继续扩展其边界,为AI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更强大的支撑,助力中国在全球AI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