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巨头投资潮:AI领域变革与创新的2025年

1

2025年科技行业迎来了一系列重大变革,从英伟达对马斯克xAI的巨额投资到特斯拉标准版车型智驾功能的策略性调整,再到OpenAI CEO对辍学创业者的推崇,这些事件共同勾勒出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格局与发展趋势。

诺贝尔化学奖授予金属有机框架研究

当地时间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将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北川进、理查德·罗布森以及奥马尔·M·亚吉位科学家,以表彰其在金属有机框架开发领域的贡献。这一决定彰显了材料科学与AI融合的巨大潜力。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维慎表示,金属有机框架(MOFs)是一种多孔材料,三位获奖人对这种材料的研究开创了网格化学这一新的领域。杨维慎指出,目前这种材料的工业应用比较少,但在化学领域已经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未来应用场景十分广阔:

  • 能源领域:可以用来进行气体分离、储存,例如储存氢气或甲烷,为氢能汽车储氢提供解决方案。
  • 环保领域:利用这种材料进行「碳捕集」,其高比表面积意味着拥有更多的吸附位点,可实现较高的二氧化碳吸附容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带来的气候变化问题。
  • 水资源领域:在干旱沙漠地区,天黑后水汽冷凝,这种多孔材料可以吸水,第二天太阳出来以后再把水释放出来,形成纯净的饮用水。
  • 医药领域:这种材料也可以作为药物的载体,把药物精准送到病变部位。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英伟达与xAI的战略合作

10月8日,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证实对马斯克旗下初创公司xAI进行了投资。他表示对这一交易感到非常兴奋,并称唯一的遗憾是「没给xAI更多投资」,自己希望能参与马斯克的所有业务。

这一投资反映了AI芯片制造商与AI模型开发者之间的紧密合作关系。有消息指出,xAI在最新一轮融资中获得了比预期更多的资金,已达到200亿美元。其中,英伟达在这次融资中的股权部分投资高达20亿美元。

知情人士透露,这笔融资涉及一家特殊目的公司(SPV)的股权和债务。据悉,该公司将购买英伟达处理器,并将其出租给xAI用于其Colossus 2项目(xAI位于美国孟菲斯的最大数据中心)。

英伟达首席财务官Colette Kress上月在高盛的一次会议上曾表示,公司的首要任务是利用其现金帮助其他公司更快地应用人工智能。对于xAI而言,目前也急需更多资金支持。该公司每月耗资10亿美元,且仍需要数十亿美元的资金,未来也可能将开放更多融资。

软银53亿美元收购ABB机器人业务

10月8日,瑞士工业巨头ABB发布公告,表示已同意将其机器人业务出售给软银集团。根据公告,此次交易的企业价值为53.75亿美元。ABB预计,在扣除交易成本后,将获得约53亿美元的现金。

该协议的达成,也意味着ABB放弃了此前分拆机器人业务并使其独立上市的计划。该交易尚需获得监管批准并满足惯例成交条件,预计将于2026年中后期完成。

软银集团董事长兼CEO孙正义指出,此举旨在打造软银的「下一个前沿」——物理AI(Physical AI),将世界级的技术与人才整合,以推动一场「将人类向前推进的突破性革命」。

孙正义强调,ABB机器人部门将受益于软银在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和下一代计算领域的尖端能力,从而巩固和扩大其技术领先地位。这一收购标志着软银在物理AI领域的重大布局,也反映了AI技术与机器人技术融合的趋势。

特斯拉标准版Model 3/Y的策略调整

北京时间10月8日,特斯拉发布了「平价版本」的新款Model 3和Model Y。令人意外的是,它们缺少了特斯拉Autopilot中一项至关重要的功能,这是多年来特斯拉首辆不配备「自动辅助转向」(Autosteer)功能的车辆。

需要明确的是,这里讨论的并非FSD功能,而是基础版Autopilot,主要用于辅助高速公路驾驶。该系统原本包括「交通感知巡航控制」,即可依据周围车辆动态调节加速与刹车;以及「自动辅助转向」——使车辆能够自动沿车道线行驶。

这意味着驾驶体验将倒退回2012年左右的特斯拉车型水平——方向盘完全由驾驶员掌控,手动驾驶时代回归。据媒体分析,这不太可能是硬件层面的限制,因为车主仍可额外支付8000美元购买特斯拉的FSD套装。

特斯拉Model 3/Y

这一策略调整反映了特斯拉在产品差异化方面的思考。通过在标准版车型上「阉割」部分智驾功能,特斯拉可能是在利用软件功能作为策略工具,促使消费者为利润更高的车型多掏腰包,毕竟低价车型通常利润率较低。

Sam Altman对辍学创业者的推崇

本周一,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在DevDay大会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对如今这批20岁出头的辍学生感到羡慕。因为你们能创造的东西太多了,这个领域的机遇非常广阔。」

目前,有两个因素正推动美国年轻人提前退学或干脆跳过大学教育:其一,高等教育成本大幅上升,一些四年制学位的全部费用已突破50万美元;其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加上大量vibe coding工具的涌现,使得即使技术基础薄弱的人也能更轻松地创办公司。

Sam Altman本人于2005年从斯坦福大学辍学,当时他已学习计算机科学两年。离开校园后,他参与联合创办了地理位置共享社交应用Loopt,并进入初创企业孵化器Y Combinator(YC)。该应用被收购后,他出任YC总裁,之后又联合创立了OpenAI。

长期以来,大学辍学生在硅谷备受推崇,这得益于数十年来一系列成功案例,包括比尔·盖茨、拉里·埃里森、史蒂夫·乔布斯和扎克伯格等人。Altman的言论进一步强化了这一趋势,也反映了AI时代创业门槛的降低。

AI人才流动:姚顺宇从Anthropic到DeepMind

10月8日,清华物理系传奇特奖得主Yao Shunyu(姚顺宇)在个人博客上表示,自己已于9月19日从Anthropic离职,并于9月29日加入Google DeepMind。

资料显示,姚顺宇于2015年进入清华大学物理系,大二开始选修研究生理论课程。2019年,姚顺宇本科毕业后远赴斯坦福攻读博士,毕业后先是到加州伯克利大学做了一段时间的博士后,之后于2024年10月加入了Anthropic。

在他看来,Anthropic是物理学家开启AI研究之旅的最佳平台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在Anthropic期间,他参与将Claude从3.7提升到4.5,AI惊人的发展速度让他惊讶,自己也学到了很多,「然而,是时候继续前进了。」

这一人才流动反映了AI领域顶尖人才的激烈竞争。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拥有跨学科背景的人才(如物理学背景的AI研究者)变得尤为珍贵,各大AI公司都在积极争夺这类人才。

马斯克的AI游戏愿景遭质疑

近日,马斯克成立了XAI人工智能游戏工作室,并声称这支由其AI助手Grok驱动的团队将在2026年底前发布一款「杰出」的AI生成游戏。他是在一条推文中做出这一声明的,配图是一段由AI生成的、根本不存在的军事射击游戏画面。

不过,《博德之门3》背后的知名RPG工作室Larian Studios的发行总监迈克尔·道斯公开表示,马斯克所承诺的AI生成视频游戏不靠谱。

道斯在X平台表示,尽管人工智能可以作为游戏开发的工具,但它无法替代创造优秀游戏所必需的创意与远见。

「坦率地说,这个行业真正需要的,并非更多由数学算法生成、经心理学训练优化的游戏循环机制,而是更多能够表达人们正在关注或渴望沉浸其中的世界。」道斯写道,「AI可以作为一种工具存在,但我们早已拥有无数工具,它们却无法弥补当前行业中清晰方向与整体构思的惊人缺失。AI解决不了游戏产业的根本问题:领导力与愿景。」

这一争议反映了AI在创意产业中的应用边界问题。虽然AI可以辅助游戏开发,但游戏的灵魂——创意与愿景——仍然需要人类设计师的投入。

Sora 2的「已故名人」功能引发伦理争议

上周,OpenAI推出其Sora 2视频生成器时宣称,公司已采取措施默认「禁止生成公众人物的形象」。然而,Sora 2的创作者和观众发现,这一禁令存在一个大漏洞——允许生成已故公众人物的视频内容。

据报道,如今在社交媒体上,此类利用AI技术让已故名人「复活」的例子比比皆是,包括李小龙、迈克尔·杰克逊、斯蒂芬·霍金等。

尽管OpenAI会在每段生成的视频上叠加动态水印,以降低观众被虚假影像误导的风险,但看到逝去的名人被AI工具当作道具使用,显然还是会令其在世的亲属和粉丝感到不适。

Sora 2视频生成

显然,已故公众人物无法对Sora 2的客串功能表示同意,也无法行使这种「端到端」的肖像控制权。从目前来看,OpenAI对此似乎持默许态度。这一事件引发了关于AI伦理的深入思考,特别是在名人肖像权和公众知情权之间的平衡问题。

微信批量撤回功能:AI提升用户体验

日前,有网友发帖表示微信已推出批量撤回消息功能。当用户在微信聊天框中长按两分钟内发送的消息并点击「撤回」时,会出现两个选项:「撤回该条消息」和「撤回本次发送的全部消息」。

选择「撤回本次发送的全部消息」即可一次性撤回本次发送的所有消息(包括文字、图片、语音等),无需逐条操作,再也不怕发错消息时手忙脚乱却撤不完的情况。

目前,微信常规消息可在2分钟内撤回,如文字、语音、表情包、图片等,文件内容则支持3小时撤回,如Word、Excel、PPT等。所有消息撤回之后,对方都会看到相关提醒,提示对方撤回一条消息。

据了解,批量撤回功能还在灰度测试阶段,只有部分用户可以使用。这一功能的推出体现了AI技术在提升用户体验方面的应用,通过智能化处理用户操作,简化了日常使用流程。

索尼α7V全画幅相机:AI赋能影像创作

近日,消息源SonyAlphaRumors透露,索尼的年度重磅新品α7V全画幅无反相机有望今年11月中旬正式发布。另据消息人士透露,索尼已通知合作经销商称α7V相机将从2026年第一季度开始发货。

根据泄露图片,索尼α7V相机将配备3300万像素CMOS传感器(像素数与上代α7IV相同),但目前尚不明确这块传感器是全新的部分堆栈式CMOS还是改进过的α7IV同款传感器。

硬件方面,这款相机将搭载与α1II「同款」的新一代AI芯片,机身设计类似α7R V,拥有五代机同款的按键布局及4轴多角度LCD屏幕,可翻转、抬起等,但阉割了α1II/α9III的一体式手柄握把,预计售价3000美元(约合人民币21000元)。

索尼α7V相机

这一新相机的推出反映了AI技术在影像创作领域的深度应用。通过集成AI芯片,相机可以实现更智能的对焦、场景识别和图像处理功能,大大降低了专业摄影的技术门槛,同时也为专业摄影师提供了更强大的创作工具。

纪念肖庆平:中国互联网的开拓者

多位IT从业者证实,中国IT第一代从业者,资深天使投资人肖庆平10月6日在西藏因车祸不幸离世。

公开资料显示,肖庆平生于1964年10月,1983年毕业于湖南大学,1991年获对外经贸大学硕士学位,1999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肖庆平曾在2021年撰写过自己的创业和投资经历。他表示:「我是一个中关村人,是第一代互联网人,也是一个老天使投资人。」他回顾自己的投资历程,截止到2021年撰文时,一共投了40多个项目,总额近1亿元。

根据中关村百人会天使投资联盟官网信息,肖庆平是天使百人会发起人;天使百人会监事长;天使百人会投资学院副院长;天使百人会种子基金(Ⅰ)期管理合伙人;北京掌上通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肖庆平的离世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的重大损失,他作为第一代互联网人和天使投资人,为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故事也见证了中国互联网从萌芽到繁荣的整个历程。

AI时代的投资与人才流动趋势

回顾2025年的科技行业,我们可以看到几个明显的趋势:

  1. 巨头间的战略合作:英伟达对xAI的投资、软银对ABB机器人业务的收购,都反映了科技巨头之间的战略合作日益紧密。通过资本纽带,各家公司可以在AI硬件、软件和应用层面形成协同效应。

  2. AI人才的激烈竞争:姚顺宇从Anthropic到DeepMind的流动,只是AI人才争夺战的缩影。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拥有跨学科背景的人才变得尤为珍贵,各大AI公司都在积极争夺这类人才。

  3. AI技术的垂直应用:从特斯拉的智驾系统到索尼的相机AI芯片,AI技术正在向各个垂直领域渗透。这种应用不仅提升了产品性能,也创造了新的商业模式和用户体验。

  4. AI伦理问题的凸显:Sora 2的「已故名人」功能引发的争议,提醒我们在AI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关注其伦理和社会影响。如何在技术创新与伦理规范之间找到平衡,是整个行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5. 创业门槛的降低:Sam Altman对辍学创业者的推崇,反映了AI时代创业门槛的降低。随着AI工具的普及,即使技术基础薄弱的人也能更轻松地创办公司,这可能会催生更多创新的企业和商业模式。

结语:AI驱动的未来已来

2025年的科技行业,AI无疑是最大的主题。从芯片制造商到模型开发者,从传统企业到初创公司,几乎所有参与者都在围绕AI构建自己的战略。这种全方位的变革不仅带来了技术上的突破,也重塑了商业格局和人才流动模式。

在这个变革的时代,我们需要既拥抱AI带来的机遇,也要警惕其潜在的风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AI技术的发展真正造福人类社会,而不是带来新的问题和挑战。AI驱动的未来已经到来,而我们正站在这个历史性时刻的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