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未眠:Sora 2如何重塑名人死后形象的法律与伦理困境

1

引言:数字时代的幽灵

当OpenAI于2025年10月推出Sora 2视频生成器时,公司承诺将"默认阻止对公众人物的描绘"。然而,这一看似周全的保护措施存在一个巨大的漏洞——它不适用于"历史人物"。这一区别导致了一个令人不安的现象:已故名人正被AI技术"复活",成为各种荒诞视频的主角,从迈克尔·杰克逊的香蕉喜剧到图帕克与马尔科姆·X的对话,这些数字复活正迅速在社交媒体上蔓延。

AI生成的迈克尔·杰克逊喜剧表演

迈克尔·杰克逊从未表演过香蕉喜剧,但Sora 2似乎"修正"了这一历史。这些视频不仅技术精湛,而且往往以极具冒犯性的方式重塑了这些已故名人的形象,引发了关于隐私权、伦理边界和法律监管的深刻思考。

政策漏洞:"历史人物"的灰色地带

OpenAI的Sora 2视频生成器在保护公众人物方面设置了严格的限制。根据公司官方声明,Sora 2默认会阻止对公众人物的描绘,除非这些人物明确选择参与"客串"功能。这一功能允许用户通过智能手机扫描自己的面部,将自己"放入"任何Sora场景中,并确保用户对自己的形象拥有"端到端控制权"。

然而,这一保护机制存在一个明显的例外:已故名人被归类为"历史人物",因此不受这些限制的约束。OpenAI的一位发言人在接受PCMag采访时明确表示:"我们没有额外要补充的,但我们确实允许生成历史人物。"

这一政策背后的逻辑可能源于历史人物通常被视为公共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他们的形象可能具有历史或教育价值。然而,当这些形象被用于创建荒诞、冒犯或完全虚构的内容时,这种区分就显得过于简单化了。

社会反响:名人家属的强烈反对

当已故名人被AI技术"复活"并用于各种创意内容时,最直接的受害者往往是这些名人的家属和忠实粉丝。他们的反应从悲伤到愤怒,反映了数字时代对个人遗产保护的迫切需求。

罗宾·威廉姆斯之女的公开抗议

Zelda Williams,已故著名演员罗宾·威廉姆斯的女儿,在Instagram上发表了一则现已删除的故事,明确表达了她的不满:"请不要再给我发送关于我父亲的AI视频。"她强调:"不要再相信我想看这些视频,或者我会理解这些视频,我不会也不会理解...这很愚蠢,浪费时间和精力,相信我,这不是他想要的。"

Zelda的抗议不仅表达了对父亲形象被滥用的痛苦,还触及了一个核心问题:已故名人无法像在世名人那样,对自己的形象使用行使控制权。这种无力感在数字时代尤为明显,因为AI技术可以轻松地"复活"任何已故人物,并让他们参与任何类型的活动。

演员工会的努力与局限

控制AI对表演者的重新创作是2023年美国演员工会(SAG-AFTRA)罢工的主要焦点之一。罢工最终达成了一项协议,给予工会成员对其数字复制品在未来工会项目中的使用拥有完全控制权。然而,这一协议主要适用于在世演员,对于已故演员的保护仍然有限。

在罢工期间,Zelda Williams曾公开表达了对当时试图重新创作父亲声音的"令人不安"的努力的担忧。她写道:"这些重新创作,充其量只是伟大人物的拙劣模仿,但最坏的情况下,是一个可怕的弗兰肯斯坦式的怪物,由这个行业最糟糕的部分拼凑而成,而不是它应该代表的东西。"

法律框架:死后形象权的复杂拼图

在美国,已故公众人物的形象权(right of publicity)由至少24个州的不同法律管辖。这些法律构成了一个复杂且有时相互矛盾的拼图,为AI技术创造了模糊的法律空间。

加利福尼亚的先例

加利福尼亚州的法律可以追溯到1985年,禁止未经授权的死后形象使用,目的是"为广告或销售,或征求购买产品、商品、货物或服务的目的"。然而,2001年加利福尼亚州最高法院的一项裁决明确允许这些形象用于"变换性"目的,这受到第一修正案的保护。

这一裁决为AI创作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因为许多对已故名人的重新创作可以被视为变换性使用——即通过添加新的表达、信息或美学内容来改变原始作品的意义或目的。

纽约的严格规定

相比之下,纽约州于2022年签署的法律更为严格,包含明确禁止未经授权使用"数字复制品"的条款,这些复制品"如此逼真,以至于合理观察者会相信这是被描绘个人的表演,而不是其他任何人的表演",并且以"可能欺骗公众认为得到个人或多人授权"的方式使用。

然而,这一禁令可以通过添加"明显免责声明"来规避,明确指出该使用未经授权。这种规定为AI生成内容提供了法律上的"逃生舱口",但也引发了关于免责声明是否足以保护公众不被误导的疑问。

技术演进:从专业制作到大众化工具

使用已故公众人物的数字重新创作并非新问题。早在90年代,我们就在集体面对约翰·列侬与阿甘对话和弗雷德·阿斯泰尔与戴维·德沃真空吸尘器共舞等场景。然而,这些内容当时需要繁琐的数字编辑,技术仅对主要视频制作公司容易获得。

如今,任何Sora 2用户只需花费几美元,几分钟内就能生成更加逼真的已故公众人物视频。这种技术民主化一方面降低了创作门槛,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滥用的风险。

OpenAI已经被迫改变Sora处理虚构受版权保护作品的方式。CEO萨姆·奥尔特曼(Sam Altman)在最近的一篇博客中写道,版权所有者现在必须选择加入(opt-in)才能允许他们的角色出现在Sora 2视频中,并将分享其角色任何Sora视频的部分收入。奥尔特曼还承诺"更多变化即将到来",并表示"期待我们非常高的变化率...我们会做出一些好的决定和一些失误,但我们会接受反馈并尝试迅速纠正这些失误。"

案例分析:法律挑战与先例

乔治·卡林遗产案

去年,一对播客主持人在创建了一个使用卡林声音重新创作的"AI"喜剧节目后遭到起诉。有趣的是,尽管该节目声称是AI生成的,但实际内容是由人类撰写的。这一案件凸显了AI与人类创作之间的模糊界限,以及遗产所有者保护已故名人形象的努力。

斯嘉丽·约翰逊事件

OpenAI此前曾因在ChatGPT-4o的语音模式中模仿斯嘉丽·约翰逊的声乐表演而面临法律行动威胁。这一事件表明,即使是顶级明星在世时,也难以完全保护自己的形象不被AI技术滥用,更不用说已故名人了。

伦理思考:数字永生与人文关怀

AI技术使已故名人的"数字永生"成为可能,这引发了深刻的伦理问题。一方面,这种技术可以用于纪念和教育目的,例如重现历史人物的重要演讲或表演;另一方面,它也可以被用于制造冒犯性、误导性或纯粹娱乐性的内容,损害这些名人的遗产和尊严。

关键问题在于:谁有权控制已故名人的形象?是他们的遗产管理者、家属,还是公众?在数字时代,我们如何平衡创新自由与对个人遗产的尊重?这些问题没有简单的答案,但需要社会各界共同思考和讨论。

未来展望:监管与技术的共同演进

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法律和监管框架需要不断适应。可能的解决方案包括:

  1. 更明确的死后形象权法律:制定更明确的法律,明确规定AI技术对已故名人形象使用的条件和限制。

  2. 技术解决方案:开发更先进的水印和检测技术,帮助用户识别AI生成的内容,减少误导风险。

  3. 行业自律:科技公司制定更严格的内部政策,自愿限制对已故名人形象的滥用。

  4. 公众教育:提高公众对AI生成内容的认识,培养批判性思维,避免被误导。

结论:在创新与尊重之间寻找平衡

Sora 2对已故名人形象的重新创作凸显了AI技术带来的双刃剑效应。一方面,这些技术为创意表达开辟了新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它们也挑战了我们对死后隐私和形象权的传统理解。

正如Zelda Williams所言,这些AI重新创作"不是他想要的"。这提醒我们,在追求技术创新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尊重个人的尊严和遗产。在数字永生成为可能的今天,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技术进步与人文关怀之间的平衡,确保AI技术的发展不仅推动创新,也尊重和保护人类的基本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