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的幽灵:AI如何重塑逝去名人形象的法律与伦理困境

1

在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正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伦理与法律挑战:当逝去名人可以通过AI技术被'复活'并随意使用时,我们应该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与个人权益保护?OpenAI的Sora 2视频生成技术近期引发的争议,正是这一问题的集中体现。

AI技术的突破与伦理边界的模糊

OpenAI于2025年推出的Sora 2视频生成系统,标志着AI内容创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该系统允许用户通过简单的文本提示生成高质量视频,甚至可以将自己的面部扫描结果插入任何场景中。然而,这一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带来了严重的伦理问题。

尽管OpenAI声称已采取措施"默认阻止公众人物的描绘",但实际应用中,这一政策存在明显漏洞。正如社交媒体上涌现的各种案例所示:迈克尔·杰克逊在厨房表演喜剧、布鲁斯·李担任"龙能量"DJ、图帕克·沙库与马尔科姆·X对话、斯蒂芬·霍金在巨型滑板上摔倒、罗杰斯先生在《蠢蛋搞怪秀》中客串、科特·柯本偷走肯德基鸡块、马丁·路德·金在重要演讲中结巴...

这些案例不仅展示了AI技术的强大能力,更暴露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逝去名人正成为AI创作的'公平游戏',而他们的生前意愿和家属感受却被忽视。

家属的痛苦与技术的冷漠

面对AI生成的逝去名人视频,最直接的感受往往来自家属。罗宾·威廉姆斯的女儿泽尔达·威廉姆斯曾在Instagram上明确表示:"请不要再给我发送关于我父亲的AI视频。"她强调,这些视频"愚蠢、浪费时间和精力,而且相信我,这不是他想要的。"

泽达的抗议揭示了AI技术使用中的一个重要盲点:逝去名人无法表达自己的意愿,也无法控制自己形象的用途。而OpenAI的政策恰恰利用了这一法律和伦理上的空白。正如一位OpenAI发言人向PCMag承认的:"我们没有额外评论,但我们确实允许生成历史人物的形象。"

这种冷漠态度不仅伤害了家属的情感,也违背了基本的伦理原则。当技术能够轻易地'复活'一个人并让其做出生前从未做过的事情时,我们是否应该考虑这些数字形象对真实世界的影响?

法律框架的滞后与挑战

面对AI生成技术带来的挑战,现有法律框架显得捉襟见肘。在美国,至少有24个州制定了关于逝去名人形象权的法律,但各州规定差异巨大。

加利福尼亚州的法律可以追溯到1985年,禁止未经授权的死后形象用于"广告或销售,或推销购买产品、商品、货物或服务"。然而,2001年加利福尼亚州最高法院的一项裁决明确允许将名人形象用于"转换性"目的,这为AI创作提供了法律依据。

纽约州2022年签署的法律则更加具体,禁止使用"如此逼真以至于合理观察者会相信是被描绘个人的表演而不是其他个人"的"数字副本",并禁止以"可能欺骗公众认为得到本人授权"的方式使用。但视频制作者可以通过添加"明显的免责声明"来规避这一禁令。

这些法律的局限性在AI技术的快速发展面前尤为明显。过去,创建逼真的逝去名人形象需要复杂的数字编辑技术,只有大型制作公司才能实现;而现在,任何Sora 2用户只需几分钟花几美元就能生成更加逼真的视频。

行业自律与法律保护的博弈

在缺乏完善法律保护的情况下,行业自律成为重要的补充。2023年美国演员工会-美国电视和广播艺人联合会(SAG-AFTRA)罢工期间,对表演者数字复制品的控制成为焦点,最终达成的合同给予工会成员对其数字复制品使用的完全控制权。

泽达·威廉姆斯在罢工期间曾公开表达了对重现父亲声音的"令人不安"的努力的担忧。她写道:"这些重现,在最好的情况下,是伟大人物的拙劣模仿,但在最坏的情况下,是一个可怕的弗兰肯斯坦式怪物,由这个行业最糟糕的部分拼凑而成,而不是它应该代表的东西。"

然而,行业自律的效果有限。OpenAI已经因AI生成乔治·卡林喜剧节目而面临诉讼,也曾因在ChatGPT-4o语音模式中模仿斯嘉丽·约翰逊的表演而面临法律威胁。这些案例表明,仅仅依靠行业自律难以有效保护名人权益。

技术公司的态度转变与未来展望

面对日益增长的法律和伦理压力,技术公司开始调整其政策。OpenAICEO萨姆·奥特曼最近宣布,版权所有者现在必须选择允许其角色出现在Sora 2视频中(而不是在服务启动时选择退出),并将分享其角色Sora视频的部分收入。他还承诺"会有更多变化到来",并表示"期待我们会有很高的变化率...我们会做出一些好的决定和一些失误,但我们会接受反馈并尝试非常迅速地纠正失误。"

这种态度转变反映了技术公司在面对法律和伦理挑战时的实用主义立场。然而,这种转变是否足够,以及能否真正保护逝去名人的权益,仍有待观察。

伦理思考与技术发展的平衡

AI生成逝去名人形象的问题,本质上反映了技术发展与伦理思考之间的张力。一方面,技术创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创作可能性和表达自由;另一方面,这种自由不应以牺牲个人权益和尊严为代价。

在数字时代,我们需要重新思考"死后形象权"的概念。一个人的形象和声音是否应该在其死后继续受到保护?如果应该,保护的边界在哪里?这些问题没有简单的答案,但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讨论。

结论:走向负责任的AI创新

AI生成逝去名人形象的问题只是冰山一角。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类似的伦理和法律挑战将层出不穷。面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在鼓励创新的同时,建立更加完善的法律框架和伦理准则。

技术公司、立法者、行业组织和公众需要共同努力,确保AI技术的发展方向符合人类社会的整体利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技术的价值,而不是让技术成为伤害个人权益的工具。

在数字时代,逝去名人不应成为AI创作的'公平游戏'。他们的形象和遗产应该得到尊重,他们的家属的感受应该被考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技术创新与伦理保护之间找到平衡,创造一个既充满创新又尊重个体尊严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