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Robotaxi双雄竞速:小马智行与文远知行同日上市背后的行业变革

2

在中国自动驾驶产业发展的关键节点,两大巨头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选择在同一天开启港股招股,这不仅是一场资本市场的竞速,更是整个Robotaxi行业迈向商业化的重要里程碑。这两家源自百度自动驾驶部门的"兄弟公司",如今各自成长为行业领军者,在技术研发、车队规模和商业化路径上既相互竞争又共同推动行业发展。

同步上市:Robotaxi行业的集体亮相

2025年11月,中国Robotaxi行业迎来历史性时刻。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在完成港交所聆讯后,几乎同步公告开启港股招股进程,并计划于11月6日同日挂牌上市。这一"巧合"背后,是两家公司在发展路径上的高度同步性——从赴美上市到回港IPO,再到运营范围的不断扩大,两家公司始终保持相似的节奏。

小马智行此次计划发售约4196万股股份,其中香港公开发售约420万股,国际配售约3776万股,另有15%超额配股权。每股发售价不超过180港元,按照最高价计算,假设不行使超额配售权,小马将全球发售净筹约71.936亿港元。值得注意的是,小马还引入了5位基石投资者,包括Eastspring、Ghisallo Master、Hel Ved、Athos Capital、Ocean Arete等,合计认购了1.2亿美元(约9.32亿港元)的发售股份。

文远知行则计划全球发售8825万股股份,其中国际发售8383.75万股,香港公开发售441.25万股,同样设有15%超额配股权。每股公开发售价不会高于35.0港元,假设超额配售权未获行使,公司预计募资净额约29.32亿港元。此外,公司创始人兼CEO韩旭已签署自愿锁定协议,承诺未来三年内不减持所持公司股份。

据彭博社报道,网约车巨头Uber在对文远和小马的美股IPO投资后,正计划继续参与两者的港股IPO,这无疑为两家公司的上市增添了更多市场信心。

资金投向:技术研发与商业化的双重押注

在募资用途上,两家公司的重心高度一致,都为L4自动驾驶技术的大规模商业化铺路,同时也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小马智行计划拿出约50%的资金,用于未来5年内的L4自动驾驶技术大规模商业化,包括业务开发、生产、销售与营销、客户服务,以及与行业参与者的合作。40%将用作未来五年内,对L4自动驾驶技术及解决方案的研发;最后的10%用于公司正常运营。

文远的资金分配计划与小马相似,约40%资金用于自动驾驶技术栈的研发投入,40%用于L4级自动驾驶车队商业化量产与运营加速。剩余的20%,一半用于组建营销团队、设立分支机构,一半用作公司正常运营。

从资金流向可以看出,两家公司都认为,当前阶段是自动驾驶技术从研发走向商业化的关键转折点,需要同时投入资源以巩固技术领先地位和扩大商业化规模。

财务表现:高研发投入下的盈利挑战

尽管两家公司在业务布局上高度相似,但在财务表现上却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轨迹。

文远知行的营业收入在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5.28亿元、4.02亿元、3.61亿元,2025年上半年收入2亿元,同比增长33.3%。这一增长主要由Robotaxi相关收入明显增长带动。细分收入结构显示,以今年上半年为例,文远销售Robotaxi及相关服务的收入为6203万元,占总收入的比重已从2022年的8.2%增长到现在的31%。而销售其他L4及车辆和服务,包括无人小巴、无人环卫车、无人运货车等,相关收入为6190万元,占总收入比重为31%。剩余38%左右收入则由其他技术服务贡献。

然而,高研发投入也带来了持续的亏损。文远2022年至2024年的毛利分别为2.33亿元、1.84亿元和1.11亿元;对应同期的毛利率分别是44.1%、45.7%和30.7。今年上半年,公司毛利为0.61亿元,毛利率为30.6%。净亏损方面,文远2022年至2024年的净亏损分别为12.99亿元、19.49亿元、25.17亿元,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7.91亿元。现金层面,截至今年6月末,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定期存款为40.88亿元。

小马智行的财务表现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过去三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839万美元(约4.86亿元)、7503万美元(约5.33亿元)和7190万美元(约5.1亿元)。今年上半年,公司的营收为3543万美元(约2.52亿元),同比增长43.3%,同样得益于Robotaxi业务扩张和技术授权业务增长。

小马的收入结构以自动驾驶卡车服务、技术授权应用为主。以今年上半年为例,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收入为325.6万美元(约2311万元),无人卡车服务、技术授权与应用的收入分别为1730万美元(约1.23亿元)、1488万美元(约1.1亿元),合计占到总收入的90.8%。利润层面,在2022年到2024年和今年上半年,小马智行的毛利分别为3206万美元、1688万美元、1140万美元和578万美元。对应同期毛利率分别为46.9%、23.5%、15.2%和16.3%。净亏损方面,小马2022年至2024年的净亏损分别为1.5亿美元、1.2亿美元、2.7亿美元,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9064万美元。截至今年6月末,小马账上现金、现金等价物及受限制现金为3.19亿美元(约22.4亿元)。

两家公司都面临相似的挑战:高研发投入导致持续亏损,但同时在Robotaxi业务上展现出增长潜力。这种财务状况在科技驱动型初创企业中并不罕见,关键在于能否在资金耗尽前实现规模化盈利。

运营布局:全球化的自动驾驶服务网络

除了财务数据,两家公司的运营情况也反映了它们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实力和布局。

文远知行的业务布局覆盖中国、阿联酋、沙特、瑞士等11个国家、30多座城市,是全球唯一旗下产品拥有7国自动驾驶牌照的科技公司,运营着全球最大的L4自动驾驶车队之一。具体来看,文远知行业务拥有超1500辆自动驾驶车辆,其中700多辆为Robotaxi车辆。这些车已在开放道路完成了超过2200天的公共运营,自动驾驶里程累计约5500万公里,并且保持着无人驾驶系统故障未受监管处分的记录。

港股迎来Robotaxi第一股!小马和文远同日开启招股

小马智行则专注于在国内市场的深度布局,是唯一一家获得在中国四大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开展面向公众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所必需的全部监管许可的L4自动驾驶科技企业。小马智行拥有一支超720辆Robotaxi车队,还有170辆自动驾驶卡车。其Robotaxi累计自动驾驶里程超过4860万公里;其中,面向公众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运营里程超过2690万公里。从2025年1月1日到IPO前,小马每辆Robotaxi的日均订单量超过了15单。

港股迎来Robotaxi第一股!小马和文远同日开启招股

两家公司的运营策略各有侧重:文远知行采取全球化扩张策略,覆盖多个国家和城市;而小马智行则选择在中国核心城市深耕,获取全面监管许可。这两种不同的战略反映了它们对自动驾驶商业化路径的不同理解,也体现了中国自动驾驶企业在全球竞争中的不同定位。

行业前景:Robotaxi商业化的关键拐点

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的同步上市,并非偶然,而是整个Robotaxi行业发展到关键拐点的必然结果。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按GTV(交易额)计算,全球移动出行市场规模在2025年将达到4.5万亿美元,2030年将进一步增长至4.7万亿美元。从时间线上看,在政策倾斜、技术带来的降本趋势下,Robotaxi服务可能在2026年左右实现商业化,2030年前后进入成熟商业化阶段。

港股迎来Robotaxi第一股!小马和文远同日开启招股

中国预计将成为最大的Robotaxi市场,市场规模预计在2025年达到2亿美元,到2030年将达到390亿美元,约占全球Robotaxi服务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这一预测基于中国独特的优势:庞大的市场规模、政府对自动驾驶技术的支持、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消费者对新技术的接受度较高。

然而,Robotaxi的商业化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技术成熟度、法规完善度、公众接受度、商业模式可持续性等。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的上市,正是为了在商业化落地前储备足够"弹药",应对这些挑战。

竞合关系:从百度系到行业双雄

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的关系颇具戏剧性。两家公司的掌舵者均源流自百度,如今各自发展成为自动驾驶领域龙头,相互竞速又各有所长。

小马智行由前百度自动驾驶事业部负责人彭军和楼天城于2016年创立,而文远知行则由前百度自动驾驶事业部负责人韩旭于2017年创立。虽然两家公司都源自百度自动驾驶部门,但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技术路线和商业策略。

小马智行采取"双线并行"战略,同时布局乘用车和商用车自动驾驶,而文远知行则更专注于乘用车自动驾驶和多元化出行服务。这种差异化的竞争格局有利于自动驾驶技术的多元化发展,也为投资者提供了不同的投资选择。

技术路线:L4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路径

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都专注于L4级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和商业化,但在具体技术路线上存在差异。L4自动驾驶是指在某些条件下,车辆可以完全自主完成所有驾驶任务,不需要人类干预,这是目前自动驾驶技术中最高的商业化可行级别。

两家公司都认为,L4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需要解决几个关键问题:技术可靠性、成本控制、法规适应性和用户接受度。在招股书中,两家公司都强调了研发投入的重要性,这表明它们认为技术领先是商业化的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两家公司都提到了"技术栈"的概念,这反映了自动驾驶技术的复杂性。自动驾驶技术栈包括感知、决策、控制等多个层次,每个层次都需要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优化。文远知行在招股书中特别提到将资金用于"自动驾驶技术栈的研发投入",这表明它采取了全栈自研的策略,而小马智行则更注重特定技术领域的突破。

监管环境:中国自动驾驶的独特优势

中国政府对自动驾驶技术的支持力度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小马智行获得在中国四大一线城市开展面向公众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所必需的全部监管许可,这一成就在中国乃至全球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的监管环境有几个特点:一是政策支持力度大,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自动驾驶发展的政策;二是试点城市多,多个城市设立了自动驾驶测试区;三是监管创新,针对自动驾驶的特点制定了专门的法规。这些特点为中国自动驾驶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然而,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推进,监管环境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与安全监管,如何制定适应自动驾驶特点的法规,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的上市,也将推动中国自动驾驶监管环境的进一步完善。

投资价值:高成长与高风险并存

对于投资者而言,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的上市代表着投资自动驾驶行业的机会,但也伴随着高风险。两家公司的财务数据显示,它们仍处于高投入、低回报的阶段,研发投入占收入比例高达200%以上,净亏损持续扩大。

然而,从长期来看,Robotaxi市场的巨大潜力为这两家公司提供了想象空间。据预测,到2030年,中国Robotaxi市场规模将达到390亿美元,而全球市场将更加庞大。如果两家公司能够成功实现商业化,其市值将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投资者在评估这两家公司时,需要关注几个关键指标:技术进步速度、商业化进展、成本控制能力和现金流状况。同时,也需要关注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以及其他自动驾驶企业的发展情况。

未来展望:自动驾驶的下一个十年

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的上市,标志着中国自动驾驶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未来十年,自动驾驶技术将从实验室走向大规模商业化,深刻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和城市交通格局。

从技术角度看,L4自动驾驶技术将更加成熟,成本将持续下降,可靠性将不断提高。从商业角度看,Robotaxi服务将从试点走向规模化运营,商业模式将更加多元化。从社会角度看,自动驾驶将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事故,改善环境质量。

在这个过程中,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将扮演重要角色。它们不仅是中国自动驾驶技术的代表,也是全球自动驾驶竞争的重要力量。它们的成功与否,将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和速度。

结语:竞速与共赢

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的同步上市,是中国自动驾驶行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这两家公司的竞争,不仅推动了技术的进步,也加速了商业化的进程。在Robotaxi商业化的前夜,它们的竞速实际上是一场共赢——共同推动行业向前发展,共同开创自动驾驶的新时代。

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是一场充满机遇与挑战的盛宴;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是一场即将到来的出行革命;对于整个行业而言,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新起点。无论结果如何,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的故事,都将成为中国科技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