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千行百业:广东数字经济转型的先锋实践

1

2025年10月11日,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在广州盛大召开,广东省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王胜出席主论坛并发表重要致辞。此次大会聚焦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发展,为广东乃至全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人工智能引领产业变革新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为人工智能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应用提供了系统部署,提出了到2035年我国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宏伟目标。

AI技术发展

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业态、新模式。从智能制造到智慧医疗,从自动驾驶到智慧城市,AI技术正在全方位重塑产业格局。在这一背景下,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正积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机遇,推动产业创新升级。

广东AI产业:政策引领与规模发展

广东省委书记王坤明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明确提出,要利用广东在电子技术和机械制造领域的独特优势,加速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创新发展。为此,广东先后出台了《关于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若干措施》、《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措施》等系列政策,着力打造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高地。

王胜副省长在致辞中展示了广东人工智能产业的丰硕成果:今年1~8月,广东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2000亿元大关。工业机器人产量超过20万套,同比增长32.8%,占据全国近四成份额;服务机器人产量更是超过1000万套,占比全国超八成。智能手机产量亦高达3.4亿部,占比全国44.6%,稳居全国首位。

创新生态:从技术突破到应用落地

广东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其完善的创新生态体系。目前,广东已有94个大模型通过国家网信办备案,人工智能领域核心企业超过15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47家,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和活力。

中国移动作为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国家队和主力军,在广东的动作尤为引人注目。从投产粤港澳(韶关)数据中心,建成广深智算中心,到推出AI手机、AI视频通话等创新产品服务,落地AI智慧工厂、智能网联车以及AI政务数字人等应用,中国移动以实际行动有力支撑了广东经济社会的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AI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正在成为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在制造业领域,AI技术赋能传统工厂实现智能化生产,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服务业领域,AI驱动的智能客服、智慧医疗等服务模式不断涌现,为民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

中国移动在广东的AI应用实践尤为典型。例如,在制造业领域,中国移动的AI智慧工厂解决方案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了生产设备的智能监控、预测性维护和优化调度,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在智慧交通领域,中国移动的智能网联车解决方案通过5G+AI技术,实现了车辆的高精度定位、智能路径规划和自动驾驶辅助,为未来交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未来展望:构建全球竞争力智能经济体系

展望未来,王胜副省长表示广东正紧密围绕实现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使命任务,按照省委"1310"具体部署,积极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智能经济体系。他希望中国移动继续发挥央企和行业龙头作用,携手合作伙伴,以数字化转型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广东将持续加大政策供给与要素保障力度,全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与各方共创更加美好的智慧新未来。可以预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广东将在全球人工智能产业格局中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为我国实现"人工智能+"战略目标贡献广东力量。

结语:AI赋能广东,智慧引领未来

广东人工智能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体现了广东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创新活力,也为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广东模式"。从政策支持到产业规模,从技术创新到应用落地,广东正在构建一个完整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链,为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提供强大动力。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广东将进一步发挥其在电子技术和机械制造领域的优势,加速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中国移动等央企的积极参与,将为广东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更多技术支持和创新动力,助力广东打造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高地,为我国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贡献广东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