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通迎来了一个意义非凡的年份——公司成立40周年,进入中国市场30周年,同时也是骁龙峰会举办的第10个年头。在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高通选择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举办骁龙峰会,在北京和夏威夷两地同时进行,展现了其全球化战略与对中国市场的高度重视。
在夏威夷会场,高通公司总裁兼CEO安蒙发表了题为"The Rise of the Ecosystem of You"(以用户为中心的生态的兴起)的主题演讲。这场演讲不仅是对高通过去成就的总结,更是对未来技术发展方向的深刻洞察。安蒙系统阐述了加速AI无处不在和个性化体验升级的技术愿景,提出了塑造AI未来的六大核心趋势,为整个行业提供了前瞻性指导,同时也进一步明确了高通在AI领域的战略发展方向。

AI是新的UI:人机交互的根本性变革
安蒙提出的第一个核心趋势是"AI是新的UI(人机交互界面)"。他指出,当前的用户界面已经从传统的命令式交互转变为以人为核心的适应式交互,能够在用户所在的端侧进行处理。这一转变标志着人机交互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在AI时代,骁龙芯片始终与用户同在,这正是UI将发生根本性改变的原因。传统的UI设计遵循固定的规则和流程,而AI驱动的UI则能够理解用户的意图、适应用户习惯,甚至在用户表达需求之前就提供相应的服务。这种转变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进步,更是对用户体验的重新定义。
AI作为新UI的核心在于其情境感知能力和预测性。通过持续学习用户的交互模式、使用习惯和偏好,AI能够提供更加自然、直观的交互体验。例如,当用户拿起手机时,AI可以根据时间、地点、历史行为等因素自动调整界面布局和功能优先级,甚至预测用户可能需要的服务并提前准备。
智能体AI:用户体验的核心转向
第二个核心趋势是"用户体验的核心转向智能体AI"。这一变革正在重塑我们对所有智能终端的认知:无论是智能手表、无线耳机还是智能眼镜,它们不再仅仅是手机功能的延伸,而是开始直接与智能体AI进行交互。
安蒙强调,智能手机不会消失,但我们将迎来一个以智能体AI为核心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包括智能手机在内的不同品类的智能终端将共同定义全新的移动体验,为每位用户打造极具个性化的"以用户为中心的生态系统(Ecosystem of You)"。
智能体AI与传统AI助手有着本质区别。传统AI助手主要执行明确的命令,而智能体AI则具备更强的自主性和情境理解能力。它们能够记住用户的长期习惯,理解用户当前的情绪状态,甚至预测用户的需求。例如,当用户在会议中接到紧急电话时,智能体AI可以自动将手机切换到静音模式,同时向与会者发送一条预设的道歉信息,并在会议结束后提醒用户回拨电话。
这种转变意味着智能终端不再是被动的工具,而是成为用户的智能伙伴。它们能够主动提供服务,在用户需要之前就做好准备,真正实现"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
计算架构的全面革新
为了支持上述转变,安蒙提出的第三个核心趋势是"计算架构迎来变化"。这不仅仅是对现有技术的简单升级,而是构建一个全新的计算架构体系,包括操作系统、软件、芯片都需要重新设计以支持这些新体验。
在由智能体主导的未来,智能体拥有丰富的情境理解能力,能记住用户的习惯,还能理解用户看到的内容。为了满足这些需求,高通正面向这样的需求打造全新的处理器。这些处理器不仅需要强大的计算能力,还需要高效的能效比,以及支持实时处理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安蒙强调了无论在终端还是云端进行AI处理,二者都将无缝协同,实现边缘侧"云+端"的协同。这种协同不是简单的分工,而是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根据任务的特性和需求动态分配计算资源,确保最佳的性能和能效比。
计算架构的革新还包括对编程模型和开发工具的重新思考。传统的软件开发方法难以应对智能体AI的复杂性,因此需要新的开发框架和工具链,使开发者能够更高效地构建、测试和部署智能体应用。

"云+端"协同的混合模型
第四个核心趋势是"云+端"协同的混合模型。安蒙指出,如今的大模型在被打造之初就支持边缘侧"云+端"协同,这使得任务分配能够高效进行,这样的架构具备强大的扩展能力。
混合计算模型的核心思想是根据任务的特性和需求,智能地在终端设备和云端之间分配计算任务。对于需要低延迟、高隐私保护的任务,在终端侧处理;对于需要大量计算资源、不紧急的任务,则分配到云端处理。这种模式既保证了用户体验的流畅性,又充分利用了云端资源。
这种混合模型的优势在于其灵活性。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变化,计算任务可以在终端和云端之间动态调整。例如,当用户进入信号不佳的区域时,原本在云端处理的任务可以无缝切换到终端侧处理,确保服务的连续性。
此外,混合模型还支持设备的协同工作。多个终端设备可以组成一个计算集群,共同处理复杂任务。例如,当用户使用智能眼镜拍摄视频时,可以由眼镜进行初步的图像处理,然后将数据传输到手机或云端进行更复杂的分析和编辑,最后将结果返回到眼镜显示。
边缘数据优化与动态自适应网络
第五个核心趋势是"边缘侧数据相关性极高,能够通过边缘数据训练进行不断优化的模型变得更智能、更强大,并通过AI协同部署形成一个动态自适应的智能网络"。
边缘计算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为许多应用场景需要低延迟、高带宽的处理能力。通过在边缘侧进行数据处理,可以减少对云端的依赖,提高响应速度,同时保护用户隐私。更重要的是,边缘数据具有高度相关性,能够反映特定场景下的用户行为和需求。
通过边缘数据训练,AI模型可以不断优化,更好地适应当地的环境和使用习惯。例如,在智能家居场景中,通过分析用户在特定房间的行为模式,AI可以自动调整温度、灯光和音乐等设置,提供更加个性化的体验。
AI协同部署则意味着多个边缘节点可以共享学习成果,形成一个动态自适应的智能网络。当某个节点发现新的模式或需求时,可以将其分享给其他节点,使整个网络不断学习和进化。这种分布式学习模式不仅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还加速了知识的传播和应用。
迈向未来感知网络:6G的愿景
第六个核心趋势是"迈向未来感知网络"。安蒙表示,6G将成为云端与边缘之间的连接桥梁,助力构建具备感知能力的智能网络,它不仅将融合物理与数字世界,还将创造前所未有的体验。
6G技术的核心特点是超低延迟、超高带宽和超大规模连接。与前几代移动通信技术相比,6G不仅仅是提供更快的网速,而是构建一个能够感知环境、理解用户需求的智能网络。这种网络将支持全息通信、触觉互联网等创新应用,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高通早已开始6G研发,正在为6G部署进行准备。安蒙透露,预计6G预商用终端最早将于2028年推出。这一时间表表明,高通正在积极布局未来通信技术,确保在6G时代保持技术领先优势。
6G感知网络的应用场景极为广泛。在医疗领域,它可以支持远程手术和实时诊断;在工业领域,它可以实现智能制造和预测性维护;在日常生活中,它可以提供沉浸式的娱乐体验和无缝的智能服务。这些应用不仅将提高生产效率,还将极大地改善生活质量。
高通的战略布局与产业合作
安蒙在演讲中解析的六大核心趋势,让人们提前看到了未来AI发展的蓝图。这些趋势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支持的,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高通正在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合作,推动这些趋势的实现。
在技术创新方面,高通正在加大在AI芯片、边缘计算、6G等领域的研发投入。通过持续的技术突破,高通致力于提供更强大的计算能力、更高效的能效比、更智能的算法,为AI应用提供坚实的基础。
在产业合作方面,高通正在携手全球各地的合作伙伴,共同推动AI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这些合作伙伴包括设备制造商、软件开发商、内容提供商、电信运营商等。通过开放合作,高通希望能够构建一个繁荣的生态系统,让用户在多样化终端上畅享协同运行的个性化体验。
高通的"以用户为中心的生态"理念,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愿景,更是一种商业哲学。它强调技术应该服务于人,而不是让人适应技术;应该尊重用户的隐私和选择,而不是强制用户接受特定的服务;应该提供个性化的体验,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标准服务。
结语:AI无处不在的未来
安蒙的演讲不仅展示了高通对未来AI发展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高通作为行业领导者的责任和担当。通过提出六大核心趋势,高通为整个行业提供了清晰的指引,也为用户描绘了一个充满可能性的未来。
在这个未来中,AI将无处不在,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智能体将成为用户的贴心伙伴,主动提供服务;不同设备将协同工作,提供无缝的体验;边缘计算和云计算将完美结合,确保最佳的性能和效率;6G将构建感知网络,连接物理和数字世界。
高通的愿景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进步,更是对人类生活方式的重新思考。通过"以用户为中心的生态",高通希望让技术真正服务于人,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AI带来的便利和乐趣。这不仅是对过去40年的总结,更是对未来40年的承诺。
随着2025年的到来,高通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通过持续创新和开放合作,高通有望引领AI技术的发展方向,推动构建一个更加智能、更加个性化、更加人性化的未来。在这个未来中,技术不再是冰冷的工具,而是温暖的伙伴,与人类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