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起诉AI换衣App:数字时代的隐私保卫战

1

在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工智能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当技术被恶意利用时,它可能成为伤害他人的工具。近日,一名未成年少女对AI换衣App ClothOff提起诉讼,指控该应用将她置于"持续恐惧"之中,这起案件引发了人们对AI技术伦理边界和数字隐私保护的广泛关注。

案件背景:从普通照片到数字噩梦

这起案件的核心是一名17岁的少女(化名为Jane Doe),她指控ClothOff App利用她的照片生成了不雅内容,并对此进行了广泛传播。据诉讼文件显示,ClothOff允许用户在"三步之内"将普通Instagram照片转变为儿童性虐待材料(CSAM)或非自愿亲密影像(NCII)。

AI换衣技术示意图

案件的关键点在于,ClothOff不仅是一个独立的App,它还与至少10个其他服务共享相同的技术,并通过API提供给开发者使用。这种技术扩散使得任何网站、应用程序或机器人都可以轻松集成,大规模生产和分发成人和未成年人的CSAM和NCII,而无需任何监督。

技术分析:AI换衣App如何运作

ClothOff及其相关应用每天平均生成20万张图像,自推出以来已达到至少2700万访问量。对于寻求"高级内容"的用户,ClothOff接受2至40美元的信用卡或加密货币付款,其"唯一目的"就是通过"诱使用户轻松、快速、匿名地获取可识别个人的CSAM和NCII"。

技术层面,ClothOff声称其技术"不断改进",能够"脱掉"任何人的衣服。更令人担忧的是,ClothOff不对图像添加任何标记以表明它们不是真实的,不了解图像来源的观看者无法知道这些图像是真实的还是伪造的。一旦创建,这些图像可以在不知情和未经受害者同意的情况下无限分享。

数字隐私保护

ClothOff还允许用户创建虚假裸体画廊,这表明该平台可能存储受害者的图像。这使少女受害者感到恐惧,她担心ClothOff正在使用她的图像进行训练,以"更好地生成其他女孩的CSAM"。

法律诉讼:寻求正义与保护

少女的诉讼指控ClothOff故意使其易于生成和分发儿童性虐待材料以及成人的非自愿亲密影像。她还指控社交媒体网络Telegram通过吸引数十万订阅者的自动化机器人帮助推广ClothOff。

在诉讼中,少女希望法院干预以结束ClothOff的运营,阻止所有与其相关的域名,并阻止任何营销或推广,包括通过Telegram机器人。她还要求删除她的图像以及ClothOff可能存储的所有CSAM和NCII,并要求因遭受"强烈"情绪困扰而获得惩罚性赔偿。

平台责任:Telegram的角色

Telegram似乎已经采取行动移除了ClothOff机器人,并可能寻求结束其在诉讼中的参与。一位发言人对《华尔街日报》表示:"非自愿色情内容和创建它的工具明确被Telegram的服务条款禁止,一旦发现就会被移除。"

然而,对于起诉的少女来说,主要目标仍然是ClothOff本身。她的律师认为,如果ClothOff不回应并且法院授予她默认判决,她有可能让该应用及其相关网站在美国被屏蔽。

受害者影响:永无止境的噩梦

无论诉讼结果如何,少女预计她将永远被一名高中男生生成的虚假裸体"困扰",而该男生没有面临任何指控。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这名少女起诉了那个让她想退学的男孩。她的投诉指出,她被告知"责任人和其他潜在证人未能合作、交谈或提供其电子设备供执法部门访问。"

少女感到"羞辱和情绪困扰,此后一直经历持久的后果"。她不知道ClothOff是否可以继续传播有害图像,也不知道有多少青少年可能在网上发布了这些图像。由于这些未知因素,她确信她将花费"余生"监控"这些图像的重新出现"。

她的投诉表示:"知道她的CSAM图像几乎不可避免地会进入互联网并转发给其他人,如恋童癖者和贩运者,这产生了无望感"和"一种永久的恐惧,即她的图像可能随时重新出现并被无数人观看,甚至是朋友、家人、未来伴侣、学院和雇主,或广大公众。"

法律框架应对AI生成内容

少女的诉讼是在更广泛打击AI生成的CSAM和NCII的最新行动。这继去年旧金山城市检察官David Chiu提起的前期诉讼之后,该诉讼针对包括ClothOff在内的16个流行的"换衣"应用,主要用于"换衣"女性和年轻女孩的照片。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大约45个州已将虚假裸体定为刑事犯罪,今年早些时候,特朗普签署了《Take It Down Act》成为法律,该法案要求平台在受害者报告后48小时内删除真实和AI生成的NCII。

行业应对与技术伦理

面对日益增长的AI滥用问题,科技公司和监管机构正在寻求解决方案。一方面,需要开发更强大的内容检测技术,识别和阻止AI生成的不当内容;另一方面,需要制定更严格的法律法规,明确AI技术的使用边界。

同时,科技公司也需要承担更多责任,建立更有效的用户举报机制,并采取主动措施防止其平台被用于非法活动。Telegram等平台已经表明他们禁止非自愿色情内容,但需要更积极的监控和预防措施。

社会影响与公众意识

这起案件反映了数字时代隐私保护面临的严峻挑战。随着AI技术的普及,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数字隐私侵犯的受害者。提高公众对AI滥用风险的认识,教育青少年如何保护自己的数字隐私,成为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

学校和社区需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数字素养教育,帮助他们理解技术风险,学会识别和应对潜在的数字威胁。同时,家长也需要更加关注子女的在线行为,教育他们保护个人隐私的重要性。

未来展望:构建安全的数字环境

展望未来,我们需要多方合作,共同构建安全的数字环境。这包括:

  1. 技术层面:开发更先进的AI检测技术,提高对深度伪造内容的识别能力;
  2. 法律层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AI技术的使用边界和责任归属;
  3. 教育层面:加强数字素养教育,提高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的隐私保护意识;
  4. 行业自律:科技公司应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建立更有效的内容审核机制。

只有通过多方协作,我们才能在享受AI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有效防止其被滥用,保护每个人的数字隐私和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