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特斯拉股东大会上,一项震惊世界的决议悄然通过:马斯克的万亿美元薪酬方案以75%的支持率获得股东批准。这一人类史上最高的CEO薪酬不仅让马斯克本人兴奋地与机器人擎天柱一起热舞,更标志着特斯拉即将进入一个由AI和机器人驱动的全新发展阶段。
史无前例的薪酬计划:1万亿美元的股权激励
马斯克最新获批的薪酬包堪称人类商业史上的奇迹。这份价值1万亿美元的股权激励方案,要求马斯克在特斯拉CEO职位上至少绑定7年半,以限制性股票形式分12批发放,对应12个市值和运营目标。
惊人的业绩目标
- 市值目标:最高需要达到8.5万亿美元(约60.6万亿元),超越当前全球市值最高的英伟达。最低门槛为2万亿美元,且需同时满足利润或销售目标。
- 利润目标:最高需要比2024年提高近24倍,达到4000亿美元(约2.85万亿元),最低一档也要达到500亿美元(约3564亿元)。
- 产品目标:累计交付2000万辆特斯拉汽车,完成1000万个FSD活跃订阅用户,交付100万台特斯拉机器人,以及投入运营100万辆Robotaxi。
股权结构的重大变化
如果所有绩效目标完成,马斯克在特斯拉的持股比例将从13%增至约25%。按照8.5万亿美元市值估算,这多出的12%股票价值1万亿美元,当前折合人民币约7.12万亿元。
福布斯实时富豪榜显示,马斯克目前的身价约为4914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5万亿),比排在第二位的甲骨文CEO埃里森多出近2000亿美元(约1.4万亿元)。
争议与通过
尽管薪酬规模惊人,但马斯克最终赢得了多数股东的支持。此前,机构股东服务公司(ISS)和部分特斯拉前员工曾公开表示反对,认为方案规模是"天文数字",且存在"漏洞",可能导致公司对马斯克的过度依赖。
面对质疑,马斯克曾在社交媒体上威胁,若薪酬方案不到位,自己将离开特斯拉CEO职位。这种"不成功便成仁"的态度,或许最终说服了股东们支持这一激进计划。
特斯拉的四大业务蓝图:从汽车到AI帝国
获得万亿美元薪酬后,马斯克在随后的演讲中详细阐述了特斯拉的未来战略。公司使命已从"加速世界向可持续能源的转变",升级为实现"可持续富足",一个乌托邦式的愿景——人人能享有富足的商品、服务和医疗保健,同时保留自然世界的美丽。
1. 汽车与自动驾驶:2026年的产量革命
马斯克计划在2026年底将特斯拉汽车年化产量提高到260-270万辆,比2024年至少多出45%;到2028年底将达到500万辆,相当于每天爆卖1.4万辆。
FSD的突破性进展:马斯克表示,过去几年制造的所有车辆都已具备完全自动驾驶能力,V14版本实现了重大突破。他预计V14.3将允许驾驶员在监督下发短信,这一功能被他称为"杀手级应用",并预计不久后将允许驾驶员在路上睡觉。
中国市场的FSD开放:马斯克透露,FSD在中国已获得部分批准,有希望在明年2-3月左右获得中国的完全批准。这一开放将为特斯拉带来巨大的市场增量。
Robotaxi服务:专为无人驾驶打造的CyberCab(无方向盘和无踏板)将在2026年4月在美国得州工厂开始生产。马斯克表示,其制造系统将更接近高容量消费电子产品,生产周期可实现5-10秒,单条生产线目标数可达百万辆。
新一代Roadster:搁置已久的跑车预计在2026年4月1日举行产品揭幕,生产时间定在揭幕后的12-18个月后,也就是大约从2027年4-10月开始。
2. 能源业务:太阳能-电池经济的必然未来
作为特斯拉的第二增长曲线,能源业务被视为实现"可持续富足"的关键。公司的巨型电池储能系统Megapack将作为核心,实现"即插即用"式电网部署,使现有电网的有效输出翻倍。
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特斯拉已经投资建设了中国以外最大的锂精炼厂,以确保供应链安全。这一举措将使特斯拉在能源产业链中的地位更加稳固。
3. 人形机器人擎天柱:"史上最大的产品"
马斯克强调,擎天柱将成为"史上最大的产品",规模将远超汽车甚至手机,"以后每个人都能拥有一台"。他预计未来将有数百亿台Optimus投入使用,极大提升全球生产力。
这些机器人将在医疗、养老、工业服务、劳动替代等领域改变社会,可能会带来10倍甚至100倍的经济规模扩张,"彻底消除贫困"。
擎天柱V3版本将在明年开始生产,生产成本约为2万美元(约14.2万元)。
4. 芯片战略:从AI5到自建巨型工厂
要支撑百万级销量的汽车和数百亿台机器人,特斯拉的芯片需求将大幅增长。为此,特斯拉正在开发自研的AI5芯片,马斯克宣称其性能与英伟达Blackwell相当,但功耗低三分之一,成本低于后者的10%,将由台积电和三星一起生产。
马斯克表示,为了保障芯片供应充足,特斯拉可能会考虑与英特尔合作,也可能需要自建巨型芯片工厂,每月至少生产10万片晶圆。这一战略将使特斯拉在AI硬件领域拥有更多话语权。
马斯克为什么执着于25%股权?
马斯克多次表达对增加特斯拉股权的渴望,这并非简单的"贪财",而是为了获得对公司的绝对控制权,确保能够带领公司实现长期目标。
在早期的创业公司Zip2和PayPal中,马斯克都曾因股权/投票权不足而被董事会排挤出局。他明确表示:
"我不愿意在没有大约25%投票控制权的情况下,让特斯拉成为AI和机器人领域的领导者。这足以产生影响力,但又不会高到无法被推翻。如果没有这样的股权,我宁愿在特斯拉之外开发产品。"
特斯拉的AI转型需要长期投入
马斯克强调,特斯拉不仅仅是一家车企,而是一家科技和AI公司。像AGI、擎天柱这样的产品,需要投入巨额资金,且周期极长,风险极高,短期内可能会严重拖累财报,引发传统股东的不满。
有了充足的股权/投票权,马斯克才能按照自己的设想大展拳脚,而不必担心短期业绩压力导致战略转向。
马斯克的AI时间表:从超越人类到颠覆手机
不久前,马斯克在播客中与乔·罗根(Joe Rogan)进行了三小时的对谈,围绕AI、工作与人类社会的话题发表了诸多观点:
- AI发展时间线:他认为AI将在2026年超越单个人类智商,2030年超越全人类智慧总和。
- 职业替代:AI和机器人将接管绝大多数体力劳动和许多白领工作,但这可能是一个从"全民基本收入"到"全民高收入"的过程。
- 手机革命:他预测5-6年内,传统手机和App将消失,被AI实时生成的交互取代。
马斯克描绘的未来是:未来不会有操作系统,不会有App,手机只是显示像素和发出声音,它预测你最想看到和听到什么,然后实时生成。
特斯拉会造手机吗?
马斯克在AI、芯片、软件和硬件制造等方面已具备全面能力,甚至营销能力也无人能及。这不禁让人思考:特斯拉是否会有一天宣布造手机,将xAI和Grok的AI能力集成到一个更普遍需求的终端中?
结语:万亿薪酬背后的科技帝国野心
马斯克的万亿美元薪酬不仅仅是对他个人贡献的认可,更是特斯拉向AI和机器人领域全面转型的信号。从FSD的中国开放时间表到擎天柱量产计划,从自研AI芯片到可能的手机革命,马斯克正在构建一个横跨汽车、能源、AI和机器人的科技帝国。
这个帝国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富足"——一个人类不必为生存而工作,而是可以从事自己热爱事业的未来。虽然前路充满挑战,但马斯克的愿景和执行力,加上股东的支持,或许真的能让我们见证一个科技新纪元的到来。
正如马斯克在股东大会上所说:"我们即将开启的,不仅是特斯拉未来的新篇章,而是一本全新的书。"在这本书中,AI和机器人将扮演主角,而特斯拉,无疑将是这场变革的核心推动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