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低谷到突破:蔚来的惊人逆转
2025年6月,蔚来汽车公布的第一季度财报让整个行业为之震动。60亿元的巨额亏损叠加季度交付量仅4万台的低迷表现,让市场对这家高端电动车品牌的未来充满疑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蔚来创始人李斌提出了一个看似不可能实现的目标——第四季度实现盈利。
"那个时候只有不到1%的人相信蔚来可以做到。"李斌曾这样形容当时外界对这一目标的质疑。然而,仅仅四个月后,蔚来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个"大翻盘"并非空谈。10月底,蔚来公司整体月销量突破4万台,几乎与第一季度整季度的总交付量持平。这一数据不仅标志着蔚来走出低谷,更预示着这家公司可能即将迎来历史性的盈利拐点。
产品突破:两款"爆款"车型的成功之道
蔚来逆袭的核心驱动力,来自两款战略新车的成功上市——乐道L90和全新蔚来ES8。这两款纯电大三排SUV精准解决了该细分市场"坐得下人、装不下行李"的核心痛点,凭借极具竞争力的价格和出色的产品力,迅速成为市场宠儿。
市场数据印证了这一成功:乐道L90连续3个自然月交付破万,全新蔚来ES8在发布仅41天后便迎来第10000台交付。蔚来高管马麟透露,全新ES8的产能将在11月提升70%,12月力争突破1.5万台。
"从'领先'到'开门红',其实并没有那么容易。"行业分析师指出,蔚来曾有过两次痛失好局的教训——2022年的ET5和2024年的乐道L60,这两款产品均在上市初期获得良好市场反馈,但因产能等因素未能将订单优势转化为实际销量。
交付体系的革命性变革
与以往不同,蔚来在此次产品上市过程中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交付效率。公司打破了"绝不提前备车"的传统做法,在发布第二天即开始交付新车。这种转变背后,是蔚来对"交付"这一曾经踩过两次的坑的深刻反思。
一个细节足以说明管理层对新车的重视程度:在NIO Day发布新车的第二天,蔚来特意将媒体沟通会设在杭州萧山机场旁的酒店,李斌在11点结束媒体采访后,立即搭乘12点航班前往北京为首批车主进行交付。
"大定到锁单转化率和以前相比还是显著提高。"李斌在内部管理层会议上对全新ES8的交付表现表示肯定。这种交付效率的提升直接反映在投资市场上——截至11月4日,蔚来股价相比本年最低点已上涨超过2倍。
财务战略:从"烧钱"到"盈利"的转变
"季度盈利"已成为李斌第四季度个人VAU(蔚来内部目标和过程管理工具)的第一条考核目标。这一战略转变主要体现在两个维度:
成本结构的优化
过去,"投入过大、效率不高"是外界对蔚来的主要批评之一。如今,蔚来已将第四季度营销、研发、管理费用的上限进行严格锁定。通过将NIO Day等大型活动集中在第三季度,有效降低了营销成本;在研发方面,通过CBU(基本经营单元)模式指导,将研发费用从每季度30亿元控制在20亿元左右,同时维持原有产出效果。
收入提升的关键
实现盈利的另一关键在于提高收入。根据管理层推算,蔚来第四季度扭亏为盈的核心是实现约15万台的交付目标。这意味着在10月4万台的基础上,11月和12月的月均交付需达到5.5万台。
全新ES8的交付表现尤为关键。作为平均售价和单车毛利率更高的车型,ES8的交付数据直接影响蔚来的平均单车售价和整体毛利率。据透露,ES8目前正在加速交付,11月预计将有70%的提升。如果按"基本盘"车型维持每月2万台,ES8和L90各自提升至1.5万台以上计算,5万台的月交付目标完全可期。
市场机遇与挑战:政策变局下的战略抉择
第四季度,蔚来面临的最大市场机遇与挑战均来自即将变化的新能源车购置税政策。2026年1月1日起,新能源车购置税补贴将"退坡",从全免减至减半,这促使大量观望消费者希望在年底前购车。
针对这一政策变化,各车企纷纷采取"兜底策略":只要在今年年底前锁单,若无法在12月31日前完成交付,厂商将为消费者补贴购置税差额。这一政策使得年底交付能力变得尤为重要——每多交付一辆ES8,公司可节省约1.2-1.4万元的"兜底经费"。

蔚来创始人李斌亲自为首批ES8车主交付车辆
供应链保障:全体系准备的成果
随着需求集中上涨,上游供应链面临巨大压力。据报道,多家车企采购人员已前往宁德时代总部"抢电池"。面对这一挑战,蔚来管理层对12月全新ES8 1.5万台的产能"非常有信心",这体现了公司为保障交付所做的全体系准备。
据汽车自媒体"车FANS"透露,蔚来公司近期周销量已连续破万。这一成绩不仅是对当前交付能力的肯定,更预示着未来数周内,交付体系的兑现能力将成为判断蔚来能否稳健迈入良性循环的关键指标。
未来展望:从"逆转"到"可持续增长"
李斌在内部会议上强调:"一定不能懈怠、一定不能松劲。"这表明即使面对当前的积极态势,蔚来管理层仍保持着清醒的认识。行百里者半九十,2025年"下半场"的真正考验集中在最后两个月。
从内部看,蔚来团队需要继续保证每一台新车的及时交付;从外部市场看,他们需要应对新能源车购置税政策退坡前,产业链以及消费市场的各种变数。
"从ICU病床起身,看到了盈亏平衡'重获健康'的希望。"一位行业分析师如此评价蔚来的转变。如今,相信蔚来可以完成这场逆转的人,肯定不止1%了。但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将这一"逆转"转化为可持续的增长,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新能源市场中保持长期优势。
结语:转型中的启示
蔚来的逆袭之路,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产品创新是根本,交付能力是关键,成本控制是保障,战略定力是核心。在政策红利逐渐退坡的市场环境下,只有真正解决用户痛点、提升运营效率、构建健康生态的车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对于蔚来而言,破4万月销只是第一步,实现盈利目标则是重要里程碑,但最终目标应是成为一家可持续发展的行业领导者。这场从"ICU"到"健康"的转变,不仅是蔚来的胜利,更是整个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