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业变革:从Switch2热销到存储涨价潮的2025年

1

次世代游戏主机市场:Switch2销量破千万

任天堂于近日公布了截至2025年9月30日的上半财年财报,数据显示次世代主机Nintendo Switch2的全球累计销量已达1036万台,展现出强劲的市场开局。这一成绩不仅标志着任天堂在游戏主机市场的持续领先,也反映了消费者对新一代游戏体验的热切期待。

与此同时,初代Nintendo Switch的全球总销量攀升至1亿5401万台,继续巩固其作为史上最畅销游戏机之一的地位。这一双线并进的销售策略,使任天堂能够在不同市场细分中同时发力,最大化品牌影响力。

财报进一步揭示了新主机迅猛的增长势头。在7月至9月的第二财季中,Switch2单季度便售出454万台硬件及1195万份软件。基于这一超预期的表现,任天堂大幅上调了本财年的全年预期:将Switch2的硬件销量预期从1500万台提升至1900万台,软件销量预期从4500万份提升至4800万份。

相比之下,处于生命周期末期的初代Switch本财季售出91万台硬件,全年硬件销量预期则从450万台微调至400万台。但其软件销量依然惊人,单季度卖出3716万份,全年预期更从10.5亿份大幅上调至12.5亿份,显示出其庞大的用户基数和持久的游戏购买力。

Switch2的成功并非偶然,它代表了任天堂对游戏市场趋势的精准把握。在游戏主机市场面临移动设备和云游戏挑战的背景下,任天堂通过创新的游戏形态、强大的第一方游戏阵容以及合理的定价策略,成功吸引了新老玩家群体。

存储行业即将迎来涨价潮

存储芯片行业即将迎来重大变革。据《韩国经济新闻》报道,业内人士透露,三星、SK海力士等主要供应链已通知客户,将在2025年第四季度把DRAM和NAND闪存的价格上调最多30%。这一消息引发了整个科技行业的广泛关注。

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产品行销总监马志宇对此表示:「刚刚看到明年最新的成本预估,有点惊悚...嗯,就是这次双十一,如果还能叠加国补,就且买且珍惜吧。」马志宇还强调:「其实用内存的都涉及,只是PC的内存相对最大,所以影响更加明显。」

小米REDMI产品经理@笋寸也曾预告过类似涨价消息。她首先发布了REDMI K90标准版12+512GB配置首销降价300元的海报,随后在评论区表示:「我们无法改变全球供应链的走势,存储成本上涨也远高于预期,且会持续加剧。但我们希望这份诚意能够让大家理解。」

存储芯片价格上涨将对整个科技产业链产生深远影响。从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到数据中心服务器,几乎所有电子产品都将受到波及。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内,电子产品的价格可能上涨,或者配置提升速度放缓。

从行业角度看,存储涨价反映了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复杂性和脆弱性。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原材料短缺、产能不足等多重因素共同推动了这一趋势。同时,这也为存储芯片制造商带来了难得的盈利机会,预计将加速行业整合和技术创新。

科技巨头财报表现:AMD营收增长36%

AMD在2025财年第3季度(截至9月27日)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公司营收达92.5亿美元,同比增长36%,调整后每股收益为1.20美元,双双超出华尔街预期。

财报显示,AMD第三季度总营收达到92.5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增长36%,高于LSEG分析师普遍预期的87.4亿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为1.20美元,同样超过了1.16美元的预期。受此驱动,公司净利润从去年同期的7.71亿美元攀升至12.4亿美元。

展望未来,AMD对第四季度的业绩给出了乐观指引。公司预计第四季度营收约为96亿美元,这意味着将实现25%的同比增长,该预测也高于市场普遍认为的91.5亿美元。

在备受关注的人工智能芯片市场,AMD正积极追赶领先者英伟达,并取得了显著的战略进展。公司上月宣布与OpenAI达成一项里程碑式协议,根据该协议,OpenAI将在未来数年内部署总计6吉瓦的AMD Instinct系列GPU,并可能因此收购AMD公司10%的股份。

AMD的成功转型反映了半导体行业正在经历的重大结构性变化。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性能计算芯片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AMD通过技术创新和战略收购,成功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实现了业绩的跨越式发展。

消费电子市场创新:从三折叠屏到低价笔记本

消费电子市场在2025年呈现出多元化创新趋势。三星在K-Tech Showcase上展示了旗下首款三折叠屏Galaxy Z TriFold,这款设备采用G型折叠方案,与华为Mate XTs非凡大师的S型折叠完全不同。Galaxy Z TriFold采用双铰链设计,在折叠状态下,左边的铰链厚度明显要高于右边,内屏和外屏均配备一颗前置摄像头,后置三颗摄像头。

据爆料,Galaxy Z TriFold展开态的屏幕尺寸达到10英寸,堪比一台平板电脑,能满足轻度办公需求。这款新品将在中国、韩国、新加坡等少数市场上市发售,代表了折叠屏手机技术的最新发展方向。 与此同时,苹果公司正计划进军低价笔记本电脑市场,这将是其首次推出面向大众价位的笔记本产品。据彭博社记者马克・古尔曼报道,这款设备代号为J700,目前已在苹果内部测试中,并处于海外供应链的早期量产阶段;预计苹果公司最快会在2026年上半年正式发布。

据称,苹果这款新产品面向学生、企业及日常用户,主要针对浏览网页、文档处理及轻度媒体编辑等基础需求。该设备同时也被视为吸引那些更偏好传统笔记本体验、而非iPad的潜在消费者。预计售价将低于1000美元,直接对标Chromebook和入门级Windows PC市场。

这些创新反映了消费电子市场正在经历的重要转变。随着技术成熟和成本下降,曾经的高端技术正逐渐向大众市场渗透。同时,消费者对电子产品的需求也变得更加多元化,从单纯追求性能转向注重实用性、性价比和特定场景体验。

零售与电商:山姆App更新引发争议

零售行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着用户体验与商业利益的平衡难题。近日,山姆会员商店App更新后引发大量用户吐槽,有用户认为App变得越来越像盒马:App采用高饱和精修图、商品详情页放置做好的菜、支持支付宝碰一下付款等。

「山姆变得像盒马」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反映了消费者对品牌独特性的重视。11月3日晚,山姆会员商店在社交平台发布声明:「我们始终秉持『会员第一』的宗旨,并致力于不断提升山姆App的使用体验。本次App的改动于今年8月底开始上线进行测试,并在期间持续根据会员的反馈进行优化。这两天我们陆续收到了更多来自会员关于商品图片等方面的宝贵建议,我们将会持续改进,以更好地展现商品的真实形态并提升体验。」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山姆 阿里系」相关话题也登上了微博热搜,关联消息是原阿里副总裁刘鹏在今年10月加入沃尔玛中国,出任山姆会员店业态总裁,带领山姆中国团队实现战略升级。

山姆App的争议反映了零售行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普遍挑战。一方面,企业希望通过引入新技术和新模式提升用户体验和运营效率;另一方面,消费者对品牌独特性和传统体验有着深厚的情感连接。如何在创新与传承之间找到平衡,成为零售企业必须面对的课题。

中国科技企业:从奇瑞直播到赛力斯机器人

中国科技企业在2025年展现出多元创新活力。奇瑞董事长尹同跃在近期的访谈中谈及了「被迫营业」这一话题,称自己是「被趋势所逼」,并将自己尝试直播称为「东施效颦」。

尹同跃表示:「雷军(小米创办人,董事长兼CEO)、余承东(华为常务董事、产品投资委员会主任、终端BG董事长)都是天才、是『流量王』,自带流量、自带影响力,逼得我们现在这些老头也上来去做直播,说自己的产品、说自己的技术。你不冲上前去,讲什么呢?你也不能说别人不好,也不能夸大传播自己,只能自嘲,所以现在是被『绑架』了,被年轻人『绑架』、被销量『绑架』。」

面对「是不是在用示弱的方式塑造自己的强大」这一问题时,尹同跃坦言:「我们本来就不是弱者,所以不是在示弱。一直说奇瑞公司是一个非常笨的公司,但是笨人有笨人的活法,我们就要把那个笨的功夫下在看不见的地方,把我们笨的功夫下足了,会有一些客户理解、接受和使用奇瑞的产品。」

与此同时,赛力斯在机器人领域取得突破。博主@爱叨叨的 Steven分享了一段视频,显示「用户中心惊现赛力斯Logo人形机器人」。该机器人佩戴印有「SERES」字样的黑色帽子,同时其纯白机身的胸口部分也印有「SERES」字样。

据博主介绍,赛力斯人形机器人是「是厚积薄发,蓄势已久」,赛力斯通过接近100万台豪华车的整车制造经验完全拿捏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制造工艺,同时其还和头部AI以及大模型公司、国内多所顶级高校达成了技术合作。

在今年10月9日,赛力斯凤凰与字节跳动火山引擎在北京签署具身智能合作协议。根据协议,赛力斯凤凰与火山引擎将围绕「面向多模态云边协同的智能机器人决策、控制与人机增强技术」项目协同攻关,构建「技术研发——场景验证」闭环机制,共筑技术底座与协作基础。

中国科技企业的这些创新实践反映了国内产业正在从跟随向引领转变。无论是传统车企的数字化转型,还是新兴的机器人技术,都展现了中国企业在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探索方面的决心与能力。

教育与AI:2026 QS亚洲大学排名与AI音乐人突破

2025年,教育和人工智能领域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 Quacquarelli Symonds发布了2026 QS亚洲大学排名,香港大学荣登亚洲榜首,北京大学位居第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上升一位,与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并列第三。

本届榜单规模创历史之最,覆盖了25个高等教育体系的1529所院校,其中558所为首次上榜。中国(内地)凭借排名院校的飞跃性增长,以新增261所院校、总数达395所的成绩成为上榜高校数量最多的教育体系。其新增院校总数几乎是印度(新增137所,总数294所)的两倍。

中国(内地)、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新加坡的高校包揽了亚洲排名前十位。北京拥有40所上榜院校,成为亚洲上榜院校数量最多的城市,上海以22所高校上榜位列第五,西安和南京分别拥有18所和17所上榜院校。

在人工智能领域,AI音乐人首次取得了突破性成就。根据全球最有影响力的音乐热度榜单之一Billboard的11月1日期成人R&B电台播放调查,AI驱动艺术家Xania Monet的作品《How Was I Supposed to Know?》位列这份第30位,这首单曲也成为第一首在Billboard电台排行榜上占有一席之地的AI创作音乐。

Billboard官网在一份文章中提到,《How Was I Supposed to Know?》最初在TikTok和其他社交媒体平台上爆红,随后影响力扩展到了流媒体平台和数字零售商,并在9月20日当周空降R&B数字歌曲销量榜榜首,一周后又在综合指标的热门R&B歌曲榜上排名第20位。

Xania Monet这位数字人音乐家由诗人Telisha Jones基于Suno创作,其歌曲知名度的提升在整个音乐行业中引发了激烈的支持与反对讨论。据了解,已有唱片公司与Xania Monet签署了价值300万美元的唱片合约。

教育和AI领域的这些进展反映了知识经济时代的深刻变革。一方面,亚洲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为区域创新发展提供了人才基础;另一方面,AI技术在创意领域的应用正在挑战传统认知,重新定义人类创造力的边界。

结语:2025年科技行业的关键趋势

回顾2025年的科技行业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几个关键趋势正在重塑行业格局:

  1. 硬件创新加速:从Switch2的热销到三折叠屏手机的推出,硬件创新仍然是科技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消费者对新型态电子产品的持续需求,推动厂商不断突破技术边界。

  2. AI技术全面渗透:无论是AMD的AI芯片业务,还是AI音乐人在Billboard榜单上的突破,都表明人工智能正在从概念走向实际应用,并开始创造商业价值和社会影响。

  3. 供应链重构:存储芯片价格上涨反映了全球供应链正在经历深刻调整。地缘政治、技术竞争和市场需求等多重因素正在重塑全球科技产业格局。

  4. 数字化转型深化:从山姆App的争议到奇瑞董事长的直播,传统企业正在加速数字化转型,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营销方式。

  5. 中国科技崛起:中国企业在多个科技领域展现出强劲创新活力,从高等教育到机器人技术,正逐步从跟随者向引领者转变。

这些趋势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2025年科技行业的复杂图景。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科技企业需要保持战略定力,同时具备快速响应能力,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对于消费者而言,这些创新最终将转化为更丰富、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体验,推动人类社会向更智能、更互联的未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