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Native时代:从造工具到建关系,重新定义产品价值模型

0

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中,人工智能(AI)不再仅仅是一种工具,而是逐渐演变为连接人与信息、服务与需求的桥梁。极客公园创始人张鹏在2025年AGI Playground大会上的分享,为我们揭示了AI Native时代的新图景:不要再局限于用AI制造工具,而应着眼于建设AI能力与人之间的新型关系。

null

张鹏坦言,过去三年技术和产品的快速迭代令人应接不暇,但同时也让人兴奋。AI的强大推力使得少数人能够为广大用户创造巨大的价值,“独立开发者”和“一人独角兽”等概念的兴起,都印证了“寡者亦可泽万众”的时代已经到来。

AGI Playground致力于打造一个“公器”,让AI领域的少数派们能够聚集在一起,激发灵感,建立连接,共同探索未来的无限可能。张鹏结合自己与200多位创业者的深度交流经验,从产品目标、实现路径和价值模型三个维度,分享了他对AI Native的思考与观察。

AI Native的新目标:建设AI与人的“新关系”

传统的AI Native产品,简单来说就是“离开AI就无法运转”的产品。但张鹏认为,更深层的理解是,AI Native产品的核心在于建设AI能力与人之间的新关系。这种“关系”的提出,源于对产品中“系统提示词”的关注。系统提示词像是产品的源代码,它设定了AI的人设以及与用户之间的关系。NotebookLM、Manus、Cursor等知名产品的系统提示词,都体现了这一共性。

null

系统提示词是给AI看的“产品文档”,它告诉AI如何组织能力、输出结果,甚至形成与用户的特定交互。大模型具备“超语言能力”,能够完全掌握人类的语言和代码,这使得AI与人之间可以形成“互为主体”的关系,而这正是通向更高阶关系的核心。

所有成功的Agentic AI产品,无一例外地在系统提示词的开头定义了“你是谁”以及“你和用户的关系是什么”。AI不再是用户推一步走一步的工具,而是可以被重新定位为某种关系标签,映射为人类世界中的某种关系。

新关系带来的挑战

这种新关系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首先是“情商”。以往,人们不会对工具谈论情商,但当产品具有主体性,需要与用户建立新关系时,情商就成为价值交付的一部分。Cursor的系统提示词中,就包含了捕捉用户挫败感并做出恰当回应的内容,这体现了产品团队对“关系建设”的思考。

null

其次是“生命感”。当AI Native产品的本质是建立与用户之间的新关系时,产品生命感的提升就能够加强主体性,从而促进关系的升级。一些类宠物的智能硬件产品通过传感器和场景识别,做出简单的反应,就能让用户感受到其Q萌和生命力。

「用相对低的智能,交付相对高的情绪价值」,目前已经被证明是有效的。因为人的关系都是立体而复杂的,有顾问、老师、助手这类,也有同事、朋友、恋人这类,同时也有与宠物、甚至植物之间的关系和羁绊。如果我们站在这样的视角去构建合适的生命感,会丰富我们对于建设与用户的新关系的理解。

新关系带来的机遇

新关系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其中之一是“跨次元的混合价值交付”。这里的“跨次元”指的是数字世界(二次元)和现实世界(三次元)。在AI时代,以“关系”为核心去做产品,可以将这两个世界的边界模糊化。

“AI需要”和“用户需要”是推动跨次元混合价值交付的两大原因。例如,情绪管理APP需要可穿戴硬件来获取更丰富的用户数据,并通过物理触碰来干预用户情绪。而像Fuzzi这样的产品,通过硬件交付功能价值,通过软件交付情绪价值,实现了混合价值的交付。

null

另一个机遇是,新关系可能形成服务分发的新通路。与过去移动互联网时代依赖平台分发不同,AI Native产品可以通过与用户建立持续且深入的关系,突破ARPU值和LTV的天花板。每个用户的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值、LTV(用户生命周期价值)的天花板被突破了。

当万事都有Agent时,顺着“关系”的分发可能才是更高效的。例如,AI分析师在分析完行业趋势后,可以直接顺着用户认可的判断完成股票配置。

追求建设性关系:对人性的解放,而非纵容

如果你想运用这个新机会,毫无疑问你需要建设的关系得是长期的,而所有人类的长期关系都需要是建设性的。这就引发了我们另一个延展的思考。我记得去年我演讲的时候也在这个舞台,我当时有一张幻灯片,后来发现有好多人分享,其核心内容是今天这个时代的产品经理既要懂人性,又要懂模性——也就是模型的能力。

null

或许是你需要懂人性,但你懂了之后,你不应该只是利用****人性、纵容人性,你要在某种程度上解放人性

null

AI Native的新管线:在不确定性中增强确定性

有了“关系”这个新视角,以及用关系的视角去理解今天产品的目标变化后,还有一个非常落地的问题要解决——如何实现呢?这就引出我们第二部分,AI Native 的新管线到底是什么?

今天的AI产品基本构型是:两端分别是input和output,中间是个Magic Box。由于Magic Box(即AI模型)是一个失控状态的不确定的概率模型,因此新管线里的核心目标就是在不确定性中增强确定性。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Broad Input(宽输入)和Liquid Outputting(柔输出)。

我们需要的是 Broad Input(宽输入)和 Liquid Outputting(柔输出)。

null

宽输入Broad Input:积极主动地感、知、觉

宽输入Broad Input就是要更积极主动地去“传感”、“认知”以及“觉察”的能力。

null

“传感”指的是通过文本、声音、视觉等传感器获取更丰富维度的数据。“认知”指的是通过知识库或更长上下文的模型,更准确地理解需求。“察觉”指的是在用户提供信息有限的情况下,主动结合其他信息,更精准地理解甚至预测需求。

一个AI Native的产品,需要积极主动地向用户的context靠拢,而不是让用户像面对陌生人一样,每次都需要主动做自我介绍。Dia,一款AI Native浏览器,通过“一眼看千层”的功能,让AI chat能够同时“看”到所有标签页中的信息,从而更好地帮助用户进行思考。

null

「站在未来看现在」是有必要的,宽输入必然是所有产品工程里要考虑的重要管线,而其终极目标一定是这些:

它首先是多模态的实时感知

同时我觉得是对生活流(lifestream)的高分辨率捕捉。这个高分辨率说的不是 4K、8K,它说的是,今天我们用手机能覆盖的生活流是非常有限的,未来可能需要不同产品形成的认知数据的分布式网络,这样才能构成一个对用户所谓生活流的更完整理解。

当然,别忘了,你的 input 和 output 之间是可以闭环地在里头不断地自己****学习和进化的

null

柔输出Liquid Outputting:分步交付,创造一个与用户协行的进程

柔输出的关键在于理解AI模型的概率性本质,并在用户面前合理“示弱”,与用户“一起往前走”。这意味着,AI产品不应强行端到端输出,而应将交互和交付过程“液化”,转化为与用户共同完成的旅程。

Devin在系统提示词中强调,当用户需求不清晰时,要主动追问。Deep Research会先提供一个研究方案供用户确认。YouWare的Vibe Coding产品允许用户从一个已存在的“模板”出发,再进行个性化创造。这些案例都体现了柔输出的核心思想:别抛下用户,合理地将用户 involve 进来,用 human-in-the-loop 和 human-on-the-loop 柔性流转的方式,让人在循环里发挥作用。

null

归根结底其实今天我们 AI Native 的产品,本质上就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 I/O 的系统。

null

AI Native的新价值模型:服务用户,也服务AI

极客公园的早期孵化基金投资过小鹏汽车、宇树科技等企业。在AI Native时代,创业者需要明白,自己服务的不只是用户,同时也在服务AI。产品工程不仅要从用户需求出发,还要考虑AI需要什么。只有具备这种视角的创业者,才能真正适应这个时代。

这个时代最优秀的公司,它的价值模型相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也有明显变化。

过去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价值模型更像一个平面,它是一个面积模型。你在这个产品上做出一个「点」,拉入足够多的用户,当然中间你可能会不断增加功能,覆盖了广阔的用户面,你就成为了所谓的平台。接着在其中基于「连接」的价值,分发「连接」,然后去获得最大化的价值。

但在今天,技术也好,和用户的关系的维度也好,因为你能交付的用户价值的质量以及交付的能力,它需要一个向上的过程,所以你会发现这个价值模型从二维变成了三维,你还需要 AI 能力的高度

null

AI能力的高度,一部分来自优秀的模型,另一部分则来自产品工程的构建。与用户数量和ARR等指标相比,AI能力的高度更能衡量产品的价值。低频和简单的任务难以形成高质量的数据飞轮,一味投流买用户可能不再是最合理的发展模式。

极客公园期待看到更多对“新酒”和“新瓶”都有思考的创业者,包括增长方式、商业模式和团队组织等方面的创新。

其实今天我们已经可以隐约看到传统的「产品经济学」不存在了。

null

所谓的产品经济学,就是在说你的商业模式、增长模型,甚至所谓的竞争力壁垒等等这些东西。我们对产品的那些传统的理解,在今天都在变化。

人类每次技术进步,3****年的维度你要关注生产力的变化,但如果以 10 年的维度去看,那全是生产关系的变化

所以当我们说产品经济学的时候,它本质上就是说生产力在怎么改变生产关系。这个维度还有巨大的空间值得思考。

null

在工业革命带来大规模生产的背景下,管理学应运而生,目的是有效地组织人力。但如今,AI正在大范围渗透到各个组织,与人协同发挥作用,传统的管理模式面临挑战。未来的公司是否还需要庞大的团队?使命、愿景和价值观又该如何定义?这些都是AI时代带给我们的新课题。

AI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产品人需要不断探索,在实践中寻找答案。极客公园期待与更多人一起,共同建设AI Native的新关系,探索AI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