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经费削减的隐忧:如何捍卫国家科技竞争力?

2

削减科研经费,削弱国家实力

开放的科学研究使美国更加强大。削减科研经费会危及国家的竞争力和安全。

各位朋友:

我对于美国提议削减基础研究经费一事感到震惊,此前有分析指出,这将对美国在人工智能和其他领域的竞争力造成影响。资助那些公开分享的研究成果惠及全世界,但受益最大的国家仍然是进行研究的国家。

如果没有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和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对我早期深度学习研究的资助,我不可能发现关于扩展的经验,从而促使我向谷歌提出建立谷歌大脑以扩展深度学习的设想。我担心削减基础科学研究经费会导致美国乃至全世界错失下一批重要的想法。

事实上,这种资助对美国的好处超过任何其他国家。科学研究给研究发生地带来最大的利益,因为:

  1. 新知识在该国传播最快。
  2. 研究过程为该国培养新的人才。

为什么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的大部分创新仍然发生在硅谷?因为两个位于该地区的团队——发明了Transformer网络的谷歌大脑和扩展了该网络的OpenAI——做了很多早期工作。随后,团队成员跳槽到其他附近的公司,创立了竞争对手,或与当地大学合作。此外,当地的社交网络通过非正式的咖啡会、本地会议,甚至孩子们的玩耍聚会迅速传播知识,在这些聚会上,同龄孩子的父母相遇并讨论技术想法。通过这种方式,知识在硅谷内部的传播速度比其他地区更快。

同样,在美国进行的研究传播到美国其他地方的速度比传播到其他地理区域的速度快得多。当研究通过论文和/或开源公开分享时尤其如此:如果研究人员有权谈论一个想法,他们可以更快地分享更多信息,例如关于如何真正使算法工作的技巧和诀窍。它还可以让其他人更快地找出谁可以回答他们的问题。在学术环境中产生的知识传播尤其迅速。学术界往往是完全开放的,与许多公司的员工不同,学生和教授完全有权谈论他们的工作。

因此,资助美国的基础研究对美国最有益,也有利于我们的盟友。诚然,开放性也有利于我们的对手。但是,正如美国众议院科学、空间和技术委员会的一个小组委员会指出的那样,“……公开分享基础研究并非没有风险。相反,……研究的开放性对于竞争力和安全性至关重要,因此值得冒着对手可能从科学开放中受益的风险。”

此外,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迅速发展,保持领先地位至关重要。例如,许多团队现在都可以训练具有GPT-3.5甚至GPT-4级别能力的模型,这似乎并没有对OpenAI造成太大影响,该公司正忙于通过开发尖端的o4、Codex、GPT-4.1等来发展其业务。发明一项技术的人可以首先将其商业化,并且在一个快速变化的世界中,尖端技术最有价值。像这样的一项研究(尽管是在互联网不像今天这样普及的时候进行的)也表明,知识在本地传播的速度比在全球传播的速度快得多。

2022年ChatGPT首次推出时,中国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明显落后于美国。然而,中国科技生态系统在内部非常开放,这有助于它在过去两年中赶上:

  • 中国有充足的资金用于开放的学术研究。
  • 中国的企业,如DeepSeek和阿里巴巴,已经发布了尖端的开放权重模型。公司层面的这种开放性加速了知识的传播。
  • 中国的劳动法使得竞业禁止协议(阻止员工跳槽到竞争对手)相对难以执行,而且工作文化支持不同公司员工之间的大量想法分享;这使得想法的流通相对有效率。

虽然中国有很多东西我不想效仿,但其科技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帮助它加速发展。

1945年,范内瓦·布什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报告《科学:无尽的前沿》为美国公共资助研究和人才发展奠定了关键原则。这些原则使美国在几十年里主导了科学进步。美国联邦政府对科学的资助创造了无数突破,极大地惠及了美国乃至世界,同时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国内科学家以及同样造福美国的移民。

好消息是,这个剧本现在广为人知。我希望更多的国家能够效仿它,并在科学和人才方面投入巨资。我希望,作为这一非常成功的模式的先驱,美国不会通过大幅削减科学研究经费而从这一模式中退缩。

Andrew

深度剖析科研经费削减的影响

面对美国科研经费可能被削减的局面,我们不禁要问:这究竟会对国家竞争力产生怎样的深远影响?开放的科学研究是国家进步的基石,尤其在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政府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往往能孕育出颠覆性的创新成果。以谷歌大脑为例,其早期发展受益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的资助,这些资金支持的正是那些看似遥远的基础研究。

科研经费的削减,绝不仅仅是数字上的减少,它更可能阻碍创新思维的涌现,延缓技术突破的步伐。在当今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谁掌握了前沿技术,谁就掌握了未来。而基础研究,正是通往未来的桥梁。只有持续不断地投入,才能确保我们在全球科技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开放科技生态:中美对比的启示

文章还对比了中美两国在科技生态上的差异,为我们提供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中国科技生态的开放性,尤其是在企业层面,正帮助其在人工智能领域迅速赶超。中国的企业,如DeepSeek和阿里巴巴,积极发布开放权重模型,加速了知识的传播和技术的迭代。这种开放的姿态,值得我们借鉴。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科技生态的开放并非没有风险。但正如美国众议院科学、空间和技术委员会的报告所指出的,开放性对于竞争力和安全性至关重要,值得我们为此承担一定的风险。只有在开放的环境下,思想才能自由碰撞,创新才能不断涌现。

展望未来:科研投入是国家发展的战略选择

面对全球科技竞争的加剧,加大科研投入已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选择。我们应该学习范内瓦·布什的《科学:无尽的前沿》报告中的精神,继续坚持公共资助研究和人才发展的原则,为科技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们在未来的科技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科研投入,不仅仅是对科学家的支持,更是对国家未来的投资。让我们共同呼吁,加大对科研的投入,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奠定坚实的基础。

科研经费的投入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当今这个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文章通过深入分析科研经费削减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强调了开放科学研究对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性。对比中美两国的科技生态,突显了开放性在促进技术创新和知识传播中的作用。文章还呼吁加大科研投入,以确保国家在未来的科技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通过具体的例子和数据,论证了科研投入对国家发展的战略意义,并展望了未来科研发展的方向,是一篇具有深刻洞察力和前瞻性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