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Native 时代:从工具到关系,重塑人机交互新范式

1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人工智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各行各业。极客公园创始人张鹏在 Founder Park AGI Playground 2025 上的演讲,为我们揭示了 AI Native 时代的新趋势和新机遇。他通过与 200 多个团队的深度交流,提出了 AI 发展的核心观点:不要仅仅将 AI 视为制造工具的手段,而要着力于构建 AI 能力与人之间的新关系。

AI Native 的新目标:重塑人机关系

张鹏认为,AI Native 产品的核心不在于创造新的工具,而在于建设 AI 能力与人之间的新关系。这种关系的构建,源于产品中出现的系统提示词(System Prompt),它类似于源代码,用于设定 AI 的人设以及与用户的关系。通过对 NotebookLM、Manus、Cursor 等知名产品的系统提示词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它们都在强调 AI 的主体性以及与用户的互动模式。这种“超语言能力”改变了 AI 与人之间的关系,使得 AI 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的需求并提供相应的服务。

null

在过去,产品与用户的关系通常是在品牌定位时才被定义。而在 AI Native 时代,这种关系需要被写入源代码中,并贯穿于整个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这种变化带来了新的挑战,例如情商和生命感。

新挑战:情商与生命感

情商,在过去通常与人际交往相关联,但在 AI Native 时代,它成为了价值交付的一部分。以 Cursor 为例,其系统提示词中包含了对用户情绪的捕捉和回应,体现了产品团队对“关系建设”的思考。通过管理负反馈并做出更好的回应,AI 产品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的情感需求。

null

生命感,则是指产品所具有的主体性,它能够加强与用户的关系。一些类宠物的智能硬件产品通过传感器和场景识别,做出各种反应,从而创造出生命感,使用户产生类似对宠物的关系投射。这种关系的变化蕴含着巨大的价值,因为它能够改变用户的消费心理和价值对标。

新机遇:跨次元的混合价值交付

AI Native 时代带来了跨次元的混合价值交付的新机遇。这里的“跨次元”指的是数字世界(二次元)和现实世界(三次元)。过去,软件和硬件团队分别在不同的世界中工作,但在 AI 的推动下,这两个世界的边界正在模糊。一方面,AI 需要从二次元走向三次元,通过可穿戴硬件等设备获取更丰富的用户数据,从而交付更高的价值。另一方面,用户也需要 AI 产品在三次元中具有存在感,例如 Fuzzi 的气囊手机支架,通过硬件交付功能价值,通过软件交付情绪价值。

null

新通路:服务分发的新模式

更令人兴奋的是,新关系可能会形成一个服务分发的新通路。在过去,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分发逻辑是赢者通吃,创业者很难与巨头竞争。但在 AI Native 时代,由于用户对 AI 产品的 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值和 LTV(用户生命周期价值)的天花板被突破,创业者可以通过与用户建立长期的建设性关系,实现价值的持续交付。这种模式下,与用户更早建立信任和习惯的创业者将具有更大的优势。

null

AI Native 的新管线:宽输入与柔输出

在实现 AI Native 目标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依赖新的管线。张鹏认为,AI Native 的新管线需要理解失控,接受失控,然后在不确定性中增强确定性。具体而言,我们需要 Broad Input(宽输入)和 Liquid Outputting(柔输出)。

null

宽输入:积极主动地感、知、觉

宽输入是指更积极主动地去“传感”、“认知”以及“觉察”的能力。通过传感器获取更丰富的数据,通过知识库或更长上下文的模型更准确地理解需求,通过结合其他信息更精准地预测需求,AI 产品可以更好地向用户的 context 靠拢。例如,Dia 浏览器通过“一眼看千层”的功能,使用户无需在多个标签页之间切换,从而提升了用户体验。

null

柔输出:分步交付,创造一个与用户协行的进程

柔输出是指以一种令用户舒适的方式去承载用户到达需求的彼岸。由于 AI 产品的内核是一个概率模型,具有幻觉和不确定性,因此我们需要示弱,与用户一起往前走。例如,Devin 在用户需求不清晰时会主动追问,Deep Research 会先出一个大概的研究方案给用户确认,YouWare 则允许用户从一个已存在的模板出发进行个性化创造。通过分步交付,AI 产品能够与用户建立更好的“共同经历”,从而通向信任。

null

AI Native 的新价值模型:服务 AI

张鹏认为,AI Native 时代的创业者需要明白,他们服务的不只是用户,同时也在服务 AI。由于 AI 的能力还在成长过程中,因此产品工程不仅要从用户的需求出发,还要考虑 AI 需要什么。只有具备这种视角的创业者,才能在这个时代取得成功。

null

与移动互联网时代相比,AI Native 时代的价值模型从二维变成了三维,除了用户数量和 ARR(年度经常性收入)等指标外,还需要考虑 AI 能力的高度。只有不断提升 AI 能力,才能最终实现更大的总体积。这意味着,传统意义上的增长方式和商业模式可能不再适用,我们需要探索新的“瓶”来装“新酒”。

null

重构产品经济学与管理学

张鹏指出,传统的产品经济学和管理学在 AI Native 时代已经不再适用。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商业模式、增长模型、竞争力壁垒、团队组织等问题。例如,收费模式应该如何设计?如何利用智能合约支持后置付费?未来的组织应该如何管理?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总而言之,AI Native 时代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只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才能在这个时代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