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工业场景的蓝海突围
在机器人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人形机器人无疑是聚光灯下的焦点。然而,当众多企业还在展会上争夺C位,亦或是探索教育等场景的应用时,灵宝机器人却另辟蹊径,默默地获得了来自工厂的巨额投资,这不禁引发人们的思考:人形机器人的未来,究竟在何方?
资本的新动向:工厂的青睐
灵宝机器人近期宣布完成近亿元的天使+轮融资,引人注目的是,本次融资的领投方并非传统的风险投资机构,而是蓝思科技——一家对产线痛点有着切肤之痛的“工厂派”企业。这并非蓝思科技首次投资人形机器人,此前他们已投资智元机器人,可见其对人形机器人在工业领域应用前景的看好。
这一资本动向,无疑给行业带来新的启示:当VC们还在纸上谈兵,计算着估值模型时,真正需要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厂,已经用真金白银投出了信任票。人形机器人究竟是噱头,还是能够真正落地应用的潜力股?或许,产线的反馈,才是最诚实的答案。
工业场景:被忽视的蓝海?
与那些在展会上大放异彩、或是在教育领域试水的人形机器人不同,灵宝机器人从一开始就选择了相对低调,但却更具刚需的工业场景,例如工厂车间和矿山井下。那么,为何工业场景这片蓝海,至今仍是少数玩家的战场?
工业场景对机器人的需求是毋庸置疑的。以3C产品的生产为例,产品更新迭代速度快,但单个产品的生产量又相对较小,这就要求生产线具备足够的“柔性”,能够快速适应不同产品的生产需求,而不能是固定、一次性的重投入。质检环节就是一个典型的痛点,目前主要依靠人工完成,而专用质检设备成本高昂且难以灵活调整,传统的固定机械臂又无法胜任需要手眼脑协同的复杂任务。
在矿山场景中,对机器人的需求则更为迫切,这不仅仅是出于成本的考虑,更是对生命的尊重。根据相关政策的指引,在2026年底前实现“危重岗位机器换人”是许多企业的硬性指标。矿井下的作业环境极其恶劣,高温、高湿、有毒气体等随时威胁着工人的安全,因此,机器换人是对生命的根本关怀。
技术与ROI:横亘在蓝海前的两座大山
尽管工业场景对机器人的需求是真实存在的,但这仍然是一个相对空白的市场,究其原因,是技术和投资回报率(ROI)这两座大山阻碍了其发展。
首先是技术难题。尽管现在的大模型已经能够理解人类的复杂指令,并进行一定的泛化操作,但是在物理世界中,“灵巧手”的能力瓶颈限制了机器人的应用。例如,给3C产品撕掉一层精细的背贴,或是理顺一把纷乱的线束,这些对人类来说轻而易举的动作,对机器人来说却是巨大的挑战。灵巧手的触觉感知、算法、模型和结构设计等方面仍有待提高。
其次是ROI的考验。工业客户在采购机器人时,往往有着非常严格的商业回报预期,他们希望能够在12到18个月内收回成本。这不仅要求机器人本身的价格合理、效率高,更要求机器人公司对工业流程有深刻的理解和成本控制能力。如何与客户共同定义应用场景,核算经济账,是进入工业场景的另一重隐形门槛。
灵宝机器人的破局之道:成本重构与真人数采
面对工业客户对投资回报的严格要求,灵宝机器人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对第二代机器人CASBOT 02进行彻底的成本与智能重构。其中,最核心的改变是对机身进行模块化设计,将骨架和外壳分离。
这种“解耦”的设计,不仅显著降低了整机成本和重量,更重要的是,它极大地提升了“装机效率”,为即将到来的小规模量产交付铺平了道路。此外,借助蓝思科技在供应链上的优势,其成本还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目前,CASBOT 02在京东官方售价为32.88万元,这个价格定位使其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既避免了与低端产品的直接竞争,又避开了高端科研型号的高价位,使其具备了进入B端客户采购清单的现实可能性。
除了本体的优化之外,灵宝团队还在算法上做了升级。他们发现,单纯的VLA模型在面对工业精细化操作时存在性能瓶颈。为此,他们在VLA模型之上,创新性地加入了“离线-在线两步微调”方法,特别是在线阶段引入强化学习,让机器人能在与真实环境的交互反馈中不断优化策略。同时,其核心优势的灵巧手算法也进行了迭代升级。
在软件算法方面,灵宝的机器人也有其独特之处。他们采用了名为“分层端到端”的实用架构,将负责核心任务、可在本地独立运行的“端侧具身模型”,与负责开放式交互、部署在云端的“云侧大模型”分离开。这保证了机器人在网络不佳的工厂能稳定作业,在需要交流的商场又能“连上云”对答如流。
在数据采集方面,灵宝机器人也另辟蹊径。他们没有采用传统的“真机遥操作”模式,而是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联合研发了一套“真人域”数据采集系统,由工程师真人佩戴带有密集触觉传感器的手套和视觉眼镜,以最自然高效的方式完成任务,从源头保证了数据的高质量与“原汁原味”。
在完成了智能与成本的双重进化后,灵宝清晰的量产交付计划也浮出水面。未来,公司将布局全尺寸双足、轮式机器人、以及可独立销售的灵巧手三条产品线。他们的目标是在三条产品线上分别完成小规模的量产交付,每条线的量级大约在100台套左右。而量产的唯一目标,就是为了真实的订单交付。
总结:工业场景人形机器人的未来
灵宝机器人的案例表明,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场景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但同时也面临着技术和成本的双重挑战。只有那些能够真正理解工业需求,并在技术和成本上不断创新,才能在工业场景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不断降低,人形机器人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人形机器人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不仅仅是简单的机器换人,更是对生产流程的优化和升级。通过引入人形机器人,企业可以实现更柔性的生产,更高效的质检,以及更安全的工作环境。这将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生产效率,更低的生产成本,以及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当然,人形机器人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例如如何提高机器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如何降低机器人的维护成本,以及如何解决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下的适应性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整个行业的共同努力,才能逐步解决。
尽管如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人形机器人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