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们,
上周,美国国会通过了特朗普总统的“统一法案”。然而,令人失望的是,该法案并未包含一项关于暂停美国各州层面人工智能监管的提议。诚然,人工智能监管自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在技术尚不成熟、大众对其理解不足的初期阶段,往往是利益集团最容易得手的时刻,他们会趁机推动反竞争的法规,从而阻碍开源和其他有益的人工智能发展。
暂停各州层面的监管,本可以为监管机构争取更多时间,以便他们充分了解人工智能的实际风险和回报,从而避免出台不良的监管提案。在人工智能监管的道路上,许多司法管辖区都遵循着相似的轨迹:
- **初期阶段:**当新兴的人工智能技术尚未被充分理解时,企业往往会夸大其益处或危险性。传统媒体和社交媒体在核实这些信息的有效性方面显得力不从心,倾向于鹦鹉学舌般地重复企业的说辞。在此阶段,企业几乎可以为所欲为。
- **炒作与恐慌:**这为炒作以及基于对人工智能危险性的夸大宣传创造了机会。一些企业会利用这种机会,试图游说监管机构通过反竞争的法律,从而阻碍开源和其他竞争对手的发展。
- **监管觉醒:**最终,聪明的监管机构会逐渐深入了解人工智能,从而认识到其真实的益处和风险。例如,美国参议院两党共同举办的“人工智能洞察论坛”汇集了众多利益相关者,并逐渐支持创新,驳斥了对“人工智能接管”等毫无根据的担忧。
事实上,欧盟也经历了类似的历程。在《人工智能法案》通过后,许多监管机构意识到,其中的许多“保护措施”实际上并无益处。他们放松了该法案的一些条款,以减轻其对创新的扼杀作用。
当然,也存在一些可以合理限制有害应用的人工智能监管措施,例如,禁止未经同意的深度伪造色情内容,以及防止误导性营销。然而,许多州的资源不如联邦政府充足,对人工智能的理解也相对有限,因此它们提出了一些有害的监管措施,特别是那些旨在监管技术本身而非应用的措施。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例子:
- **加州SB 1047法案:**该法案旨在对前沿人工智能系统施加安全要求,但它对模型创建者提出了模糊和/或技术上不可行的要求,以防止有害的下游应用。这类似于,如果有人使用锤子作恶,就追究锤子制造商的责任。幸运的是,州长加文·纽森否决了SB 1047法案。
- **纽约州“负责任人工智能安全和教育法案”:**该法案已于6月在州议会获得通过,目前正在等待州长凯西·霍赫尔的签署或否决。该法案同样对模型构建者提出了模糊且不合理的要求,声称要防范理论上的“严重危害”。这将阻碍开源发展,且无法切实提高安全性。
- **德克萨斯州“负责任人工智能治理法案”:**该法案最初包含了SB 1047法案中的许多问题要素,对模型提供商提出了难以满足的不合理要求,而且即使满足了这些要求,也无助于真正提高安全性。幸运的是,随着德克萨斯州监管机构对人工智能的了解不断加深,他们大幅缩减了该法案的范围。州长格雷格·阿博特于6月下旬签署了该法案。最终的法案侧重于具体的应用领域,建立了一个咨询委员会和一个监管沙盒,并将更多的负担转移到政府机构而非私营公司身上。
总体而言,我认为迄今为止提议的这些监管措施弊大于利。它们中的许多措施会严重阻碍创新,即使存在一些小的积极作用,也无法弥补其负面影响。这正是我认为暂停各州层面监管对人工智能和社会更有利的原因。在有限的时间内停止实施不良法规,将使监管机构有时间充分了解人工智能技术,并忽略不负责任的恐慌言论。此外,这将有助于他们避免制定出一系列大大小小的企业都难以遵守的州级法规。
或许,全面暂停10年监管的步子迈得太大了。如果将期限缩短为2年,并且仅涵盖最具问题的监管提案,或许更有可能获得通过。
尽管暂停监管的提议未能纳入特朗普的法案,但我希望美国和其他国家能够继续努力,让监管机构有时间了解人工智能的真正风险和益处,而不会在技术尚不成熟、恐慌情绪最盛行的初期阶段通过扼杀创新的法规。
继续建设!
安德鲁
人工智能监管的复杂性
人工智能(AI)的快速发展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但也引发了对潜在风险的担忧。为了应对这些风险,世界各地的政府都在积极探索如何监管人工智能。然而,人工智能监管并非易事,需要在促进创新和防范风险之间取得平衡。
各国监管策略的差异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人工智能监管采取了不同的策略。欧盟以其《人工智能法案》而闻名,该法案旨在对高风险人工智能系统进行严格监管。美国则采取了一种更为谨慎的态度,侧重于行业自律和指导性框架。中国也在积极探索人工智能监管,强调安全、可控和伦理。
监管的挑战
人工智能监管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监管机构很难跟上技术的步伐。其次,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很难制定出适用于所有场景的通用规则。第三,人工智能监管需要在促进创新和防范风险之间取得平衡,过于严格的监管可能会扼杀创新,而过于宽松的监管则可能导致风险失控。
美国人工智能监管的现状
在美国,人工智能监管主要由联邦政府和州政府负责。联邦政府通过颁布指导性文件和开展研究项目来引导人工智能的发展。州政府则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具体的监管措施。然而,由于各州之间的利益差异,美国的人工智能监管呈现出一种分散化的趋势。
联邦政府的努力
美国联邦政府在人工智能监管方面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 **制定指导性文件:**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发布了《人工智能风险管理框架》,旨在帮助组织识别、评估和管理人工智能风险。
- **开展研究项目:**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资助了多项人工智能研究项目,旨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 **加强国际合作:**美国积极参与国际人工智能合作,与其他国家分享经验和最佳实践。
州政府的行动
一些州政府已经开始制定自己的人工智能监管措施。例如,加州正在考虑制定一项法律,要求对高风险人工智能系统进行安全评估。纽约州也正在探索如何监管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统一法案”的意义
特朗普总统的“统一法案”旨在协调美国各州的人工智能监管措施,避免出现监管碎片化的问题。该法案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包括:
- **建立联邦人工智能委员会:**该委员会将负责制定国家人工智能战略,并协调各州之间的监管措施。
- **制定统一的人工智能定义:**该定义将用于区分不同类型的人工智能系统,并为监管提供依据。
- **推广人工智能风险管理框架:**该框架将帮助组织识别、评估和管理人工智能风险。
如果“统一法案”能够顺利实施,将有助于建立一个更加统一、高效和可预测的美国人工智能监管环境。
统一监管与创新:如何平衡?
在人工智能监管中,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平衡统一监管与创新。过于严格的统一监管可能会扼杀创新,而过于宽松的监管则可能导致风险失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种灵活和适应性的方法。
鼓励行业自律
行业自律是人工智能监管的一种重要补充。行业组织可以制定自己的行为准则和最佳实践,从而促进行工智能的负责任发展。政府可以与行业组织合作,共同制定监管标准。
建立监管沙盒
监管沙盒是一种允许企业在受控环境中测试新的人工智能技术的机制。通过监管沙盒,监管机构可以了解人工智能技术的实际风险和益处,从而制定出更加合理的监管措施。
加强国际合作
人工智能是一个全球性问题,需要国际合作来解决。各国可以分享经验和最佳实践,共同制定监管标准,从而避免出现监管套利的问题。
未来展望
人工智能监管是一个复杂而 evolving 的领域。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需要不断调整监管策略,以适应新的挑战和机遇。通过加强政府、行业和国际社会之间的合作,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既能促进创新又能防范风险的人工智能生态系统。
统一法案的推进,无疑为美国乃至全球的人工智能监管格局带来了新的思考。如何在鼓励技术创新的同时,确保技术的安全、可靠和合乎伦理,将是未来人工智能监管的核心议题。而平衡各方利益,构建一个开放、透明、合作的监管环境,将是实现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关键。
期待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人工智能能够真正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改善人类生活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