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突破:广谱抗病毒化合物激活细胞防御,对抗多种病毒感染

1

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总有那么一些突破性的发现,如同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近日,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科学家们取得了一项令人瞩目的成就,他们发现了一系列能够激活宿主细胞防御机制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展现出广谱抗病毒的潜力,有望成为对抗多种病毒感染的新型药物。

这项研究的重点在于激活细胞内部的一种名为“整合应激反应通路”(integrated stress response pathway)的防御系统。当细胞受到病毒感染或其他类型的压力时,这条通路会被激活,从而阻止病毒的复制和传播。研究人员通过筛选近40万个分子,最终找到了一些能够增强这条通路活性的化合物。

A virus being destroyed by beams of light

这些化合物在人类细胞实验中表现出色,能够有效抵御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疱疹病毒和寨卡病毒的感染。更令人振奋的是,在小鼠模型中,这些化合物也成功地抑制了疱疹病毒的感染。目前,研究团队计划进一步测试这些化合物对其他病毒的疗效,并希望能够将其开发成用于临床试验的药物。

这项研究的资深作者之一,麻省理工学院医学工程与科学研究所(IMES)和生物工程系的Termeer教授James Collins表示:“我们对这项工作感到非常兴奋,它使我们能够利用宿主细胞的应激反应,找到开发广谱抗病毒药物的新途径。”

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细胞》(Cell)杂志上,题为“Optogenetics-enabled discovery of integrated stress response modulators”。文章的第一作者是前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Integrated Biosciences的首席执行官Felix Wong。研究团队的成员还来自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Illumina Ventures和普林斯顿大学。

激活细胞防御机制

在人体细胞中,整合应激反应通路在受到病毒感染以及其他类型的压力(如饥饿)时会被激活。在病毒感染期间,双链RNA会触发该通路,这种分子在病毒的复制周期中产生。当细胞检测到这种RNA时,它会关闭蛋白质合成,从而阻止病毒产生复制所需的蛋白质。

研究人员认为,增强这条通路的化合物可能成为新型抗病毒药物的良好候选者,可以对抗任何类型的病毒。Wong说:“通常,抗病毒药物的开发方式是,为一种特定病毒开发一种抗病毒药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假设,能够调节宿主细胞应激反应可能为我们提供一类新的广谱抗病毒药物——直接作用于宿主细胞,改变所有病毒复制方式的根本。”

光遗传学筛选

为了帮助他们找到能够增强病毒感染期间该通路活性的化合物,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新的光遗传学筛选方法。光遗传学是一种生物工程技术,使研究人员能够将光敏蛋白插入细胞的基因组中。在这种情况下,研究人员对一种名为PKR的蛋白质进行了改造,该蛋白质可以激活应激通路,因此他们可以用光来激活它。

利用这项技术,研究人员筛选了一个包含近40万种市售和专有化合物的库。当细胞暴露于蓝光时,每种化合物都被应用于人类细胞,蓝光通过激活PKR来模拟病毒感染。

通过测量细胞的存活率,研究人员可以确定哪些化合物可以促进该通路的激活并增强细胞关闭病毒繁殖的能力。该筛选产生了约3500种具有潜在抗病毒活性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得到了进一步的评估。

Wong说:“如果该通路因病毒感染而被激活,那么我们的化合物所做的就是将其完全激活。即使存在少量病毒,如果该通路被触发,那么抗病毒反应也会最大化。”

对抗感染

然后,研究人员选择了八种最有希望的化合物,并筛选了它们杀死病毒的能力,同时避免对人类细胞产生有害影响。基于这些测试,研究人员选择了三种主要候选药物,分别命名为IBX-200、IBX-202和IBX-204。

在感染了寨卡病毒、疱疹病毒或RSV的细胞中,用这些化合物治疗可显着减少细胞中的病毒量。然后,研究人员在感染了疱疹病毒的小鼠中测试了其中一种化合物IBX-200,发现它能够降低病毒载量并改善症状。

实验表明,这些化合物似乎可以激活一种参与检测应激的酶。这会激活应激反应通路,并使细胞更容易对病毒感染产生反应。当应用于尚未感染的细胞时,这些化合物没有效果。

研究人员现在计划评估他们的主要候选药物对更广泛的病毒的疗效。他们还旨在确定其他激活整合应激反应的化合物,以及其他具有清除病毒或细菌感染潜力的细胞应激通路。

这项研究由国防威胁降低局、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美国陆军研究办公室和Integrated Biosciences资助。

深入探讨:广谱抗病毒药物的未来

麻省理工学院的这项研究为我们展示了广谱抗病毒药物开发的全新视角。与传统抗病毒药物针对特定病毒的作用机制不同,这些新型化合物通过激活宿主细胞的防御系统,从而达到抵抗多种病毒感染的目的。这种策略的优势在于,它可以有效地应对不断变异的病毒,避免了传统药物因病毒变异而失效的风险。

光遗传学技术的应用

光遗传学技术的应用是这项研究的一大亮点。通过将光敏蛋白引入细胞,研究人员可以精确地控制细胞内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实现对药物筛选过程的精确控制。这种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药物筛选的效率,并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药物发现方法。

临床转化的挑战与机遇

尽管这项研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但将这些化合物转化为临床药物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首先,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这些化合物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特性,以确定最佳的给药剂量和给药方式。其次,我们需要评估这些化合物的长期安全性,以确保它们不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最后,我们需要进行大规模的临床试验,以验证这些化合物的临床疗效。

尽管面临着诸多挑战,但广谱抗病毒药物的开发前景仍然十分广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够开发出安全有效的广谱抗病毒药物,为人类健康保驾护航。

案例分析:整合应激反应通路在抗病毒治疗中的潜力

整合应激反应通路(ISR)是细胞应对各种压力的关键机制,包括病毒感染。激活ISR可以抑制病毒蛋白的合成,促进细胞存活。以下是一些案例,展示了ISR在抗病毒治疗中的潜力:

  1. 寨卡病毒(ZIKV)感染:研究表明,ZIKV感染会诱导ISR激活,但病毒也会利用某些机制来逃避ISR的保护作用。通过增强ISR的活性,可以有效抑制ZIKV的复制。
  2. 流感病毒感染:流感病毒感染同样会激活ISR。研究发现,ISR的激活可以减少病毒RNA的合成和病毒颗粒的产生。
  3. 疱疹病毒感染:如前文所述,MIT的研究团队发现,激活ISR的化合物可以显著降低疱疹病毒的感染。

这些案例表明,ISR是一个有潜力的抗病毒治疗靶点。通过开发能够有效激活ISR的药物,有望实现对多种病毒感染的有效控制。

数据佐证:化合物的抗病毒效果

MIT研究团队通过一系列实验数据,有力地证明了所发现化合物的抗病毒效果:

  1. 体外实验:在人类细胞实验中,化合物IBX-200、IBX-202和IBX-204能够显著降低寨卡病毒、疱疹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感染。
  2. 动物实验:在小鼠模型中,化合物IBX-200能够降低疱疹病毒的病毒载量,并改善感染症状。
  3. 机制研究:研究表明,这些化合物能够激活参与检测应激的酶,从而激活ISR通路。

这些数据为广谱抗病毒药物的开发提供了坚实的实验基础。未来的研究将集中在优化这些化合物的结构,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并评估其在人体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未来展望:应对新发和再发传染病

面对不断出现的新发和再发传染病,开发广谱抗病毒药物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传统的疫苗和抗病毒药物往往需要针对特定病毒进行开发,耗时耗力,难以应对突发疫情。而广谱抗病毒药物则可以作为一种快速反应的手段,有效控制疫情的蔓延。

MIT的这项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有希望的解决方案。通过激活宿主细胞的防御机制,我们可以有效地抵抗多种病毒感染。未来的研究将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扩展化合物库:筛选更多的化合物,寻找更有效的ISR激活剂。
  2. 优化药物结构:提高化合物的生物利用度和靶向性。
  3. 评估安全性:全面评估化合物在人体内的安全性。
  4. 临床试验:开展大规模的临床试验,验证药物的疗效。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广谱抗病毒药物将在应对新发和再发传染病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