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浏览器:下一代生产力工具?Genspark深度测评

0

2025年,AI技术浪潮席卷各行各业,其中AI浏览器的发展尤为引人注目。从Genspark果断放弃AI搜索,转型AI Agent,到各家科技巨头纷纷入局,AI浏览器似乎已经成为新的战场。本文将深入探讨AI浏览器的发展现状、核心功能以及未来趋势,带您一览AI时代“最靓的仔”。

Genspark的发展历程颇具代表性。这家公司最初以AI搜索为主要方向,积累了500万用户。然而,在2025年,Genspark毅然放弃了AI搜索,转向AI Agent。这一决策的背后,是Genspark对AI行业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传统的AI搜索流程固定,无法应对复杂任务。

Genspark公司发展历程

Genspark Super Agent的推出获得了不错的市场反响,上线45天ARR(年度经常性收入)就达到了3600万美元。当然,ARR并非实际收入,而是按照当月收入预测出来的全年收入。如果以每月25美元的订阅费计算,约有12万人付费订阅了Genspark。

业内人士认为,Genspark团队凭借着不断“内卷”的精神,实现了对Manus的反超。那么,推出AI浏览器,会是Genspark团队“逆袭”的重要一步吗?

AI浏览器的两种形态

从能力上看,AI浏览器可以分为两类:

  • 被动式AI浏览器:这类浏览器通常是传统浏览器+AI助手,需要用户主动发起问题。AI负责信息的检索和归纳,例如Chrome浏览器最近集成的Gemini对话功能。
  • AI Native浏览器:这类浏览器拥有更多的权限访问用户数据,并以此展开更多动作,相当于多了“眼睛”和“手脚”。

Genspark作为AI Native浏览器的代表,不仅具备AI搜索、文生图、文生视频等基础能力,更强大的能力在于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这考验了AI在内部分解问题、制定计划并在最少的监督下逐步执行计划的能力。

初次打开Genspark,用户需要完善个人信息,例如昵称、职业、个人资料、期望Genspark具备的特质等等。这样,AI就可以根据用户的个人信息给出更个性化、更准确的回复。

提交你的社交网络账户,Genspark 可以「自动研究」,从而生成更符合你个人的回答

“自动研究”功能是Genspark的一大亮点。用户只需粘贴自己的LinkedIn、Twitter或者任何与个人相关的网页,Genspark就能根据用户的历史数据自动生成一份画像。

基于“眼睛”和“手脚”的能力,Genspark还开发了一些有趣的功能:

  • Find Best Deal:当用户在购物网站看中某款商品时,Genspark会自动搜寻全网最低价,并给出选购建议。

Genspark 会把结果输出成一张表格,甚至 eBay 上的二手价格它也会考虑

  • 电话代打:用户可以让Genspark去跟真人打电话,例如预定餐厅或查询商店库存。

尽管受限于网络环境,这些与“现实世界”交互的功能在中国还无法使用,但Genspark的潜力可见一斑。

Genspark的生产力工具:视频总结与PPT生成

Genspark的视频总结和PPT生成能力令人印象深刻。对于信息密度高的视频,Genspark不仅可以总结视频内容,还可以以此为基础生成一份PPT。

例如,让Genspark根据张小珺在Youtube上的一期播客“94. 逐篇讲解 DeepSeek、Kimi、MiniMax 注意力机制新论文——『硬件上的暴力美学』”,生成了一份12页的PPT。

Genspark 总结长视频内容,生成 PPT

Genspark梳理出了一个非常清晰的结构,包括各家公司论文的特点、对比和分析,以及一个总体的总结。PPT的视觉效果也完全处于可用的状态。尽管没有完整地听完这个长达两个半小时的播客,但通过Genspark生成的PPT,可以快速了解这3家公司注意力论文的特点。

与此同时,与Genspark的另一个功能“为我下载”联动,可以非常方便地下载视频中提到的论文。

“自动下载”可以直接下载视频中提到的内容

当然,Genspark生成的PPT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某些设计元素的过度使用,或者是一些表格设计得不太讲究。

2023 与 2024 年间距过近,文字部分也存在重叠

用户可以选择使用内置的编辑器修改,或者将PPT导入到Canva、Figma中做更专业的修改。

Genspark 生成的 PPT 可以直接修改

Genspark在表格方面的能力也很强大。例如,让Genspark查找20个关于Genspark的YouTube视频、总结观看指标,并突出显示正面和负面的用户评论。Genspark罗列的数据非常清晰,负面评论也很有代表性,没有因为涉及自身而有所回避。

Genspark 批量分析 Youtube 视频

用户还可以上传PDF格式的产品报告,让AI自动提取关键数据,并生成相关的洞察分析。

Genspark 分析 PDF 格式产品报告

或者,让Genspark自动比较巴黎、罗马、阿姆斯特丹的7天旅行方案,并生成一个表格。

能考虑到「推荐季节」和「语言难度」,真的很细心了

在收费方面,Genspark提供每天200免费积分,可以试用一些功能。对于重度用户,可以订阅每月25美元的套餐,包含了10000积分和所有最新大模型的访问权限。

如果将25美元定义为“生产力工具的租金”,这笔钱就花得值。

一些用户已经开始用Genspark赚钱。一位SEO专家Julian Goldie在Reddit上分享,他用Genspark在15分钟内就构建了一个原本需要3周开发时间的定制SEO工具。第二天,他就交付给了客户,赚了2500美元,可以订阅Genspark 10年。

在体验Genspark的过程中,它又推出了AI文档功能,凭一句提示词就可以生成调查问卷、餐厅菜单、简历等等。

至此,Genspark已经完成了PPT、表格、文档这Office三件套的搭建。Genspark将目标用户瞄准了付费意愿最强的一群人。

AI文档的生成基本涵盖了工作中的各种高频刚需文档

从Genspark的产品形态来看,这是一家快速迭代、同时路线非常明确的公司。

在积累500万用户的时候果断放弃AI搜索,转向复杂任务的解决,因为AI搜索这种简单的能力很容易被淘汰。接着做出超级智能体,秀肌肉的同时也是验证技术方向。到现在接连推出AI的Office三件套,就是面向付费意愿最强的用户,解决他们真实的问题。

当然,Genspark也不是没有缺点。这应该是一家工程师文化很强的公司,新功能的迭代速度很快。但带来的结果就是界面有些杂乱,或者说不够优雅,例如官网首页大面积的AI播客信息流。

这些“为你推荐”仿佛是门户网站时代的遗产

对于初次进入Genspark的用户来说,他们可能不太知道要做什么。很多好的功能都有一定的学习曲线,需要更好的引导与说明。

而对于更深度的用户而言,历史记录的功能也有些难用。我往往需要经过很多极菜单、打开了好几个网页之后,才能找到某一份AI生成的PPT。

这其中,有一些用户友好的问题可以很快解决掉,但是更根本问题还是指向——AI native的App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这个问题没有答案,整个业界也都在思考。

Genspark 总结自己的所有功能

AI浏览器的未来:颠覆还是渐进?

在AI Agent之后,AI浏览器已经变成了当下最热门的赛道。Manus、Genspark这类初创公司自不必提,腾讯的QQ浏览器、阿里的夸克、字节的豆包,以及Edge、Chrome这些老牌浏览器,都或多或少在向AI浏览器的形态迁移。

为什么是浏览器?

首先,它是互联网时代的入口。回顾一下历史,入口生意实在是一门好生意,每一个过路的人都自然而然地会上缴过路费,每一个把持着入口的公司在今天都是几万亿市值的科技巨头。互联网时代是拥有IE浏览器的微软、Chrome的谷歌,移动互联网时代是苹果。直到今天,谷歌公司绝大部分收入都还是通过搜索引擎的广告模式带来的。

尽管今天绝大部分用户的注意力已经被手机所攫取,但是回归到生产力领域,桌面平台几乎还是唯一选择。

而新技术——大模型的出现,给新玩家带来了可能性:“也许,我们可以颠覆掉这个领域的巨头Chrome”。

但我可能还是会继续使用Chrome。

首先是习惯。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天,即使我起心动念想要迁移到某个新浏览器,这21天中的每一秒我都有可能放弃。类似的情况并不是没有发生过,我一度尝试过迁移到Edge、Arc以及Dia。但是当我某一次偶然打开Chrome,那种行云流水般的熟悉感又回来之后,Chrome就又变回了我的默认浏览器。

其次,AI行业的变化实在太快了。眼前这个AI浏览器有些功能真的做得很好,但你不知道明年这家公司是不是还活着;下个月是不是会有更强大的竞争对手出现。我的历史数据、插件、账号密码这些都会成为迁移的成本。

但是归根结底,现在的AI浏览器还不够好。不是比Chrome好上一点点,而是破坏式的好,是iPhone对诺基亚的那种好。

与此同时,Chrome也不是诺基亚,它并不差。它的困境,与技术、资金这些都没有关系,而是在于自己的历史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