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AI市场的崛起与英伟达的机遇
英伟达CEO黄仁勋近期访华,引发了业界广泛关注。他高度赞扬了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的成就,从小米到华为,再到DeepSeek,几乎囊括了中国AI产业的各个方面。在央视的专访中,黄仁勋积极肯定了中国企业和科技发展,并强调了英伟达为中国市场所做的努力。此次访问,被普遍解读为英伟达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巩固其在智能芯片领域的领先地位而进行的一次重要战略行动。
黄仁勋的危机意识与中国市场
黄仁勋坦言,作为CEO,他时刻承受着巨大的压力,33年来如履薄冰。这种危机感促使他始终看好中国这一庞大的AI市场,并积极寻求新的增长空间。他认为,中国供应链的高度发达、基础设施的完善、生态系统的成熟、技术的先进以及制造规模的庞大,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外,他还强调了全球供应链的高度相互依存性。
黄仁勋对中国电动汽车产业也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小米等企业的崛起正在重塑全球竞争格局。对于华为,他表示华为在芯片、网络解决方案和光子技术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是值得学习的榜样。
很多人认为黄仁勋的言论体现了他的高情商。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中国庞大且具有韧性的AI市场,才是他如此溢美之词的关键所在。
中国AI市场的庞大体量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已突破7000亿元,并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在技术和应用上都取得了全面进步,产品数量迅猛增长,应用场景持续扩大。
黄仁勋预计,到2026年,中国AI市场规模将达到500亿美元。他始终将中国市场视为英伟达的主攻方向。此次访华,再次印证了这一点。
中国AI市场之所以如此庞大,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广泛的用户基础和庞大的应用场景。DeepSeek的火爆就是一个例证,该应用上线不足20天,全球日活跃用户就突破3000万,成为全球用户增速最快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这充分说明了中国AI市场拥有广泛的用户基础,这是其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除了广泛的用户基础,中国AI市场丰富多样的应用场景也为AI发展打开了新的想象空间。从C端来看,用户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回答问题的比例最高,达到80.9%。从B端来看,国产人工智能产品在千亿级参数规模、多模态能力等方面实现突破,并与办公协同、教育普惠、工业设计、内容创作等场景深度融合,构建了覆盖多个领域的智能应用生态。
英伟达只有与中国市场进行深度融合,并真正参与到中国AI产业的新一轮变革中,才能真正把握住新一轮的AI红利。
中国AI市场的韧性
中国AI市场不仅规模庞大,其在“软件”和“硬件”两方面的兼济特质也不容忽视。Meta的超级AI团队就是一个例证。
今年7月1日,Meta CEO马克·扎克伯格宣布对公司人工智能部门进行重组,成立超级智能实验室,专注于开发能够比肩甚至超越人类能力的“超级智能”人工智能系统。该实验室的员工中,有50%来自中国,75%为第一代移民,75%拥有博士学位。
扎克伯格的超级智能实验室只是一个缩影。OpenAI同样也有中国人的身影。在OpenAI发布能力最强大模型GPT-4o后,GPT-4o关键团队成员被扒出,17位团队成员中,有6人是华人,本科分别来自清华、北大、上交、中科大等。
《全球AI人才追踪报告》显示,2022年,在美国的机构中,来自美国和中国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员(基于本科学位)占顶尖人工智能人才(前20%)的75%。
除了庞大的人才储备,中国遍地开花的大模型应用也展现了强大的“软实力”。截至3月,共有346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完成备案。阿里的通义千问、腾讯的元宝大模型、百度的文心一言大模型等正在不断充实着中国市场上的“软性实力”。
中国AI市场在“硬件”方面同样表现出强劲的一面。2025年5月,黄仁勋曾表示,四年前,英伟达在中国的市场份额高达95%,如今只有50%。这说明中国自主芯片正在崛起。
IDC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本土AI芯片品牌渗透率约为30%,出货量达到82万张,相较上年同期15%的国产品牌渗透率,呈明显提升趋势。以华为海思、寒武纪、昆仑芯等芯片公司为代表的AI“硬件”供应商们,正在不断充实和完善着中国AI市场上的“硬实力”。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中国AI芯片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1425.37亿元激增至2029年的1.34万亿元,2025年至2029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3.7%。
源源不断的AI人才、持续推出的大模型为中国AI市场提供了“软实力”,不断涌现的AI芯片厂商则为中国AI市场持续提供着强大的“硬支撑”。当中国的AI市场兼顾了“软实力”和“硬实力”,那么,它无疑是一个充满了韧性的市场。
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看到了黄仁勋对于中国市场如此地重视。7月15日,英伟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中国访问时宣布,对华特供版H20芯片将恢复供应。同时,另一家AI芯片巨头AMD也表示,有望恢复对华销售。这恰恰说明中国的AI市场正在表现出来的强大韧性,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玩家们的关注。
正如黄仁勋在接受采访时所说的那样,中国在AI模型、工程人才与产业应用上全球领先。或许,这才是他对于中国的AI市场会如此看好的关键原因。有了庞大且丰富的市场,有了“软硬兼顾”的配套设施,中国的AI市场在全球领先,便不再是一种意外。黄仁勋做了一次正确的选择,相信他不会是最后一个,中国的AI市场还将会吸引更多的玩家加入其中,共赴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