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人工智能大会(WAIC)期间举行的“大模型智塑全球产业新秩序论坛”上,昆仑万维董事长兼CEO方汉分享了中国AI产品出海的实践经验和深刻思考。在AI技术日益成熟并加速渗透到各行各业的背景下,中国AI企业如何在全球市场中定位自身,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方汉指出,中国移动互联网企业出海之路起步较早,但早期主要集中在To C(面向消费者)的产品形态。相比之下,To B(面向企业)的互联网产品出海相对较少。然而,随着AI时代的到来,这一格局正在发生深刻转变,中国AI出海的主力军正逐渐从To C转向To B。
这种转变的背后,是中国AI企业在融资环境和商业模式上的考量。与美国同行相比,中国AI企业在获取风险投资的渠道和规模上存在一定差距。因此,中国企业必须向投资者展示更强的盈利能力和市场前景的确定性。To B赛道通过订阅制、API调用等方式,能够提供更清晰的商业化路径,使得企业更容易获得投资者的青睐。相比之下,To C产品往往需要前期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获客和用户规模积累,然后再探索变现模式,这对企业的资金压力更大。
因此,在当前的中国AI出海企业中,To B类企业占据了更高的比例。然而,To B出海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水土不服”问题。首先,是对海外用户习惯的感知偏差。中国用户已经习惯于“一部手机走天下”,几乎所有服务都集成在移动端App中;而欧美用户仍然高度依赖PC和Web端应用。如果中国企业将国内的产品逻辑直接复制到海外,往往会导致用户体验不佳,难以获得市场认可。
其次,是增长策略的结构性短板。在To C时代,中国企业严重依赖买量投放来获取用户,但在非买量增长能力上,如SEO(搜索引擎优化)、ASO(应用商店优化)、LLM-SEO(大语言模型驱动的SEO)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此外,在社交媒体运营、媒体关系建设等方面也相对薄弱。只有打造出真正具有“杀手级”特性的产品,才能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自然增长。
尽管面临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国AI企业在出海过程中仍然展现出独特的优势。首先是成本控制能力全球领先。AI推理成本是所有AI企业的核心支出。对比来看,美国同类企业在AI聊天赛道上,每百万Token的成本约为5-10美分;而中国厂商普遍可以控制在5-7分人民币,成本差距接近7倍。这种成本优势主要源于以下两点:一是中国云服务商大规模提供消费级显卡用于推理服务;二是中国工程师在模型压缩、推理优化等方面投入了巨大的努力。例如,DeepSeek公开的大量优化技术,为整个行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其次是极致的迭代速度。全球并非每个国家都能稳定供给合格的算法与软件工程师,而中国团队的勤奋和执行力有目共睹。以昆仑万维在非洲市场的经历为例,一家美国公司将开发外包给爱沙尼亚团队,虽然人力成本比昆仑万维北京、上海的团队低40%,但其迭代频率仅为每月一次;而昆仑万维的团队可以做到每周更新一个版本。
第三是软硬协同的生态优势。中国强大的硬件制造能力,使得AI在端侧与硬件的结合会催生出许多富有创新性的产品和理念,也能够快速实现从模型到产品的闭环。这种软硬件结合的生态优势,为中国AI企业在海外市场提供了独特的竞争优势。
此外,方汉还分享了昆仑万维在AI领域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在AI Agent领域,昆仑万维于2025年5月推出了其旗舰产品——Skywork超级智能体,旨在通过AI能力实现研究与内容创作效率的指数级提升。Skywork的核心技术优势在于其基于全球领先的Deep Research框架。据方汉介绍,该自研框架在权威评测集GAIA上取得了82.42分的高分,超越了OpenAI Deep Research和Manus,位居第一(2025年5月10日数据)。这款智能体能够以一个简单的指令为起点,自动进行深度研究,最终生成包括Word文档、PPT、Excel表格,乃至播客和视频在内的多模态内容。Skywork的问世,宣告了AI Agent不再是遥远的概念,而是已经走进办公室、赋能每个人的强大工具。
在AIGC的另一关键赛道——AI音乐领域,昆仑万维同样取得了世界级的突破。2024年4月,昆仑万维发布了第一代音乐生成模型Mureka V1(SkyMusic),吸引了全球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访问;2025年3月,模型迭代至Mureka V6,同时推出Mureka O1模型。Mureka O1作为全球首款音乐推理大模型,性能超越Suno,模型登顶SOTA。2025年7月,模型持续迭代至Mureka V7,同时推出全新的音频模型Mureka TTS V1。Mureka AI音乐生成平台凭借持续深耕及多项技术创新,正迅速成为全球AI音乐市场的领导者。方汉在演讲中透露:“Mureka在今年3月份的访问量增速位居全球AI音乐市场第一,我们预估其年化流水收入(ARR)能达到约1200万美金。”
中国AI企业在全球市场中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只有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克服短板,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面对海外市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中国AI企业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当地市场需求,不断调整和优化产品和服务,才能真正赢得海外用户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