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游戏:高通如何构建智能出行与万物互联的“芯”增长引擎?

4

移动芯片巨头的高维突破:从游戏到智能出行的战略演进

长期以来,高通在全球移动通信芯片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骁龙平台一直是智能手机游戏性能的代名词。然而,在竞争日益激烈、技术不断迭代的市场环境中,单一业务的增长瓶颈日益显现。令人瞩目的是,高通正通过深耕多个新兴高增长领域,逐步展现出其强大的战略前瞻性和技术实力,构建起超越传统移动业务的“第二增长曲线”与“第三增长曲线”。这些新兴领域不仅拓宽了高通的市场边界,更预示着其在智能互联时代的核心竞争力。

汽车电子:构建智能出行的“第二增长曲线”

高通在汽车领域的布局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了长期的技术积累和生态构建。从最初的信息娱乐系统到如今的智能座舱及部分高级辅助驾驶系统,骁龙数字底盘(Snapdragon Digital Chassis)正成为汽车智能化浪潮中的关键赋能者。在诸多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中,骁龙8155和骁龙8295等芯片因其卓越的计算能力、图形处理能力和AI算力,被众多新能源汽车制造商视为提升用户体验和产品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例如,在近期备受关注的行业展会中,不仅传统的手机厂商如小米、魅族等展示了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最新进展,例如小米的SU7、SU7 Ultra和新车小米YU7,以及魅族将领克900改装为“痛车”的案例,都生动诠释了移动技术与汽车产业的深度融合。这些案例的背后,无一不闪耀着高通芯片的身影。

车辆展示

小米YU7等车型采用消费级座舱芯片的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对于高性能、低功耗车载计算平台的需求。高通凭借其在消费电子领域积累的深厚技术优势,快速切入汽车市场,并迅速成为主导者之一。根据高通最新公布的财报数据,其汽车芯片业务营收达到了9.84亿美元,同比增长21%。这一显著的增长率不仅证明了高通在汽车领域的战略投入获得了丰厚回报,也预示着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普及,该业务将持续为公司贡献可观的收入。未来,伴随自动驾驶技术从辅助向更高等级演进,对车载计算平台的需求将呈几何级增长,这为高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智能穿戴与机器人:解锁“第三增长曲线”的无限可能

除了炙手可热的汽车领域,高通还将目光投向了更具未来感的智能穿戴设备和机器人产业,这两个领域正悄然成为其潜在的“第三增长曲线”。高通的战略在于,通过将自身在移动通信和AI计算方面的核心能力,拓展至这些需要强大边缘计算能力和低功耗解决方案的垂直市场。

智能穿戴:计算平台的新边界

智能眼镜作为下一代计算平台的热点,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行业巨头到初创公司,纷纷投入研发,力求在这一新兴领域占据先机。诸如小米、Rokid、XREAL等品牌推出的智能眼镜产品,正逐步将“AR之火”重新点燃。市场对于智能眼镜的增长潜力充满信心,例如RayBan-Meta智能眼镜已实现了百万级的出货量,小米智能眼镜也曾给出3年500万部的出货预期,这些都表明了智能穿戴设备并非昙花一现。

AR体验

在这股浪潮中,高通扮演着核心推动者的角色。目前主流的智能眼镜产品,大多搭载了高通的骁龙AR1芯片,其专为AR和XR应用优化,能够提供沉浸式的视觉体验和高效的边缘AI处理能力。例如,小米在某些特定配色的智能眼镜产品上,甚至特意展示了骁龙的Logo,这不仅是对高通技术实力的认可,也反映了高通芯片在赋能这些创新硬件方面的重要地位。尽管智能眼镜距离完全替代智能手机仍有漫漫长路,但随着AI技术的深度融合,以及用户对于便携式、沉浸式交互体验的需求增长,高通在这一领域的先发优势和技术积累将为其带来持续的增长动力。

机器人与物联网:驱动万物智能互联

在智能穿戴设备展台的另一侧,宇树科技(Unitree)的G1机器人引人注目,它们灵活地与参观者互动,展现着机器人在日常应用中的潜力。这些看似呆萌的机器人,其内部核心正是高通的IQ-9100芯片。这款芯片虽然不像骁龙移动芯片那样广为人知,但它在物联网和工业场景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尤其在机器人、无人机等需要强大边缘计算和低功耗的终端设备中发挥重要作用。

宇树G1机器人

宇树G1机器人搭载的IQ-9100芯片算力大约为100 TOPS,这使其能够高效地在设备端侧运行复杂的AI模型,同时保持较低的功耗,这对于需要长时间运行和自主决策的机器人而言至关重要。高通物联网业务的强劲表现也印证了这一趋势,其营收达到16.81亿美元,同比增长24%。尽管IQ系列芯片在机器人产业的市占率尚未达到骁龙在移动终端的统治地位,但随着全球机器人市场,尤其是服务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的持续高速发展,以及AI在机器人中的深度应用,发布不足一年的IQ系列芯片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高通通过在这些“看不见”的终端中嵌入其强大的计算能力,正默默构建一个庞大的智能物联网生态,为未来的万物互联世界奠定基石。

高通的战略重塑与未来展望

高通的多元化战略,并非简单的市场扩张,而是基于其核心技术优势的深刻重塑。面对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增长放缓的挑战,高通正将其在移动通信、AI计算、低功耗设计等方面的深厚积累,创造性地应用于汽车、XR(扩展现实)、机器人、工业物联网等新兴垂直领域。这种“从点到面”的战略,使其能够构建更加稳健和多元的收入结构,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高通展台

从“移动为先”到“万物智能互联”,高通的业务版图正在发生质的飞跃。其在汽车领域的高速增长,预示着车载计算将成为继智能手机之后的下一个万亿级市场。而在智能穿戴和机器人领域的前瞻性布局,则展现了高通捕捉未来趋势的敏锐洞察力。通过提供领先的芯片解决方案,高通不仅是这些创新硬件的赋能者,更是推动整个智能产业生态发展的关键力量。未来,随着5G、AI、边缘计算等技术的深度融合与普及,高通有望在更广阔的智能世界中,继续扮演核心驱动者的角色,其“芯”之火,必将燎原。

ChinaJoy

合作伙伴的协同效应与生态构建

高通的成功离不开其强大的合作伙伴生态系统。在ChinaJoy这样的行业盛会上,高通与小米、魅族等厂商的紧密合作,不仅展示了各自在产品创新上的实力,更体现了芯片供应商与终端厂商之间不可或缺的协同关系。例如,小米将SU7、SU7 Ultra和新车小米YU7等车型搬上展台,这不仅吸引了大量年轻观众的目光,也巧妙地将自身从单一移动设备制造商“升维”为综合智能生态提供商。而在这背后,高通作为其核心芯片供应商,无疑是默默的赢家。

小米与SU7

这种深度的合作模式,使得高通能够更早地了解市场需求,更精准地开发符合未来趋势的芯片产品。同时,终端厂商也能通过高通的先进技术,实现产品差异化和性能领先。这种互利共赢的生态构建,进一步巩固了高通在各新兴领域的领先地位。在智能出行、扩展现实和机器人等前沿领域,高通正积极与各行业的创新者携手,共同定义下一代智能产品的标准和体验,这不仅是技术层面的合作,更是对未来生活方式的共同探索和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