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国博弈:中国势头强劲,美国如何巩固领先优势?

1

全球人工智能竞赛的战略前沿

当前,全球人工智能(AI)领域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尤其在中美两国之间,这场竞赛不仅关乎技术领先,更深刻影响着经济增长、国家安全乃至地缘政治格局。尽管美国在AI技术,特别是大规模云AI部署和前沿专有模型方面仍保持优势,但中国正凭借其独特的开放权重模型生态系统和在半导体领域的积极布局,展现出强大的追赶势头。这种势头如同初创企业的高速增长曲线,即便起点不高,持续的复合增长也能迅速形成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理解并应对这种动态平衡,对于任何寻求在全球AI版图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国家都至关重要。

人工智能并非单一的、包罗万象的技术体系,而是由多个维度和应用场景构成。例如,在生成式AI兴起之前,美国便已在规模化云端AI应用方面走在前列,而中国则在监控技术领域积累了深厚优势。这些差异化的优势转化为国家经济增长和软硬实力的多元体现。尽管非技术专家常将“通用人工智能(AGI)竞赛”描述为一个有明确终点的发明过程,但实际上,AI技术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演进的过程,并不存在所谓的“单一终点线”。任何关于AGI“达成”的声明,更多时候可能是一种市场营销里程碑,而非纯粹的技术突破。如同奥运百米赛跑中微小的速度优势决定金牌归属,AI能力的领先也将带来相应的经济增长和国家实力的优势,尽管影响并非非此即彼,但这些优势的累积效应不容小觑。

模型生态与创新模式的深度剖析

审视当前主流的AI模型排行榜,如Artificial Analysis和LMArena,不难发现顶尖的专有模型主要由美国公司开发,例如谷歌的Gemini 2.5 Pro、OpenAI的o4、Anthropic的Claude 4 Opus以及Grok 4,它们各自代表了美国在闭源模型领域的强大实力。然而,在开放模型领域,中国展现出令人瞩目的活力。来自中国的DeepSeek R1-0528、专为智能体推理设计的Kimi K2、多版本的Qwen3系列(包括在编程方面表现出色的Qwen3-Coder),以及智谱华章的GLM 4.5(其后训练软件已开源),这些模型不仅紧随美国专有模型的步伐,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美国在开放权重领域的代表作,如谷歌的Gemma 3和Meta的Llama 4。

造成这种现象的深层原因在于中美两国不同的知识扩散机制和市场竞争策略。许多美国公司在开发基础模型时采取高度保密的方式,这虽然是一种合理的商业策略,但也导致知识的传播成本高昂且速度缓慢。领先的公司往往需要投入巨额资金,通过高薪挖角来获取竞争对手的“秘密武器”。相比之下,中国的开放AI生态系统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图景。众多先进的基础模型公司通过激烈的价格竞争、大胆的公关宣传以及频繁的人才和客户争夺,使得知识和技术以极快的速度流动和扩散。这种达尔文式的生存竞争虽然可能导致部分现有玩家的淘汰,但其残酷的竞争环境也催生出更具韧性和创新力的企业。

半导体领域的战略博弈与自主创新

在AI发展的基石——半导体领域,中国同样取得了显著进展。华为的CloudMatrix 384系统正旨在与英伟达的GB200高性能计算系统展开竞争。尽管中国在开发与英伟达顶尖B200芯片性能相当的图形处理器(GPU)方面仍面临挑战,但华为正尝试通过集成更多数量(384颗而非72颗)的低性能芯片来构建一个具有竞争力的系统。这与中国汽车产业曾经的路径颇为相似:在传统燃油车领域难以与欧美抗衡,却通过全力押注电动汽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华为的替代架构能否有效,仍有待观察,但美国实施的出口限制无疑极大地刺激了华为和其他中国企业投入巨资研发自主技术。

更深层次的战略考量在于供应链的韧性。如果中国能够成功发展其国内半导体制造能力,而美国继续依赖位于台湾的台积电,那么一旦台湾的供应链发生中断(例如因封锁或更严重的热战),美国的AI发展路径将变得异常脆弱。这种地缘政治风险促使各国重新审视其关键技术供应链的自主性和安全性。

民主国家的战略应对与未来展望

回顾电力、互联网等通用技术的崛起,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国家从中受益,且一个国家的受益并未以牺牲另一个国家为代价。然而,在AI时代,各国之间的竞争可能更加直接。部分商业实体甚至在数月前就已经预见了中国在开放模型领域的主导地位——而这在当下已成为现实,尽管未来的演变仍取决于各国当前的行动。

鉴于AI所带来的颠覆性影响,我们期望所有国家,特别是那些高度尊重人权和法治的民主国家,能够主动清除AI发展的障碍。这包括简化监管流程、鼓励跨国合作、以及加大对开放科学和技术的投入。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大大增加AI技术支持民主价值观、惠及最广泛人群的可能性。推动AI进步不仅是技术层面的角力,更是确保这项强大工具能够服务于人类共同福祉,而非加剧分裂和不平等的关键。

未来的AI发展将是持续演进的,没有任何国家或实体能够一劳永逸地占据绝对优势。真正的胜利,或许在于如何构建一个开放、合作、且符合伦理规范的全球AI生态系统,确保技术创新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能有效应对潜在的风险和挑战。

美国与中国AI语言模型性能对比图,2024年7月-2025年7月Elo评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