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全球经济与社会结构,特别是在大模型技术取得突破后,一股新的创新浪潮正席卷而来。DeepSeek等本土模型的崛起,不仅为中国的AI生态注入了强劲动力,也显著改变了市场对AI的认知与投资格局。过去,对AI的认知可能伴随着“焦虑”与不确定性,但当前的趋势表明,AI正从概念走向深度应用,为各行各业带来切实的机遇,预示着一个充满活力的智能未来。
AI营销的表象与市场需求的真实现状
当前市场中,关于AI的宣传不乏夸大之词,如“颠覆性”、“革命性”、“杀疯了”等,这些“震惊体”式营销在一定程度上制造了对AI能力的不切实际的预期。例如,部分企业客户因媒体宣传,对AI大模型寄予“无所不能”的期望,给软件服务商带来了沟通挑战,常被问及“友商的宣传可以,你们为何不行?”而实际上,这些过高的承诺往往难以兑现。然而,这种高涨的社会关注度背后,却是企业对AI应用探索意愿的显著提升与预算的切实增长。
数据显示,许多中小企业已开始为AI应用预留专项预算,即便其具体需求尚处于摸索阶段,可能存在60%至80%的模糊需求。这表明,企业界正积极寻求将AI融入业务流程,即便其目标最初较为模糊,也渴望参与到这股技术浪潮中。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的空前盛况,参展企业数量、产品展示规模及观众热情均创历史新高,便是这一趋势的有力佐证。WAIC的成长轨迹,映射出AI产业从萌芽到蓬勃发展的全过程,尤其在DeepSeek等模型带动下,AI应用层的信心被全面激活,风险投资也正转向更广泛的创业者群体,形成技术、资本与人才的协同共振。
智能技术赋能“边缘欲望”的崛起
AI技术的发展不仅满足了主流市场需求,更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使得曾经被视为“小众”乃至“不切实际”的想象力得以安放,释放了普通个体被压抑的创造欲。这标志着一个以个性化、非标化为特点的新兴市场正在形成,即AI赋能下的“边缘欲望”崛起。
在WAIC展会上,一系列创新应用鲜明地展示了这一趋势:
历史文化与AI的融合
展会中出现的人工智能版历史人物智能体,如与数字版左宗棠的互动,尝试让其讲述笑话,这体现了AI在文化传承与个性化体验方面的潜力。它打破了传统认知,将历史人物以全新的互动形式呈现在公众面前,极大地丰富了文化传播的维度。
具象化抽象概念的AI应用
如“不切实际”团队开发的桌面调酒机器人,能够将用户对“月亮的味道”、“阳光的感觉”、“风中的感受”等抽象描述,转化为具体的酒品配方。这不仅仅是调酒技术的创新,更是对消费者情感与心境的映照,实现了个性化定制的极致,让饮酒成为一种心灵的对话。类似的还有AI调香、AI珠宝设计等应用,使非专业人士也能将脑海中的创意具象化,极大地拓宽了艺术与设计的边界。
AI辅助的生命故事记录
“小鹿光年”等AI回忆录产品,通过AI技术帮助老年人整理口述历史,自动生成个人传记。这不仅仅是技术赋能,更是对个体生命价值的深度挖掘与记录,回应了社会对“个人博物馆”的需求,让每个人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史记”,保存珍贵的人生记忆。
大模型技术的进步,显著降低了智能产品的开发门槛。过去需要大规模团队与高额融资才能启动的项目,如今通过AI辅助编码等工具,个体开发者亦能迅速实现从概念到原型的转化。这标志着一种新商业范式的兴起:设计师、艺术家、手艺人,乃至任何有独特想法的普通人,都能成为产品的定义者、创造者与销售者,将小众、非商业化的创意快速推向市场,使得曾经因技术限制而不敢想象的需求,得以涌现。
从“工具”到“生命体”:AI智能体的组织变革影响
AI智能体的演进,正将传统软件服务商的角色从“工具提供者”转变为“员工供应者”。当前,企业不再仅仅采购单一功能模块,而是“雇佣”具备特定技能的“数字员工”或“数字专家”。这种转变体现在诸多应用场景中:从智能客服机器人到AI数字人教练,后者能为企业员工提供销售技巧、入职培训等专业指导;工厂里的AI检修员,以及营销领域的AI品牌宗师等,这些“数字员工”以其高情商、高效率和低成本的优势,成为企业提升运营效率的关键。评价一个AI产品的标准,也日益趋同于评价人类员工的标准:聪明、能干、情商高、成本效益好。这预示着企业组织结构将面临“非人类组织”的管理挑战。随着AI智能体能力从“小学生”跃升至“专业人士”水准,人类将更多地扮演指挥者与协同者的角色,开启“人机共生”的新篇章。
值得注意的是,在AI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部分领域出现了对“年轻崇拜”的过度渲染,将年龄与AI理解能力简单挂钩,仿佛“00后才能用好AI”。然而,WAIC现场的观察表明,无论是演讲者、展台讲解员还是创业者,拥有丰富行业经验的中年人依然是推动AI技术落地与商业实践的主力军。这再次印证了在真实的商业世界中,产品的实际价值、技术实力与对行业深度的理解,远比表面的标签化“身份认同”或年龄偏见更为重要。未来的发展将是开放且包容的,真正具备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才能在市场中脱颖而出,彰显其核心竞争力。
展望:一个更为开放与包容的智能未来
总而言之,上海WAIC所展现的,不仅是技术层面的突破,更是AI如何深刻影响个体创造、商业模式及社会组织形态的生动缩影。从对AI的模糊期望到清晰的市场需求,从满足大众需求到赋能边缘想象,再到重塑组织内部的工作范式,AI正引领我们进入一个人人可创造、人机共生的新时代。面对未来,真正的竞争力将在于我们如何驾驭AI这一强大工具,将其应用于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释放未被开发的潜力。这将是一个更加开放、多元且充满机遇的智能未来,而其中,洞察力、创新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永远是核心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