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智算战略前瞻:云智协同驱动新质生产力增长的深度解析

1

中国移动智算战略前瞻:云智协同驱动新质生产力增长

中国移动,作为全球领先的电信运营商,其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的战略布局尤为引人注目。近日,中国移动公布的2025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运收入5438亿元,股东应占利润达842亿元,同比增长5.0%。这不仅印证了其稳健的财务表现,更凸显了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增长的韧性。在随后的业绩说明会上,中国移动副总经理陈怀达深入阐述了公司对云与人工智能(AI)未来发展的深刻洞察与战略规划,强调了“云智共生”的核心理念,为业界描绘了一幅清晰的数字化转型蓝图。

陈怀达指出,云是智能化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更是服务汇聚和触达客户的关键入口。而AI,则被视为云计算继传统IT服务之后的第二条增长曲线,其强大的数据分析和决策能力将极大地拓展云服务的应用边界和价值深度。从本质上看,云与智均可归结为算力服务,这意味着算力已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增长的核心资源要素。中国移动的战略演进路径明确:云计算的发展正由基础设施层面的“云”向智能层面的“智”全面升级,这预示着一个以算力为核心、智能无处不在的新时代正在加速到来。

“抓两头,带中间”:中国移动的云智增长新范式

针对移动云与AI业务的未来增长点,中国移动提出了“抓两头,带中间”的精妙策略。这里的“两头”分别指代算力基础设施和智能应用,而“中间”则是两者协同发展所驱动的网络能力的全面提升。这一策略不仅揭示了中国移动在数智化转型中的关键抓手,更体现了其对产业链上下游的深刻理解和系统性布局。

算力先行:夯实智能底座的三大策略

在“抓两头”的第一头——算力方面,中国移动已采取并持续深化三项关键举措,旨在构建更具竞争力、更高效率的算力供给体系:

  1. 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化与升级:中国移动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采购并部署性价比更高的算力资源,确保能以最优成本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算力服务。这包括对数据中心、服务器、网络设备等硬件设施的持续投入与技术迭代,旨在构建一个弹性、高效、绿色的算力网络。
  2. 训推比例的动态调整:面对AI模型训练和推理对算力截然不同的需求,中国移动正在积极调整算力资源的配置策略。传统的AI发展初期可能更侧重于模型的训练,需要大量的并行计算能力。然而,随着AI应用场景的日益丰富,推理服务的需求量激增。中国移动正逐步从以训练算力为主向以推理资源布局为主转变,以更好地满足市场对AI应用即时响应、高效部署的需求,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3. 市场策略的精细化运营:在保障用户极致体验的前提下,中国移动将适时采用更具成本效益的算力资源。这意味着在某些对实时性要求不那么高的场景下,可以灵活运用稍慢但更经济的算力,从而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同时,有效控制成本,确保整体效益最大化。这种差异化的服务策略有助于中国移动在竞争激烈的算力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

应用为核:赋能数字化转型的智能实践

“抓两头”的另一头是智能应用。中国移动凭借自身在数字化转型进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正将其转化为服务企业客户的强大能力。通过构建一系列“智能体”,中国移动能够为企业客户提供端到端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这些智能体可以理解和执行复杂的指令,实现企业信息化操作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例如智能客服、智能营销、智能运营等。这不仅能帮助企业客户提升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更能激发其创新活力,助力其在各自行业中实现价值重塑。

云网协同:驱动网络增长的关键引擎

“两头”之间的“中间”——云网协同,是中国移动实现整体增长的重要保障。“东数西算”工程的深入推进以及算力资源的异地部署,必然会催生对跨区域、跨层级网络调度能力的巨大需求。面对这一趋势,中国移动凭借其在网络基础设施方面的深厚积累,正在构建基于“算网大脑”和“九州一体化算力智联网”的强大能力。这使得中国移动能够提供高品质、高速率的全域调度和全方位服务,确保算力资源在不同地域、不同场景之间的高效流转,为各类智能应用提供坚实可靠的网络支撑。这种深度融合的云网架构,不仅提升了网络资源的利用率,更为未来更多创新型算力服务的涌现奠定了基础。

展望未来:智算融合的深度与广度

中国移动的智算战略,远不止于简单的资源堆砌,而是对未来数字基础设施和智能应用生态的深刻洞察与前瞻布局。通过将云、AI、算力和网络深度融合,中国移动不仅能为自身业务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更能为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核心支撑。这种以算力为中心,以应用为牵引,以网络为保障的战略,预示着一个更加智能、高效、普惠的数字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我们可以预见,中国移动将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构建数字经济新格局中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