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车智能化的破局:奥迪与华为乾崑的“油电同智”实践
在当前快速演进的汽车市场中,智能化已成为衡量车辆先进性的核心标准。长期以来,传统燃油车在智能座舱和辅助驾驶功能方面,与新兴的新能源汽车相比,似乎总是处于劣势,甚至被戏称为“智障”。这种刻板印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传统豪华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智能化形象。然而,一汽奥迪与华为乾崑的深度合作,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打破这一僵局,通过实现“油电同智”,重新定义燃油车的智能化潜力,展示了汽车行业技术融合与创新的最新成果。
奥迪选择与华为乾崑携手,并非一时兴起,而是基于对未来汽车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和技术积累。此次合作不仅提升了奥迪品牌的竞争力,更向业界证明,只要有足够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底层架构优化,燃油车同样能够甩掉“智障”的包袱,在智能化道路上迎头赶上。
底层重构:燃油车实现智能化的硬件基石
传统燃油车在智能化升级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固有的技术挑战。与生俱来的电子电气架构差异、复杂的发动机控制系统以及对精确数据处理的严苛要求,都曾是燃油车追赶新能源智能化步伐的巨大障碍。不同于电动车更为简洁的电力驱动系统,燃油车发动机的燃烧、传动、排放等环节都涉及高度复杂的机械与电子协同,这使得将其纳入统一的高阶智驾控制系统变得异常困难。
一汽奥迪深知,要真正实现与华为乾崑高阶智驾技术的无缝对接,必须从最底层进行彻底的硬件革新。为此,一汽奥迪A5L采用了先进的PPC(Premium Performance Chassis)平台,并与Q6L e-tron家族所搭载的PPE(Premium Platform Electric)电动平台,以及全新的E³ 1.2电子电气架构进行了统一规划和深度整合。这不仅仅是简单的硬件叠加,更是一种革命性的体系重构。E³ 1.2架构将以往分散在车辆各处的控制单元(ECU)进行了高度集中和整合,极大地优化了数据传输效率与处理速度。
在E³ 1.2架构下,PPC平台能够以毫秒级的精度处理来自发动机转速、温度、油门深度、进气量、油压等海量传感器数据,并迅速计算出最优指令,对发动机的喷油、点火、气门正时等进行精细调控。这种前所未有的精准控制能力,是燃油车实现高阶智驾的关键基础。正如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所指出的,燃油车与电车最大的区别在于动力方式,智能辅助驾驶对发动机的精准控制要求极高,而奥迪在这一点上拥有独到的技术,通过统一的电子电气架构,实现了燃油车发动机控制的精准化,为“油电同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脑”与“小脑”的协同:华为乾崑的智能赋能
仅有坚固的硬件基座,尚不足以让燃油车具备高阶智驾能力。如同一个健全的骨架需要大脑和小脑的协同,汽车的智能化同样需要强大的软件系统作为“灵魂”。在这一层面,华为乾崑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高端智驾的“大脑”,负责复杂的思考、决策与路径规划,更通过其先进的VMM(Vehicle Motion Manager)车辆运动管理系统,充当了实现智驾动作的“小脑”。
华为与奥迪的合作渊源可以追溯到2019年,多年的技术探索和磨合为此次“油电同智”的突破打下了基础。此次一汽奥迪A5L和Q6L e-tron家族的上市,正是双方在智能化领域深度合作的最新成果。华为乾崑将复杂的智驾指令发送至VMM系统,由VMM系统精确调配车辆的驱动、制动、转向等多个核心执行系统,从而实现智驾所需的各项精细动作。这种“大脑”与“小脑”的紧密协同,确保了智驾系统指令能够被车辆精准、高效地执行,从而为驾驶者带来流畅、安全的智能驾驶体验。
华为乾崑凭借其在智能驾驶领域跨代领先的能力,不仅在软件层面提供了全栈解决方案,更在硬件层面为一汽奥迪进行了深度定制。例如,为了保持奥迪标志性的流线型外观,华为乾崑定制了隐藏式的曲面双激光雷达。这种设计不仅保证了精准的环境感知能力,还兼顾了车辆的美学要求。此外,华为还开发了激光雷达恒温自清洁系统,有效解决了路面尘土和脏污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确保在各种环境条件下都能稳定工作,极大地提升了智驾系统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创新细节:智驾体验的全面升级与行业突破
得益于华为乾崑智驾能力的全面加持,一汽奥迪A5L和Q6L e-tron家族的车型,如今已完全具备当前中高端新能源车所普遍配备的高阶智驾功能。这包括但不限于:
- 高速领航辅助:在高速公路上实现自动上下匝道、车道保持、智能跟车等功能,显著减轻长途驾驶疲劳。
- 城区领航辅助:在复杂的城市道路环境中,支持路口转向、红绿灯启停、行人避让等,大幅提升城市通勤的便利性与安全性。
- 泊车辅助:无论是在难度较高的侧方、垂直车位,还是在狭窄空间,都能实现精准自动泊车,告别“停车难”的困扰。
- 代客泊车辅助:这一高端功能同样被引入,用户可在停车场外下车,车辆自动寻找车位并泊入,极大提升了泊车体验。
这些功能的实现,标志着一汽奥迪与华为乾崑共同打破了“燃油车无法支持高级辅助驾驶”的技术壁垒,成为行业内首个,也是唯一一个,成功实现燃油车与新能源车“油电同智”的辅助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这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重大突破,更是对汽车行业发展路径的一次深刻启示。
行业展望:智能是汽车进化的唯一共识
在短短十年间,中国汽车市场从传统能源向新能源,再到智能化的转型速度令人惊叹,这种快速迭代甚至让一些国外传统车企感到措手不及。中国消费者在新能源汽车“细糠”的滋养下,对车辆的智能化体验有着更高的期待和要求,甚至有时会对传统燃油车产生“智能歧视”。
此次华为乾崑与一汽奥迪的合作,有力地证明了“偷偷进化”的燃油车,只要能够找到足够强大的技术合作伙伴,完全可以甩掉“智障”的包袱,实现智能化的跨越式发展。这明确传递了一个信号:现在谈论燃油车完全退出市场为时尚早,但无论其动力形式如何,将智能化作为最重要的发展方向,无疑已成为汽车行业的共识与“明盘”。
一汽奥迪选择与华为乾崑智进行深度合作,不仅验证了华为乾崑在智能驾驶技术上的领先性、多平台适配能力,更确立了华为乾崑在实现“油电同智”过程中的关键地位。可以预见,无论是传统豪华品牌如BBA,还是新兴的新能源势力,在未来的智能化时代,都需要一个如华为乾崑般“智能”的深度合作伙伴,共同奔赴一个更加智能、便捷的出行未来。汽车产业的竞争,正日益从单一的动力形式之争,转向更为核心的智能化生态与技术融合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