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埃隆·马斯克与萨姆·奥尔特曼的AI恩怨录——从合作到对峙的产业风云

0

AI领域的核心张力:马斯克与奥尔特曼的恩怨录

埃隆·马斯克与萨姆·奥尔特曼,这两位人工智能领域的重量级人物,其关系错综复杂,时而合作共创,时而激烈对峙。他们的恩怨纠葛不仅是个人间的摩擦,更是AI发展理念、商业模式分歧以及行业主导权争夺的缩影。从共同创立OpenAI的理想主义开端,到如今公开的法律诉讼与社交媒体论战,这场旷日持久的冲突正在深刻影响着全球人工智能产业的未来格局。

近期,马斯克因声称苹果App Store偏袒ChatGPT而非Grok而威胁起诉苹果,引发了他与奥尔特曼在社交平台X上新一轮的口水战。表面上,这场争执似乎围绕着应用商店排名展开,但深层原因则指向了一场正在进行中的法律诉讼。法院最新裁定,OpenAI可以继续就马斯克在退出后对其公司展开的“长达数年的骚扰行动”提出反诉。OpenAI指控马斯克此举旨在清除障碍,让其自创的xAI主导AI行业,这无疑揭示了这场“恩怨”背后更为宏大的商业与权力博弈。

OpenAI的缘起与理念分歧

马斯克与奥尔特曼的合作始于2015年7月的一次晚餐,彼时他们共同的愿景是创建一个人形机器智能(AGI)项目,以制衡如谷歌旗下DeepMind等私有AI巨头,确保人工智能为全人类的利益服务。然而,自项目伊始,两位创始人便在核心理念上产生了分歧。仅仅六个月后,奥尔特曼坚持将OpenAI设立为非营利组织,而马斯克则认为这并非“最优选择”。尽管被说服并同意加入非营利实体并担任联合主席,但这种分歧为日后的冲突埋下了伏笔。

2016年,马斯克与奥尔特曼的矛盾进一步升级。彼时,奥尔特曼与微软达成了一项协议,以大幅折扣向OpenAI出售计算资源,条件是OpenAI需公开推广微软产品。马斯克对此强烈反对,认为这是一种“营销手段”,并表示这让他“感到恶心”。随后在2017年,当OpenAI开始考虑允许支持者投资而非仅仅捐赠的组织变革时,马斯克提出了完全控制新成立的营利性实体并担任首席执行官的要求。然而,包括奥尔特曼在内的其他创始人拒绝接受这种“由马斯克主导的AGI独裁”,导致马斯克威胁退出。甚至在2017年至2018年间,马斯克还曾提议将OpenAI出售给特斯拉,以便将其作为“摇钱树”,但这一提议也因奥尔特曼等人不愿马斯克掌控OpenAI而被否决,最终促成了马斯克的退出。这些早期的理念与控制权之争,奠定了后来关系恶化的基调。

从“退出”到“骚扰”:马斯克的反击

尽管马斯克于2018年正式离开OpenAI,但他在很大程度上继续对该公司的发展表示不满,尤其是在奥尔特曼于2019年担任首席执行官并创建了“有上限的营利性实体”之后。马斯克甚至要求奥尔特曼向外界明确他“在OpenAI的营利性部门中没有财务利益”。然而,在ChatGPT于2022年11月发布并取得巨大成功后,马斯克对OpenAI的态度开始急转直下,他声称OpenAI“无关紧要”,并预言其将“显然”失败。随后,他甚至加入了呼吁暂停生成式AI开发的行列,理由是“比OpenAI最新发布的GPT-4更先进的模型对社会和人类构成深远风险”,这似乎是意图延缓OpenAI的发展。

AI快讯

与此同时,马斯克却在2023年3月悄然组建了自己的竞争对手xAI。OpenAI指控马斯克此后加剧了对该公司的“骚扰行动”,其中包括要求获取OpenAI的机密内部文件,声称是为了确保OpenAI未被微软利用或腐化。然而,短短两周后,马斯克便在电视上暗示OpenAI与微软的合作“不当”。当xAI于2023年7月正式发布后,马斯克被指控通过法律途径和协调一致的媒体宣传,以及利用其自有社交媒体平台X,进一步深化了对OpenAI的攻击。这些行动包括他在X上向2.24亿粉丝宣称“OpenAI是纸牌屋”,并敦促监管机构调查OpenAI,试图强迫该公司“在没有法律依据的情况下拍卖其资产以利于马斯克及其同伙”。

到2024年,马斯克对OpenAI及其领导层的攻击进一步“加剧”,将其描述为“数字弗兰肯斯坦的怪物”、“谎言”、“邪恶”和“彻头彻尾的骗局”。这些指控在2025年达到高潮,当时马斯克被指控策划了一场“虚假”的OpenAI收购尝试,旨在获取该公司“墙后”的发现和信息,而非真正收购。OpenAI表示,马斯克“已证明自己愿意采取越来越戏剧性的步骤,为xAI寻求竞争优势,并损害奥尔特曼”。

法庭与社交媒体的博弈:关系走向白热化

在法律层面,尽管法院允许OpenAI的反诉继续进行,但美国地区法官伊冯娜·冈萨雷斯·罗杰斯指出,马斯克和OpenAI在迄今为止提出的论点中都存在虚伪性,谴责双方的“策略性”行为“显而易见,因为双方都在翻来覆去”。然而,法院认为,OpenAI指控马斯克的虚假收购要约旨在误导公众并最终损害其业务,这足以让反诉成立。这场法律战的发现和专家证词预计将持续到12月,而陪审团审判定于2026年3月30日进行。

除了法律层面的对抗,两人的社交媒体互动也日益剑拔弩张。马斯克在X上威胁起诉苹果,指控其偏袒ChatGPT,构成“反垄断违规”。奥尔特曼则迅速反击,称马斯克的说法“非同寻常”,并指控马斯克操纵X平台以利于自身公司、损害竞争对手。马斯克则以其一贯的直接方式回应,称奥尔特曼是“骗子”。奥尔特曼随后更进一步,要求马斯克签署一份宣誓书,声明他从未指示X算法以损害竞争对手或帮助自身公司的方式进行更改,并表示如果马斯克签署,他将道歉。这种公开的、充满火药味的互动,显示出两位AI巨头之间日益紧张的关系。

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马斯克与奥尔特曼之间的恩怨,已不再仅仅是两位个人之间的矛盾,它已经演变为影响全球AI产业发展的关键事件。这场冲突不仅暴露了AI公司治理模式、伦理准则以及非营利初衷在面对巨大商业利益时的脆弱性,也促使整个行业对透明度、公平竞争和技术主导权等议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无论是OpenAI声称马斯克通过“虚假收购”扰乱其业务,还是马斯克指控奥尔特曼背弃承诺、私自渔利,这些争议都深刻反映了当前AI领域“开放”与“专有”、“公益”与“商业”之间的核心张力。科技巨头之间的竞争,尤其是在基础模型和应用层面上的对抗,无疑将加速技术迭代,但也可能带来垄断风险,并引发社会对AI发展路径和监管框架的关注。这场持续的法律与舆论战将如何收场,以及它将对人工智能的未来创新、伦理发展和市场格局产生何种深远影响,仍有待观察。然而可以肯定的是,马斯克与奥尔特曼的恩怨纠葛,将作为AI时代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被持续铭记和研究。它迫使我们反思,在追求技术飞跃的同时,如何更好地平衡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确保人工智能真正服务于全人类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