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传统:影翎A1全景无人机如何解锁“鸟瞰”新体验

1

无人机飞行体验的革新:影翎Antigravity A1的视角重塑

近期市场观察显示,影石创新在无人机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其全新孵化的无人机项目已进入关键阶段。业内普遍关注,在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长期由特定品牌主导的背景下,影石选择这一赛道无疑是一项大胆且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此举引发了对影石深层产品逻辑与市场拓展意图的广泛探讨。

这款产品被定位为一款创新型全景无人机,这一特性与影石在全景影像领域的深厚积累高度契合。过往,影石曾将全景相机搭载于高空平台,如飞行器甚至卫星,以获取独特的全景视角,这似乎预示着其在空中全景技术方面的长远布局。品牌命名为“影翎(Antigravity)”亦引人深思,暗示其目标超越单纯的影像捕捉,旨在实现更深层次的“反重力”飞行体验。

通过对工程样机的初步测试,影翎Antigravity A1的产品思路得以清晰呈现:它并非一台传统意义上的“会飞的相机”,而是通过“实时全景拍摄系统”与“智能沉浸式飞行眼镜”的创新结合,配合体感遥控器,将用户的感官延伸至空中,模拟鸟类翱翔的自由体验,无论是穿梭于都市楼宇间,还是俯瞰壮丽自然风光,都能获得前所未有的沉浸感。它带给用户的,是传统无人机从未有过的全新感知。

Antigravity A1

全景技术与沉浸式交互:重构飞行感官

以Antigravity A1为例,其核心 구성 由无人机本体、Vision飞行眼镜和Grip体感遥控器三大部分组成。A1本体是一款轻巧的四旋翼无人机,重量仅249克,折叠后体积小巧,便于携带。机身巧妙地配置了两颗上下排列的鱼眼摄像头,并嵌入了前向视觉传感器用于智能避障,确保飞行安全与影像采集的全面性。

Antigravity A1:搭载前视避障传感器和上下排列的鱼眼镜头

初次操作A1,其控制模式与传统航拍无人机存在显著差异。传统无人机多采用中央屏幕加双摇杆的操控界面,用户可同时兼顾操作界面与周边环境。而A1则更接近于一种混合现实(MR)游戏体验,要求用户佩戴Vision飞行眼镜,实时接收无人机传输的画面,同时通过单手握持的体感遥控器进行“盲操”,完成各项飞行指令。

Vision 飞行眼镜

Vision 飞行眼镜

尽管操作模式创新,实际体验难度却低于预期。Vision飞行眼镜的外屏设计使得旁观者可实时同步观看内屏画面,便于进行操作指导。Grip体感遥控器则借鉴了直升机操控原理,高度贴合人体直觉:左右挥动控制水平航向,上举下放调整飞行高度,操作如同在空中“牵引”无人机般直观简便。Grip体感遥控器还整合了三组实体按键,分别负责起降、方向微调及加速功能,进一步简化了用户交互。

Grip 体感遥控器

Grip 体感遥控器

得益于搭载的全景镜头,A1能够拍摄8K全景画面,继承了全景相机“先拍照后取景”的特性。这意味着用户可以一次性记录360°的景象,后期再从任意角度截取画面,极大降低了构图和取景的门槛,减少了因飞行操作分心而错过精彩瞬间的风险。

更重要的是,当无人机升空后,用户不再需要专注于复杂的“驾驶”,而是能将注意力完全集中于“观看风景”。佩戴飞行眼镜,用户仿佛置身于真正的飞行驾驶舱,可以360°自由转动头部,欣赏远处的雪山、两侧的峡谷以及下方的人群,沉浸于“飞行”与“俯瞰”的纯粹乐趣中,甚至让传统的“出片”需求也退居次席。A1的外屏设计也实现了多人共享飞行视角,增添了互动的乐趣。

在电量耗尽前,影翎的飞行系统会根据剩余电量和距离自动提示用户返航,或可直接通过遥控器上的“一键返航”按钮执行。A1在距离地面约1米时,机腹位置的“起落架”会自动展开,以保护底部全景镜头在降落时不受损。此外,实时开启的负载检测系统能有效规避无人机违规改装的风险,进一步提升了产品使用的安全性与合规性。

全景无人机:技术叠加与体验重塑的深度思考

影翎A1的诞生,并非全景相机与无人机的简单技术叠加,而是影翎团队对新产品形态深层思考与影石多年“全景+飞行”探索积累的结晶。首先,A1旨在重新定义无人机的整体“飞行体验”,而非仅仅作为单纯的“影像工具”。

传统航拍无人机的核心目标是捕捉高质量画面,高度依赖飞手娴熟的飞行与构图技巧。A1凭借全景镜头和“先拍照后取景”的特性,将影像获取的门槛降至最低。更重要的是,A1实现了飞行方向、观测方向和拍摄方向的相互独立,从而带来了传统无人机难以呈现的独特视角,例如在上升过程中俯视地面,营造出强烈的“腾空而起”的冲击感。

俯瞰果子沟大桥

在上升的过程中,俯瞰果子沟大桥

这种沉浸感是手持屏幕无法比拟的。用户在佩戴眼镜时,现实中的身体晃动与耳边的风声,会与眼镜中模拟的飞行画面交织,产生强烈的临场感和感官冲击,这正是A1希望将人类最真实的感觉“装载”到飞机上的体现,实现人类最原始的飞行梦想。

其次,全景技术与无人机的结合,蕴含着复杂的工程与软件难题。影石在进入无人机领域前,已通过将全景相机绑在老鹰背部或发射至高空等方式,进行原始的全景飞行影像探索。2022年,影石发布的“瞳Sphere”外挂式无人机全景相机,通过优化镜头布局与后期算法,实现了无人机在画面中的“隐形”,提供了360°的VR影像。

外挂式全景相机「瞳 Sphere」

外挂式全景相机「瞳 Sphere」的解题思路

Antigravity A1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融合了全景图传技术、先进飞控系统,并引入飞行眼镜与体感遥控器,最终让全景相机真正“长出翅膀”,成为首款能提供全景拍摄与模拟鸟类自由飞行体验的消费级全景无人机。

沉浸式「完全体」A1 飞行体验

沉浸式「完全体」A1 飞行体验

“反重力飞行”:航拍之外的全新玩法与旅行观念转变

在特定场景下,A1带来的沉浸感甚至会让用户暂时忽略了传统航拍的“拍摄”任务,而更专注于飞行本身的乐趣。戴上飞行眼镜,用户在全景技术的加持下,如同拥有了一位专业的“AI摄影师”,可以更加沉浸地自由欣赏风景,享受翱翔的快感。

沉浸式第一人称飞行

沉浸式第一人称飞行

以往,受限于物理条件,人类只能通过登上高塔或少数极限运动(如翼装飞行)才能体验到俯瞰世界的宏伟与穿梭山谷的刺激。而Antigravity A1则在数字世界中,为大众提供了一种最接近鸟类飞行的体验。这种“反重力”的命名,恰如其分地体现了产品所带来的新奇与突破感。它不仅是两种技术的融合,更是对一种消费者长期存在但难以直接描述的需求的精准捕捉。

因此,当人们在旅途中再次拿出无人机时,其目的可能不再仅仅是为了单纯的“出片”,它更可能成为一种创新的互动工具,引领我们抵达脚步和双眼无法触及之处,让我们更深度地享受旅途,欣赏美景。A1的出现,不仅仅为旅行记录提供了新的方式,它更有潜力改变我们感知和体验旅行本身的方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重新定义了现代旅行的内涵与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