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竞争日益白热化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小鹏汽车曾在某段时期面临严峻的挑战。然而,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的发布,不仅标志着小鹏的财务状况显著改善,更展现出其在战略层面的深刻蜕变与强大韧性。这份财报犹如一份健康报告,全面揭示了小鹏在销量、营收、毛利率及现金储备等多项核心指标上所实现的里程碑式突破,使其在激烈市场竞争中重新树立起领先地位。
业绩亮眼:销量营收齐创新高,毛利率超越行业巨头
衡量一家处于成长期的智能电动汽车企业是否健康,关键在于其销量增长、营收规模、盈利能力(毛利率)以及现金流状况。小鹏汽车在2025年上半年的表现可谓交出了一份令人惊喜的答卷。
数据显示,小鹏汽车上半年累计交付量达到19.72万辆,是去年同期的近3.8倍,甚至超越了其2024年全年的总交付量。其中,第二季度交付量更是高达10.32万辆,同比激增241.6%。尽管在新势力品牌中,小鹏的销量并非居首,但其上半年完成年度目标52%的进度,足以凸显其强大的市场执行力与增长潜力。
然而,在亮眼的销量背后,小鹏的产品结构仍存在值得关注的特点。轿车系列,尤其是MONA M03和P7+,上半年合计销量突破13.6万辆,占据总销量的近七成。与之形成对比的是,SUV车型(小鹏G6和小鹏G9)表现相对平淡,仅售出约3.55万辆,占比约18%。在中国市场,SUV通常更受消费者青睐,例如特斯拉Model Y的销量常是Model 3的两倍。小鹏在轿车市场的强势和SUV市场的相对弱势,构成了其当前产品布局的独特图景。这既是其差异化优势,也提示了未来产品线优化与市场拓展的方向。
销量的大幅提升直接带动了营收的强劲增长。2025年上半年,小鹏汽车总收入达到340.9亿元,同比增长132.5%。其中,第二季度总收入为182.7亿元,较2024年同期大幅增长125.3%,并环比2025年第一季度上升15.6%。这充分证明了小鹏汽车在市场拓展和产品销售方面的卓越成效。
如果说交付量和收入是企业的“门面”,那么毛利率无疑是衡量其“内功”深浅的核心指标,它直接反映了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和产品议价能力。令人瞩目的是,小鹏汽车在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了17.3%的毛利率,甚至超越了特斯拉同期17.2%的水平。特别是,其第二季度汽车毛利率达到14.3%,相比2024年同期的6.4%实现翻倍式增长。这意味着每售出一辆车,小鹏所获得的毛利显著增加。这主要得益于两方面因素:一是通过技术创新、供应链优化和生产工艺改进,有效降低了单车制造成本;二是通过推出如G7等更受市场欢迎、且可能拥有更高利润空间的车型,进一步优化了产品组合,提升了整体盈利水平。
财务稳健:亏损大幅收窄,现金储备充裕奠定发展基石
2025年对于中国电动汽车行业而言,是一场关于“盈利”的决战。诸多新兴汽车制造商纷纷立下盈利目标,试图在这场大考中脱颖而出。小鹏汽车在这场战役中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财报显示,小鹏汽车2025年第二季度净亏损为4.8亿元。虽然仍处于亏损状态,但其亏损额相比2024年第二季度的12.8亿元和2025年第一季度的6.6亿元,均实现了超过一半的大幅收窄。这无疑是一个强烈的“止血”信号。对于一家仍在高强度投入研发、扩大生产规模的企业而言,“少亏钱”与“开始赚钱”同样具有里程碑意义,它表明小鹏正坚定地向最终盈利目标迈进。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此前也曾公开表示,实现四季度盈利“并非一个难以企及的目标”,并对公司今年的最终业绩充满信心。
除了盈利能力,企业的“现金储备”是其抵御风险、保障未来发展的重要指标。截至2025年6月底,小鹏汽车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短期投资等总额高达475.7亿元。近500亿元的充裕现金储备,意味着小鹏拥有充足的“弹药”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持续进行技术研发投入、扩大产能以及布局全球市场,无需为短期的资金周转而担忧。这为小鹏汽车构建了坚实的安全边际,使其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更加从容不迫。
战略升级:“技术宅”蜕变为“情感玩家”,引领用户体验新范式
过去,小鹏汽车常被外界视为一个专注于技术研发的“技术宅”企业,其在智能驾驶、AI技术等领域的深厚积累是其核心竞争力。然而,何小鹏已清晰地认识到,在产品同质化日益严重的市场中,仅仅依靠技术领先已不足以持续吸引消费者。一辆优秀的智能汽车,除了技术过硬,更需要能够触动用户的情感,带来独特的“感觉”与体验。因此,何小鹏提出了“设计、颜值、品质、情绪”四个新的评价标准,其中“情绪”成为其近期频繁强调的关键词。
“情绪”的引入,标志着小鹏汽车战略思维的深刻转变。这并非是对技术路线的抛弃,而是在坚守技术底蕴的基础上,向更高层次的用户价值迈进。它类似于消费者为何喜爱盲盒的惊喜感,或为何小米SU7一经发布便引爆社交媒体——因为它们不仅实用、美观,更能引发用户的情感共鸣和心理满足。小鹏汽车正通过更具温度、更有品位的方式与用户沟通,例如,在全新P7的首秀发布会上,何小鹏花费大量时间深入解读车身色彩的哲学,并邀请知名艺人代言不同颜色,试图将冰冷的参数转化为富有生命力的审美体验。这种从功能到情感的升华,是小鹏在品牌建设和用户关系管理上的重要突破。
小鹏汽车曾经历从巅峰跌落低谷的“至暗时刻”,但正是凭借着“技术为本,情感为魂”的双轮驱动新思路,成功实现了漂亮的逆袭,重新赢得了市场的认可与信心。当前,中国汽车行业的竞争异常激烈,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今天的领先者,明天可能就会被新的挑战者超越。小鹏汽车当前面临的最大考验,是在全球智能电动汽车市场“决赛圈”逐渐缩小的背景下,如何持续构建并加固自身的“护城河”,确保其在技术、品牌和用户体验方面的长期竞争力。这场充满变数的行业变革,无疑让小鹏的故事充满了悬念与看点,也为中国乃至全球智能出行领域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案例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