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重塑人才搜索:Lessie如何将'人脉玄学'转化为高效算法

2

过去,找人是一门玄学:无论是要找投资人、找行业专家,还是要找一位契合的KOL,传统方法都仰赖人脉引荐、行业微信群,或是在LinkedIn里大浪淘沙。找到人,再搭上话,这是敲开合作的大门的第一步,往往也是最困难的一步。

但一款名为Lessie的AI Agent,正试图把这种「玄学」变成标准化流程。Lessie的定位简单直接:People Search AI Agent。一句话描述它的能力:帮你从互联网与数据库里快速找到任何人,并自动化完成初步联络。

Lessie:重新定义人才搜索的AI工具

AI人才搜索工具

创始人、投资人、KOL、潜在客户、行业专家、合作伙伴……只要你能用自然语言描述需求,Lessie就能迅速在全球范围内挖掘到合适的人选。实际体验之后,我发现「人找人」的需求,AI虽然可以显著提高效率,但短期还得靠人来介入校验,没那么容易被AI取代。

四步闭环:Lessie的核心工作原理

与传统的SaaS网站或单一数据库不同,Lessie的目标并不是做一个更快的搜索引擎,而是把「找人」做成一条闭环的服务:识别需求(Identify)、汇总多源数据(Source)、智能筛选(Review)、建立初步联络(Connect)。这四步,构成了Lessie的基本逻辑。

Lessie的找人流程

第一次用Lessie,我就被它的专业程度和理解力惊到了。我写一句模糊的需求,例如「帮我找此前报道过AI初创公司,在主流科技媒体工作的技术记者。」Lessie会立刻像个专业HR一样去进一步精确需求,比如「在哪些知名科技媒体平台」、「发表过几篇报道」、「个人档案中侧重方向」、「平均文章阅读量」等等数据。

我可以随时修改并添加新的需求,比如把平均阅读量改成「10万+」。十分钟后,Lessie就表示成功找到了一些符合需求的作者,并且罗列出了每个人供职媒体、职位、和可以直接跳转的LinkedIn主页。

LinkedIn搜索结果

而后我再次添加新需求:「请筛选出发表过长文报道的记者。」Lessie会再次理解所有需求,重新再筛选一遍。筛选结果也还算令人满意,15个候选人都来源于The Verge、Wired等知名科技媒体,或《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科技专栏的作者,基本符合我的要求。

不过,「重新筛选」的等待时间比较漫长(约30分钟,团队告诉极客公园如果是非排队情况下,能做到15分钟级别,且还会持续优化),但相比过去一边刷新LinkedIn、一边靠关键字碰运气的漫长搜寻,这种效率已是降维打击。

多领域测试:Lessie的实际应用表现

为了更全面地评估Lessie的能力,我在不同领域进行了测试,从专业科研到跨境电商,从欧美市场到东南亚地区,试图探索这款AI工具的边界。

专业科研领域:精准还是幻觉?

我又换了个领域继续测试Lessie,这次是偏专业向的要求「寻找全球范围内,擅长稀有金属回收的科研人员或实验室负责人,需有近两年发表论文或申请专利。」

科研人员搜索结果

这一次,Lessie对任务的理解和筛选精度更高,处理需求的全过程也很清晰:先了解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趋势和关键技术,再找到研究机构和科研人员信息,再匹配用户需求。最终,Lessie成功帮我找到7位候选人,并且给出了公司、职位、邮件、所在地等具体信息。

在找到人后,Lessie可以自动生成联络邮件,每一封发送出的邮件会根据不同联系人的名称、职位、公司名称进行调整。你可以调整邮件文风,或是附上自己的背景介绍。

此前,我能想到的找人方法,得Google最新的领域论文找到作者,再去翻大学或研究机构的网页,找邮箱发邮件,找到一个候选人都得半个小时。显然,Lessie这种一口气找多名候选者,再群发邮件的方式,确实大幅提升了效率。

跨境电商:全球人才搜索的挑战

而后我又拿出一个小众需求考验它:请帮我找在东欧地区经营跨境电商、主营宠物用品的企业主或运营负责人,要求在Shopify上年销售额至少100万美元。

电商人才搜索

需求足够精准,也足以测试Lessie跨行业、跨地域、同时调取不同平台数据的搜索能力。最终Lessie给我筛选出了15位候选人,的确都是在东欧地区做宠物用品跨境电商企业的CEO或COO,公司销售额也都在百万美元以上。

跨行业、跨领域、跨平台,从模糊到具体,从大众到专业,Lessie似乎已经靠AI,攻克了「满世界找人」这一大痛点?然而,找得到,不代表找得准,当我在更广、更深维度地使用Lessie时,它的边界逐渐显露。

局限与挑战:AI找人仍需人工验证

不过,Lessie给出的候选人名单,并不是所有人都经得起人工查验。上文曾惊艳到我的「擅长稀有金属回收的研究员」项目里,我点进一个候选人的Linkedin主页,其主页极其干净,只有「某国家实验室,资深研究科学家」一句话介绍。

专家资料

把名字输入Google,我发现这位大牛从1990年起就在ORNL(美国能源部下属的国家实验室)担任研究员,有近百篇期刊文章,研究履历足足十页。正当我惊讶于Lessie对人才深度的发掘能力时,细看履历才发现,这位是研究水生生态和渔业生物学的专家,和稀有金属的关系,只是研究稀有金属排放对鱼类健康的影响。

看起来在某些小众的专业领域,AI的幻觉还存在优化空间。

区域差异:欧美与东南亚的搜索质量

我又给Lessie一个「找网红合作」的找人需求,让它去找「欧美地区,在TikTok或YouTube做短视频内容的宠物类博主,粉丝至少20万」,Lessie如期给出答案,随机点进几个主页,画像也基本符合预期。作为过去在网红营销领域深耕的团队,在网红的数据领域上,确实做得还不错。

宠物博主检索

随后我又把搜索范围改到了东南亚,但这次结果有些变化。第一轮搜索后,Lessie只为我找到了一位生活流博主,内容和宠物关系不大。重新跑了一轮后,给出的18个候选人中,大概能选出6位合格者。

东南亚博主搜索

通过这个尝试,我发现在东南亚地区的case领域,Lessie很难一次筛出同时符合多个条件的创作者。后续根据Lessie产品经理反馈,目前东南亚的数据还没有开始大规模的训练,以及一些小语种的问题,模型存在幻觉,因此还没有那么准确。

Lessie的价值与未来发展方向

综合这些体验,Lessie的优缺点已经很鲜明。它能做到逻辑清晰的搜索流程、对需求的快速理解、多源数据库的广度,以及自动化外联的便利。尤其是对于跨境电商、B2B拓展、专业猎头等典型海外场景,它的效率确实可以让找人的成本骤降。

但它的短板同样明显:在一些小语言的地区,多条件匹配上容易出现稳定性的问题,模型在一些小众场景还存在幻觉,在这些场景里,还需要前期人工校验。

从更大的视角看,Lessie的核心想法是值得肯定的。它代表了一类新的AI Agent产品:把以往高度依赖人力的找人,转化为可以复制、可量化的数据。

Lessie给我的感觉,像是一册被赋予智能的「现代电话簿」,它确实把我们从翻查电话本的年代,带进了一个可以用自然语言就能「触达全世界人才」的AI时代。正如Lessie产品经理提到的,Lessie覆盖的核心是更广泛的「商业关系找人」需求,它能帮创始人找潜在客户、帮市场团队找高匹配度的KOL、帮产品经理找外部专家做深度访谈,帮BD找合作伙伴、帮投资人找下一轮被投项目的创始人。

在这些场景下,Lessie的价值不仅是节省搜索时间,而是把过去依赖人脉的「关系撮合」变成可量化、可复制的流程,让团队能在几分钟内找到对的人,并完成第一步接触。

但找人这件事,不只是信息的罗列。Lessie可能是一个高效的入口,一个起点,但目前看起来,人找人这件事,完全「去人化」依然很难,这既是它的局限,也是它的魅力。想要做好人与人的链接,必须要在各个领域都积累起专业的数据,然后让模型降低幻觉。这点对于Lessie AI来讲,即是挑战,也是赋予它未来做出差异化的机会。

不过,对于当下「增长和营销」需求日益高涨的国内外公司来说,Lessie不失为一个量大管饱的工具,能在第一时间帮助创业者,发现相对靠谱的人才和通路,这也是Lessie团队目前主攻的方向。

行业影响:AI如何重塑人才搜索生态

Lessie的出现,不仅仅是一个新工具的诞生,更是对整个人才搜索行业的一次深刻变革。它代表了一种趋势:将过去高度依赖人脉和经验的传统招聘、合作建立方式,转化为数据驱动的标准化流程。

对传统招聘渠道的冲击

传统的人才搜索主要依赖LinkedIn、专业招聘网站、行业会议等人脉渠道。这些方式虽然有效,但效率低下且受限于地域和行业。Lessie通过整合全球数据源,打破了这些限制,使得跨地域、跨行业的专业人才搜索成为可能。

特别是对于跨境电商、B2B拓展等需要频繁寻找海外合作伙伴的企业,Lessie提供的多语言、多平台数据整合能力,是传统招聘渠道难以企及的。

对人脉经济的重新定义

在商业世界中,人脉一直是最重要的资源之一。然而,优质人脉的建立和维护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Lessie的出现,某种程度上降低了优质人脉的获取门槛,使得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也能快速接触到行业专家、潜在客户和合作伙伴。

但这种变化也引发了思考:当人脉可以通过算法获取时,「人脉」的价值是否会被重新定义?未来的商业关系建立,是会更依赖AI推荐,还是会更加注重真实的人际互动?

数据隐私与伦理考量

随着AI在人才搜索领域的深入应用,数据隐私和伦理问题也日益凸显。Lessie需要整合大量个人数据,如何在提供高效服务的同时,确保数据使用的合规性和道德性,是其未来发展必须面对的挑战。

特别是在GDPR等严格的数据保护法规下,如何平衡数据利用与个人隐私,将成为这类AI工具能否获得广泛信任的关键。

结论:AI找人时代的开始

Lessie代表了AI在人才搜索领域的一次重要尝试,它展示了如何将过去高度依赖经验和人脉的「玄学」过程,转化为可量化、可复制的数据流程。尽管目前仍存在多条件匹配不稳定、小众领域存在幻觉等问题需要人工验证,但其效率提升和流程标准化已经为用户带来了显著价值。

未来,随着模型训练数据的丰富和算法的优化,这类AI工具有望进一步缩小与人类专业招聘人员的差距,甚至在某些特定领域实现超越。但无论如何,AI不太可能完全取代人类在人才搜索中的角色,而是会成为人类专业人士的强大助手,共同构建更高效、更精准的人才连接网络。

对于创业者、市场团队、投资人和产品经理等需要频繁寻找合作伙伴的专业人士来说,Lessie这样的AI工具无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工具,让他们能够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和规模,触达全球范围内的专业人才和潜在合作伙伴。这不仅是个体效率的提升,更是整个商业关系建立方式的一次深刻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