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神学:数字时代的精神救赎还是算法幻象?

2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渗透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最为私密的信仰与精神空间。最新数据显示,数百万用户正转向AI聊天机器人寻求精神指导和忏悔,其中Bible Chat应用下载量已突破3000万,而天主教应用Hallow更在苹果应用商店一度超越Netflix、Instagram和TikTok,成为最受欢迎的应用之一。这一现象标志着人类精神追求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数字化转型。

信仰科技的崛起:数字时代的忏悔室

信仰科技(faith tech)的兴起并非偶然,而是反映了现代社会对精神指导需求的转变。正如俄亥俄州居民克里斯塔·罗杰斯所言:"你不想在凌晨三点打扰你的牧师。"这种全天候可及性使得AI宗教应用填补了传统宗教服务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空白。

在中国,DeepSeek等AI工具被用于解读命运,而在西方世界,YouVersion Bible应用和ChatGPT成为许多人解决精神疑问的首选。这些应用年费高达70美元,却仍吸引了大量用户,表明人们愿意为数字化的精神体验付费。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应用的功能已超越简单的经文指导。像ChatwithGod这样的平台将自己定位为"精神顾问",其对话性质如此逼真,以至于用户经常质疑他们是否直接与神圣存在交流。正如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告诉《纽约时报》的,用户最常问的问题是:"我对话的真的是上帝吗?"

技术本质:统计文本生成器而非神圣存在

尽管这些应用声称能够传达神圣信息,但从技术角度看,它们本质上与其他大型语言模型无异。这些聊天机器人基于训练数据中的模式生成统计上合理的文本,而非来自天堂的神圣话语。

当这些模型经过宗教文本训练后,它们能够产生听起来具有宗教知识的回应,但可能会误导人们提供错误信息或虚假安慰。与人类精神导师不同,聊天机器人不可能真正关心用户的最佳利益,因为它们没有心智——它们既不是人,也不是超自然存在。

AI与宗教的融合并非全新现象。早在2023年,德国菲尔特的圣保罗教堂就举办了一场由ChatGPT驱动的实验性礼拜服务,300多名与会者观看了计算机生成的虚拟头像进行40分钟的布道。神学家约纳斯·西姆莱莱恩将此描述为学习应对AI在生活各方面日益增长的存在。然而,那场服务是有意识的实验,参与者知道他们听到的是机器生成的文本,而今天的信仰科技应用却模糊了人类精神指导和算法模式匹配之间的界限。

神学上的"应声虫":AI的肯定倾向

许多带有宗教色彩的聊天机器人运行与ChatGPT和Gemini相同的AI语言模型。虽然一些公司在宗教文本上训练这些模型,并咨询神学家微调回应,但这些AI模型倾向于验证用户感受和想法的输出已广为人知(甚至被制造它们的公司承认)。

Pray.com首席技术官瑞恩·贝克告诉《纽约时报》:"它们通常是肯定性的。它们通常都是'应声虫'。"这种被称为"谄媚"的倾向在AI行业普遍存在,当内容过滤措施失效时,肯定所有想法的倾向可能导致弱势用户陷入危险境地。

这种肯定倾向带来了神学上的复杂性。传统信仰实践通常要求信徒面对 uncomfortable 的真相,但聊天机器人避免了这种精神摩擦。德克萨斯A&M大学研究技术与宗教的教授海迪·坎贝尔告诉《时报》,聊天机器人"告诉我们想听的内容","它不是在使用属灵辨别力,而是在使用数据和模式。"

隐私与伦理:数字忏悔的风险

隐私问题加剧了这些担忧。天主教神父迈克·施米茨神父告诉《时报》:"我想知道向聊天bot倾吐心事是否会有更大的危险。"在某个时候,它是否会被其他人获取?用户分享的亲密精神时刻如今已成为企业服务器中的数据点。

一些用户更喜欢聊天机器人对人类宗教社区的评判性回应。底特律43岁的幼儿园教师德尔菲娜·柯林斯告诉《时报》,在分享她的健康挣扎后,她在Bible Chat上找到了比在教堂更多的支持:"人们不再和我说话。这太可怕了。"

应用开发者坚持认为,他们的产品是补充而非替代人类精神连接,这些应用的出现恰逢约4000万美国人近年来离开教会。贝克说:"他们不像以前那样去教堂了。但这并不是他们减少寻找精神滋养的倾向。只是他们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做。"

技术现实:没有持久身份的数字对话

这些信仰寻求的用户可能没有意识到的是,每个聊天机器人响应都是从您提供的提示中新鲜产生的,除了当前对话的滚动历史和可能作为"记忆"存储在单独系统中的内容外,没有永久线程将一个实例与下一个实例连接起来。当宗教聊天机器人说"我会为你祈祷"时,做出这个承诺的模拟"我"在响应完成的瞬间就不再存在。没有持久的身份来提供持续的精神指导,也没有对您精神旅程的记忆,除了每次查询反馈到提示中的内容。

信仰的本质:数字时代的矛盾

但这是我们谈论的灵性,尽管有技术现实,许多人会相信聊天机器人可以给他们神圣的指导。在信仰问题上,一旦强烈的信念形成,矛盾的证据很少能动摇它,无论这种信仰是放在神圣存在上,还是放在本质上来自装满骰子的卷筒发出的声音上。对许多人来说,可能没有太大区别。

数字信仰的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

AI与宗教的交汇既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一方面,这些技术为那些无法或不愿参与传统宗教实践的人提供了精神指导的新途径;另一方面,它们可能导致对技术的过度依赖,以及对真实人类社区和关系的疏远。

更重要的是,这些应用提出了关于信仰本质的根本性问题:如果一个人从AI那里获得安慰和指导,这种体验是否具有真正的精神价值?或者它仅仅是一种心理安慰,一种技术幻觉?

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问题将变得更加复杂。未来的信仰科技可能会更加先进,更加个性化,甚至可能融合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创造沉浸式的宗教体验。然而,无论技术如何进步,人类对意义、目的和超越性的基本需求将继续存在,而技术如何满足这些需求,将是我们需要持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AI与宗教的交汇不仅反映了技术的进步,也反映了人类精神追求的演变。正如历史上每一次技术革命都改变了人类与世界互动的方式一样,AI正在重塑我们体验和理解信仰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批判性思维,既拥抱技术创新带来的可能性,又不失对人类精神本质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