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最便宜车型:Model 3/Y标准版亮相,起价3.7万美元
2025年10月8日,特斯拉在美国市场推出了两款备受期待的新车型:Model Y标准版和Model 3标准版,这两款车型共同构成了特斯拉目前价格最低的产品线,起售价分别为39,990美元和36,990美元(约合人民币26.4万元)。这一价格策略标志着特斯拉进一步下探市场底线,旨在吸引更多价格敏感型消费者,同时增强与同价位竞争对手如现代Ioniq 6、雪佛兰Equinox EV等的抗衡能力。
外观与内饰优化
Model 3标准版在外观设计上变化相对有限,最显著的识别特征是采用了全新的空气动力学轮毂盖,其设计灵感源自特斯拉的Cybertruck车型。车辆标配18英寸轮毂,用户如需升级至19英寸轮毂,需额外支付1500美元。在颜色选择上,标准版默认提供灰色车漆,同时提供白色(1000美元)和金属黑(1500美元)两种付费选项。
内饰方面,特斯拉在保持核心质感的同时进行了多项成本优化措施。中控台的杯架改为开放式设计,座椅材质采用布料与人造革拼接,既降低了成本又维持了一定的舒适度。这些调整反映了特斯拉在保持品牌调性的同时,对成本控制的精细化管理。
性能与续航表现
在性能参数上,Model 3标准版搭载容量较小的电池组,官方公布的0-60英里/小时(约96.5公里/小时)加速时间为5.8秒,虽然慢于Premium版的4.9秒,但对于日常家用场景已完全足够。根据美国环保署(EPA)标准,该车在满电状态下的续航里程为321英里(约516公里),若选装19英寸轮毂则降至303英里(约488公里)。
值得注意的是,新款标准版取消了高级悬挂阻尼系统,转而采用更传统的悬挂系统,这一变化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对驾驶体验产生了一定影响。汽车媒体edmunds分析认为,特斯拉的这一系列调整旨在平衡价格与性能,满足更广泛消费群体的需求。
市场策略与交付时间
这两款标准版车型现已开放预订,预计在2025年12月至2026年1月期间在多个市场开始交付。特斯拉的这一市场时机选择颇具战略意义,正值年末购物季和传统汽车行业促销季,有望借助这一时间窗口实现销量突破。
Model 3标准版的推出,使特斯拉产品线起售价首次降至37,000美元以下,这一价格点对于特斯拉扩大市场覆盖面、吸引首次购车用户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也反映了特斯拉在保持品牌高端定位的同时,正逐步向更大众化的市场渗透的战略转变。
首次在宏观尺度揭示量子特性: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三位科学家
瑞典皇家科学院于2025年10月7日宣布,将本年度物理学诺贝尔奖授予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电路中发现了宏观量子力学隧穿与能量量子化现象」的突破性研究。获奖者包括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约翰・克拉克(John Clarke)、美国耶鲁大学及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的米歇尔・H・德沃雷(Michel H. Devoret)以及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的约翰・M・马蒂尼斯(John M. Martinis)。
量子力学与宏观世界的桥梁
三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在量子物理学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他们通过一系列精巧的实验证明,量子世界的奇异特性能够在「肉眼可见、握在手中的电路系统」中具象化。这一发现回答了物理学中的一个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量子力学效应能否在宏观系统中被观测到?
量子力学通常描述的是单个粒子尺度下的物理规律,这些现象被称为「微观」现象。而由大量粒子组成的「宏观」物体(如一个篮球)则不表现出可见的量子行为。当球被抛向墙壁时,它会被反弹回来;但在微观世界中,单个粒子可能「穿过墙壁」出现在另一侧,这种现象即为量子隧穿。
突破性实验与实际应用
三位获奖者的研究在一块芯片上展现了量子物理的实际效应,证明量子隧穿代表粒子能够「穿过」原本无法跨越的势垒。通常情况下,当系统包含大量粒子时,这种量子效应会迅速消失,但他们的实验成功地在宏观尺度上精确呈现了量子特性。
2025年物理学诺贝尔奖奖金为1100万瑞典克朗(约合835万元人民币),将由三位获奖者平分。诺贝尔委员会指出,这一研究成果不仅深化了人类对量子世界的理解,也为量子计算、量子传感等前沿技术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有望在未来催生革命性的技术突破。
量子技术的未来前景
宏观量子现象的发现为量子技术的实际应用开辟了新途径。在量子计算领域,这一发现有助于构建更稳定的量子比特;在量子传感领域,它可以提高测量精度,应用于医疗成像、地质勘探等多个领域。此外,这一研究还可能推动量子通信技术的发展,为构建更安全的通信网络提供可能。
随着量子技术的不断成熟,我们有理由期待在不远的将来,这些曾经仅存在于实验室中的量子现象将逐步走入日常生活,为人类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技术变革。
艾维对话奥尔特曼:为OpenAI构思20个硬件创意,但不会像iPhone
在2025年10月7日举行的OpenAI DevDay开发者大会上,一场备受瞩目的对话上演:OpenAI CEO萨姆・奥尔特曼(Sam Altman)与苹果前首席设计师乔尼・艾维(Jony Ive)围绕AI硬件的未来展开深入交流。这场对话不仅揭示了双方合作的深度,也预示着AI硬件领域可能迎来一场革命性变革。
全新AI硬件理念
艾维在对话中透露,他为OpenAI的AI设备家族构思了15到20个创意,这些设备很可能完全不同于iPhone。虽然iPhone等苹果设备让艾维名声大噪,但他在此次对话中明确批评了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表示希望新的AI设备能让人类更快乐、减少焦虑。
「当我说,我们与科技的关系不融洽时,这已经是最委婉的说法了,」艾维表示,「我们不仅能纠正这种状况,更能彻底改变我们所处的局面。我们不必接受这种情况成为常态。」这一表态暗示,艾维与OpenAI的合作将致力于解决当前科技产品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如注意力分散、社交焦虑等问题。
设计哲学的转变
艾维进一步解释了当前AI技术发展速度之快,以至于他和设计团队难以集中精力。「这种势头让我们产生了15到20个非常有吸引力的产品创意。挑战在于如何聚焦。如果你知道只有三个好的想法,那就容易多了。但情况并非如此。我们正在设计一整套产品。」
当被问及如何围绕全新理念开展设计时,艾维回应道:「我们热爱人类族群,并希望产品带来帮助。」他坦言自己是AI潜力的坚定信徒。「在我整个职业生涯中,从未遇到过任何能与当前AI展现的潜能相提并论的技术契机。」
对苹果的潜在挑战
OpenAI与艾维设计能力的结合,可能对苹果构成潜在威胁。苹果虽主导了移动时代,但在生成式AI领域相对落后。艾维对当前科技产品的批评,以及对全新交互方式的追求,暗示他正在构思的产品将彻底不同于苹果现有的设计理念。
艾维透露,他希望新的AI设备能有趣,同时解决智能手机和平板在过去十年甚至二十年里带来的一些问题。「不体贴、不谨慎带来的后果和影响真的不堪设想。就我们设计的交互界面而言,如果无法让人们会心一笑,反而沦为另一种刻板、排他的产物,我认为那对我们所有人都是极大的伤害。」
尽管看似在批评苹果,艾维仍借鉴了乔布斯的一句著名理念,认为这些新的AI设备应该「简单易用」。同时,他也透露了至少两个设计线索:「我们在尝试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交互界面方面做了非常深入的研究。那种交互是如此复杂且微妙。我们的思维方式与其他设备和工具紧密交织在一起。」
小米17系列热销:首销成绩远超预期,购机权益延续至10月底
小米公司近日宣布其最新旗舰系列小米17在市场表现上取得突破性成绩。小米创办人、董事长兼CEO雷军于10月7日发文称,小米17系列首销成绩远超预期,为感谢消费者的支持,首销购机权益将延续至10月31日。
销量数据与市场反响
据官方数据显示,小米17系列手机开售仅5天销量便突破100万台,这一数字刷新了2025年国产手机全价位段新机系列首销全天销量、销售额纪录。其中,小米17 Pro Max单款机型打破了今年国产手机全价位段首销全天销量、销售额纪录,在小米17系列中销量占比超过50%。
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手机部总裁,小米品牌总经理卢伟冰在微博上进一步披露,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期间,小米17全系列销量比往代同期显著增长超过20%,其中Pro系列大幅超出预期,公司正在积极补货,而标准版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欢迎。
产品策略与竞争优势
小米17系列的成功并非偶然,这背后反映了小米在产品定位、市场营销和供应链管理等多方面的综合优势。在产品层面,小米17系列可能在外观设计、摄像系统、性能表现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升级,满足了消费者对高端智能手机的多样化需求。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小米通过延续首销购机权益的策略,进一步巩固了市场地位,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长的优惠期,这种灵活的市场应对能力有助于小米在高端市场持续突破。
行业趋势与未来展望
小米17系列的热销也反映了当前智能手机市场的一些新趋势。一方面,消费者对高端旗舰产品的需求依然旺盛;另一方面,性价比仍然是影响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小米通过提供高性能与合理价格的产品,成功抓住了这一市场机遇。
随着5G技术的普及和AI功能的不断融入,智能手机市场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小米若能继续保持这一良好势头,有望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格局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高通收购Arduino:加码机器人与物联网生态布局
当地时间2025年10月7日,美国芯片巨头高通宣布收购意大利开源硬件和软件公司Arduino,这一交易标志着高通进一步深入机器人与物联网开发生态,加速其在边缘计算和人工智能(AI)领域的开发者战略布局。
收购细节与战略意义
高通此次未披露交易金额,仅表示Arduino将作为独立子公司继续运营,并继续支持来自多家半导体厂商的微控制器和微处理器产品。交易完成仍需获得监管机构批准及履行其他惯常条件。
Arduino以其低成本开发板和单板计算机而闻名,广泛应用于硬件创业团队和机器人实验室,用于原型设计与概念验证。通过收购Arduino,高通能够将其全球超3300万活跃用户与高通的技术栈和全球生态网络连接起来,为用户提供从原型设计、测试到商业化开发的全面支持。
Arduino的市场地位与技术价值
Arduino成立于2005年,开源硬件运动的先驱之一,其简单易用的开发环境和丰富的库支持,使其成为电子爱好者和专业开发者的首选平台之一。Arduino开发板广泛应用于教育、艺术、科学研究和产品原型开发等领域,在创客文化和物联网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此次收购对高通而言,不仅能够扩大其在物联网和机器人领域的影响力,还能通过Arduino的开源社区,吸引更多开发者基于高通的技术进行创新,从而构建更强大的生态系统。对于Arduino用户而言,这一收购可能意味着更多资源支持和更丰富的技术选择。
行业整合趋势
高通收购Arduino是半导体行业整合趋势的最新例证,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和边缘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芯片制造商正通过收购和合作来完善自己的生态系统,增强市场竞争力。此前,英特尔、英伟达等芯片巨头也通过一系列收购来强化自己在相关领域的布局。
这一收购也可能对开源硬件社区产生深远影响,大型科技公司的资源投入有望加速开源硬件的创新和应用,但同时也引发了对开源精神可能被商业利益稀释的担忧。如何在商业利益与开源精神之间找到平衡,将是Arduino和高通需要共同面对的挑战。
谷歌发布Gemini 2.5 Computer Use模型:专攻浏览器交互,支持13种操作
2025年10月8日,谷歌宣布预览一款全新的Gemini人工智能模型——Gemini 2.5 Computer Use。该模型专注于通过浏览器浏览网络并与之交互,使AI智能体能够在原本为人而非机器人设计的用户界面中执行操作,标志着AI与人类界面交互能力的重要突破。
技术特点与应用场景
Gemini 2.5 Computer Use模型利用「视觉理解与推理能力」分析用户的请求,并完成相应任务,例如填写并提交表单。该模型可用于用户界面测试,或用于操作那些仅面向人类用户、未提供API或其他直接接口的系统。
谷歌表示,此前此类模型已应用于谷歌AI模式(AI Mode)中的智能体功能,以及研究原型项目「Mariner」,该项目利用AI智能体在浏览器中自主执行任务,例如根据食材清单自动将商品添加到购物车。此次发布的Gemini 2.5 Computer Use模型在功能上进行了全面升级,支持多达13种不同的浏览器操作。
行业竞争格局
谷歌此次发布恰逢OpenAI在其年度开发者日(Dev Day)宣布推出ChatGPT新应用的次日。OpenAI正持续聚焦其「ChatGPT智能体」(ChatGPT Agent)功能,该功能可代表用户完成复杂任务。与此同时,Anthropic公司已于去年发布了其Claude AI模型的「计算机使用」(computer use)版本。
这表明科技巨头们正竞相发展能够与现有软件系统无缝交互的AI能力,这一领域的竞争将推动AI从简单的对话工具向能够实际执行任务的智能助手转变,为用户带来更强大的AI应用体验。
未来发展潜力
随着AI模型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操作现有的软件界面,我们可以预见未来将出现更多AI驱动的自动化应用,从简单的数据录入到复杂的业务流程管理,AI的实用价值将进一步扩大。这不仅将提高工作效率,还可能创造全新的商业模式和用户体验。
谷歌Gemini 2.5 Computer Use模型的发布,是AI与人类界面交互领域的重要进展,预示着AI技术正在逐步融入我们的数字生活,成为连接人类与数字世界的智能桥梁。
宝马最大SUV史上最重要换代:首推纯电版iX7,预估最高800马力
汽车媒体CarScoops于2025年10月6日报道,宝马品牌旗下尺寸最大的SUV车型X7即将迎来其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换代。新一代车型代号为G67,不仅全面革新设计和技术,更将首次衍生出纯电动版本iX7,标志着宝马在电动化战略上的重要一步。
设计革新与技术升级
新车的设计语言将深度融合宝马Neue Klasse理念,延续分体式大灯设计,日间行车灯紧贴引擎盖边缘,而主光源则集成在下方更方正的灯组内。前脸依然配备巨大的双肾格栅,但其内部将用发光元件取代传统的镀铬装饰,让其更具辨识度。
车身侧面线条受iX3启发,变得更为平滑流畅,传统的门把手被替换为类似福特Mustang Mach-E的「翼片式」设计。这些设计变化不仅提升了车辆的美学价值,也有助于改善空气动力学性能,增加续航里程。
纯电版本iX7
此次换代的最大亮点是首次推出纯电动版本iX7,这反映了宝马在电动化转型中的坚定决心。虽然具体参数尚未公布,但预计iX7将搭载宝马最新的电动驱动技术和电池系统,提供强劲的动力输出和长续航里程。有消息称,iX7的最大马力可能达到800匹,这将使其成为宝马电动产品线中的性能旗舰。
市场定位与竞争策略
宝马X7作为品牌旗下尺寸最大的SUV车型,一直定位在高端豪华SUV市场。此次换代不仅是对产品本身的升级,更是应对市场竞争和消费者需求变化的战略调整。随着电动化趋势的加速,宝马通过推出纯电版iX7,旨在抢占高端电动SUV市场的先机。
新一代X7/iX7的推出,也将与奔驰GLS、奥迪Q7等传统豪华SUV以及特斯拉Model X、Rivian R1S等新兴电动SUV展开竞争。宝马希望通过创新的设计、先进的技术和品牌影响力,在这一细分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
三星研发「读心」设备:准确率最高92.85%,可感知观影偏好
三星公司于2025年10月6日宣布携手汉阳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合作研发出一款新型耳戴式脑电图(EEG)设备,能够监测佩戴者的脑电波,实现「读心」般的用户体验。这一突破性技术将脑机接口(BCI)技术从实验室带入日常生活,为未来人机交互开辟了新途径。
技术突破与应用场景
这款EEG设备体积远小于需要粘贴头皮电极的传统脑电图仪,但仍能为脑机接口技术捕捉高质量的脑电波信号。得益于其紧凑小巧的设计,这款耳戴式EEG设备首次将脑波监测带出实验室环境,让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
三星表示,该设备能够实时监测用户的困倦程度,这一功能在教育场景中可用于衡量学生的学习效率,或在驾驶场景中更准确地预警驾驶员疲劳。此外,该设备还能与人工智能算法协同工作,精准分析用户的个人偏好。
准确率与用户体验
在三星进行的内部测试中,通过分析参与者观看视频时的脑电波数据,该设备识别其视频偏好的准确率达到了惊人的92.85%。这一高准确率表明,脑电波分析技术已经达到了可以实际应用的阶段,能够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内容推荐和服务。
研究人员设想,类似的脑电波监测功能可以集成到AR眼镜、XR头显或无线耳机中。在AR/XR设备上,它能提供一种全新的免提交互方式,用户仅通过「意念」即可控制设备;而在无线耳机上,它则可以感知用户的情绪状态,例如判断用户是否对正在观看的电影感到疲倦或喜爱。
未来发展前景
随着这项技术的不断成熟,我们有理由期待在不远的将来,脑电波监测将成为消费电子产品的标准功能之一。这不仅将改变我们与设备的交互方式,还可能催生全新的应用场景和服务模式,如基于情绪反馈的内容推荐、意念控制的智能家居系统等。
三星的「读心」设备代表了脑机接口技术民用化的重要一步,展示了科技巨头在探索未来交互方式方面的创新实力。这一技术的发展也将推动整个行业对人机交互的理解和探索,为构建更智能、更自然的数字生活奠定基础。
苹果新广告调侃微软Windows电脑蓝屏死机,强调Mac安全优势
2025年10月8日,苹果发布了一则新的视频广告,借机调侃Windows电脑长期受到蓝屏死机(BSOD)问题的困扰,同时强调自家Mac产品在安全性方面的优势。这则广告在科技圈引发广泛关注,被视为苹果与微软之间持续竞争的最新表现。
广告内容与创意
广告内容主要讲述了一家企业在展会前夕因软件问题导致Windows系统崩溃,员工设备集体蓝屏,工作陷入停滞的尴尬场景。随后,苹果员工从天而降,通过Mac mini电脑成功恢复现场运作。广告的结尾出现了标语:「没有谁能比得上Mac安全」(There's no security like Mac security)。
这支广告被外界认为是在影射CrowdStrike安全更新事件。参考此前报道,当时有大量Windows电脑在更新后出现蓝屏死机,绝大多数全球500强企业均受波及。苹果巧妙地利用这一事件,突出了Mac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市场竞争与用户心理
在广告剧情中,苹果员工作为「及时伸出援手」的角色,在几分钟内帮助受影响的团队恢复业务运行。影片最后再次出现Mac mini的画面,暗示其在关键时刻的可靠性。这种叙事方式不仅展示了Mac产品的优势,还触动了用户对系统稳定性的深层需求。
由于系统底层复杂,Windows用户仍可能因驱动冲突或软件不兼容导致蓝屏问题。例如,有测试者在使用配备i9-14900HX与RTX 4090显卡的笔记本时,因处理器不稳定而多次遭遇蓝屏,最终通过安装Intel微码更新才解决问题。这些现实案例为苹果的广告提供了有力的素材。
科技巨头间的营销博弈
苹果这则广告反映了科技巨头之间营销策略的演进。随着产品同质化程度的提高,厂商们越来越倾向于通过对比和差异化营销来突出自身优势。苹果与微软之间的竞争早已超越了产品本身,延伸到品牌形象、用户体验和市场认知等多个层面。
这种竞争虽然激烈,但从长远来看,也有利于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为了应对竞争对手的挑战,各厂商需要不断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最终受益的是广大消费者。苹果的广告策略,正是这一竞争态势的生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