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逆袭:低毛利策略如何让新势力登顶销冠

1

2025年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然而,在这片红海中,一家曾被视作'小透明'的新势力车企悄然崛起,连续7个月蝉联交付榜冠军,它就是零跑汽车。

从年初月交付2.5万台到9月突破6.6万台,零跑不仅实现了销量的飞跃,更打破了产品结构的单一依赖。当理想、华为还在探索增程与纯电、SUV与轿车的平衡时,零跑已先一步交出了高分答卷。更令人惊讶的是,零跑以14.1%的综合毛利率,实现了比豪华品牌高20倍的盈利能力,重新定义了新能源汽车的盈利逻辑。

从'半价理想'到销冠之路

2024年11月,零跑汽车单月交付量首次突破4万台,跻身新势力品牌前三。然而,在大多数行业观察者眼中,零跑仍被贴上'半价理想'的标签,被认为只是在模仿成功者的路径。

零跑销量增长趋势

短短一年后,零跑已悄然完成蜕变。2025年9月,零跑月交付量突破6.6万台,同比增长接近一倍,连续7个月占据新势力头名位置。这一成绩的背后,是零跑产品结构的多元化突破。

根据零跑官方公布的数据,在当前销量构成中,B系列月销量已超过24000台,占比达到近40%。这标志着零跑不再依赖增程SUV这一单一产品线,成功实现了产品矩阵的多元化。

零跑B系列包含SUV(B10)和轿车(B01)两款纯电车型。B10定位为车长4.5米左右的紧凑型SUV,上市仅4个月交付量即突破5万台;而B01作为B级纯电轿车,尽管处在10-12万元的最卷价格带,依然交出了连续两个月交付破万的爆款答卷。

先增程后纯电,先SUV后轿车——这正是理想和华为等头部企业近两年重点研究却尚未完全攻克的命题。零跑的率先突破,不仅证明了其产品定义能力,更彰显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多元化可能性。

'车圈优衣库'的生存哲学

'我们想做车圈优衣库,'零跑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朱江明多次公开表示。这一比喻精准概括了零跑的定位与策略——提供高性价比、高品质的产品,不追求过度溢价,而是通过效率和精准取舍赢得市场。

零跑当前不同系列的销量构成情况

优衣库的核心竞争力并非简单的'便宜',而是高效执行能力与在产品成本和功能上的精准取舍。这一理念被零跑完美移植到汽车行业。

在B系列产品的定义上,零跑明确聚焦用户核心需求:大空间、长续航、智能化。具体体现在参数上:电池容量比同价位竞品大几度、充电倍率略高、全系搭载高通芯片的座舱和辅助驾驶系统,甚至在12万级别的车型上配置了激光雷达。

与此同时,零跑在非核心领域进行了战略性取舍:减少在外观颜值传播上的投入,简化销售体系(如直营门店等),将有限资源集中投入到用户真正关心的功能上。

这种'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产品哲学,让零跑B系列在竞争最激烈的10-12万元价格带迅速站稳脚跟。过往长期被合资品牌统治,近年来又被比亚迪分走大量市场份额的这一区间,终于迎来了新势力的突破。

零跑的成功,意外地折射出这家不强调互联网基因的非典型新势力车企,同样具备敏锐的用户洞察力和精准的产品定义能力。这打破了外界对零跑仅靠'技术降本'的理工男形象的刻板印象。

80度电池增程,不到30万的豪华体验

2025年10月16日,零跑在全年50万销量目标达成前夕,发布了全新的D系列旗舰车型D19和首位代言人费翔,标志着零跑正式向高端市场发起冲击。

零跑D系列首款车型D19

D19的参数令人瞩目:增程版将搭载80.1kWh超大电池,实现500km的纯电续航;纯电版电池容量更是达到115kWh。官方表示,这块电池最快可以在15分钟内完成30%-80%的补能,等效约为4C充电倍率。

更令人惊讶的是D19搭载的技术配置。纯电版最高将配备3电机,且采用双矢量电机技术。根据官方演示,这套矢量电机可以在锁定单侧前轮的情况下,通过分配力矩实现3.6m半径的'圆规掉头'——这一功能此前仅在百万级的仰望U8等豪华车型上出现。

在智能化层面,D19将搭载两颗高通8297芯片,采用舱驾一体的方案开发智能座舱和辅助驾驶功能,并计划实现车位到车位的辅助驾驶能力。此外,零跑还在车尾布置了制氧机,车内将配备原生的鼻吸式吸氧接口,为用户提供独特的健康体验。

尽管官方并未公布D19的预售价,但结合朱江明的表述来看,这款可能是零跑最贵的车,价格区间大概率在25-30万元之间。

如何实现如此高配与亲民的平衡?零跑给出了两大答案:

首先是技术降本。D19增程版首次带来了驱动发电一体的增程系统,既能发电也可以参与驱动。这套方案可以在减少一套电机电控系统的情况下实现四驱,减少几千元的BOM成本,同时有利于车辆减重和优化线束物理空间。

其次是坚持低毛利策略。朱江明强调,D系列'产品豪华,但价格不豪华',不会因为请了代言人就增加产品溢价。这种'按成本定价'的理念,延续了零跑B系列和C系列的成功经验。

低毛利的高盈利逻辑

在传统汽车行业认知中,低毛利往往等同于低盈利能力。然而,零跑用实际数据颠覆了这一认知。

在媒体沟通会上,朱江明直接用自己身穿的杰尼亚西装举例:尽管作为高端品牌,杰尼亚的产品毛利比优衣库多很多,但杰尼亚的总利润远不如优衣库。资料显示,2024年杰尼亚的总利润折合约为7.5亿人民币,而优衣库的总利润折合超过185亿人民币,后者是前者的25倍。

'低毛利也可以比豪华品牌多赚20倍,'朱江明表示,零跑并不担心低毛利会影响盈利能力。

零跑的底气来自规模效应和成本控制。2025年上半年,零跑公司已突破40万台交付量,完成50万的既定目标只是时间问题。对于2026年,零跑的销量目标已提升至80万-100万台。

零跑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朱江明

为实现这一目标,零跑正在构建更完善的产品矩阵:更便宜的A系列和定位豪华的D系列。同时,零跑除了坚持核心零部件自研自造(目前占BOM成本65%零部件自研自造),在空调压缩机、座椅、保险杠等附加值高但质量良莠不齐的配件上也开始自己生产。

朱江明透露,从2025年开始量产自研的座椅,产量目前已达2-3万台/月。这种垂直整合策略将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毛利率。

在海外市场,依托合作方Stellantis集团的体系,零跑得以在欧洲市场以相对低的成本铺设消费渠道。仅在德国市场,目前就已经有超过20家门店。在整个欧洲市场月销量破千,是销量最高的新势力车企。

下一步,零跑将对主销产品C10进行本地化生产,满足欧盟对于零部件40%本地化生产要求,进而优化定价,提升竞争力。

十年磨一剑的创业路

2025年,是零跑汽车成立的第十个年头。回顾这十年,朱江明在近期的一次采访中透露,自己从公司拿到的工资只有大约150万元,而个人的投入已经超过了10亿。

'优衣库只要做对了,也可以和杰尼亚们一样获得该有的回报,'朱江明表示,他认定了这条'车圈优衣库'之路。

从一家默默无闻的新创企业,到连续七个月蝉联新势力销冠,零跑汽车用十年时间证明了中国汽车品牌的创新潜力。在技术集成、产品取舍和低毛利策略的指引下,零跑走出了一条差异化竞争之路。

朱江明透露,零跑的下一个大目标是突破400万年销量目标,成为全球TOP10的车企。这一目标看似宏大,但考虑到零跑当前的增速和产品布局,并非遥不可及。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从'野蛮生长'转向'精耕细作'的关键阶段,零跑的崛起不仅是一家企业的成功,更是中国汽车工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它证明了一条真理: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中,真正的竞争力不来自于简单的模仿或高端的定位,而是来自于对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对产品本质的精准把握,以及将技术创新转化为规模效益的能力。

零跑的故事,或许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