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朋友项链引发纽约地铁广告战:隐私与孤独的科技博弈

1

在纽约地铁的金属墙壁和闪烁灯光之间,一场关于科技与人类关系的无声战争正在上演。一个名为'Friend'的AI朋友项链广告营销活动,本意是要推广一款能'倾听、回应和支持'用户的智能首饰,却意外演变成了一场公众对科技侵入私人领域的强烈抗议。

纽约地铁广告

广告涂改:公众的集体抗议

"AI不在意你"——这句简洁而有力的涂鸦,出现在纽约地铁一辆车厢的Friend广告上,成为这场科技争议最直接的象征。紧接着,另一行字补充道:"人类联系是神圣的,AI不是你的朋友。"

这些涂鸦并非孤立事件,而是一个更大规模抗议行动的一部分。一个名为nyc-friends.vercel.app的网站收集了大量被涂改的Friend广告图片,记录了纽约市民对这款AI项链的集体抵制。许多纽约人对营销中声称AI朋友"永远不会爽约晚餐"或"不会让你独自乘坐地铁"的承诺表示愤怒和嘲讽。

"朋友不会让朋友出卖灵魂,"另一位涂鸦者写道,这句话直接挑战了Friend产品背后的商业逻辑和价值主张。

更广泛的科技批判

批评者们不仅仅针对Friend这款产品,而是利用广告作为平台,表达了对整个科技行业的更广泛不满。在一则声称AI朋友"永远不会在水槽留下脏盘子"的广告上,一位涂鸦者将矛头指向了AI数据中心,特别是像xAI这样的公司,指责它们"毒害黑人社区"。

另一则被涂改的广告上写着:"自由地将你的个人信息交给大科技公司不会治愈你的伤口",并呼吁地铁乘客加入对Palantir的抵制。Palantir被指控使用AI进行个人监视并识别军事目标。

监控资本主义与隐私担忧

浏览这些被涂改的广告,可以发现大多数批评都集中在Friend项链可能带来的监视风险上。"AI监视垃圾,"一位涂鸦者简洁地总结,而另一位则将广告上"我会和你一起追完整部剧"的承诺改为"我会偷走你的信息、数据和身份"。

这些担忧并非空穴来风。随着AI技术的普及,数据隐私和监控问题已经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Friend项链作为一款持续监听用户对话的设备,其潜在的数据收集和使用方式引发了人们对隐私侵犯的合理担忧。

营销策略与公众反应

据《纽约时报》报道,在过去的六周里,Friend广告已成为"近期最引人注目的地铁营销活动之一"。22岁的Friend创始人Avi Schiffmann投入不到100万美元,在纽约MTA的地铁车厢中全面投放广告。Schiffmann确认,自纽约推出以来,该活动已扩展到洛杉矶,芝加哥将是下一个目标。

"只有MTA允许你进行这样的全面接管,"Schiffmann告诉《纽约时报》,"这感觉几乎是非法的。"

孤独经济与科技替代的伦理困境

除了对监控资本主义的反弹,批评者还指责Schiffmann利用孤独流行牟利。哈佛大学教育学院Making Caring Common项目的研究人员去年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30-44岁的人群是最孤独的群体"。在接受调查的人中,73%的人认为"技术加剧了国家的孤独感"。

然而,Schiffmann拒绝了这些批评,告诉《纽约时报》他的AI朋友项链旨在补充人类朋友,而非取代他们,声称它能"显著提高"用户的"平均情商"。

"我不认为这是反乌托邦式的,"Schiffmann说,"AI朋友是一种新的陪伴类别,将与传统朋友共存而非取代他们。"

他打比方说:"我们在同一个房间里有一只猫、一只狗、一个孩子和一个成年人。为什么不能有一个AI呢?"

创意反击:网站让任何人涂改广告

到目前为止,Friend广告尚未带来显著的销售业绩。Schiffmann确认只售出了3100件产品。他预计社会尚未准备好接受如此大规模推广的AI伴侣,但他的广告活动将有助于使AI朋友正常化。

与此同时,批评者已在社交媒体上迅速反击Friend,催生了一个网站,任何人都可以在那里涂改Friend广告并在线分享。该网站创作者Marc Mueller告诉《纽约时报》,目前已收到近6000份投稿,访问者可以在创建自己的涂改版本后选择"乘坐列车查看更多"。

对于Mueller网站的访问者来说,"乘坐列车"会展示一个轮播图,记录对Friend的抵制,以及访问者以不太严肃方式嘲讽广告的"行为艺术"。一个例子显示被涂改的广告将"Friend"改为"Fries",配以麦当劳薯条的粗略插图,而另一个则将广告转变为"炸鸡"宣传活动。

心理健康风险的警示

其他涂改似乎更认真地试图将广告转变为警告。一位涂鸦者画了一堆箭头指向Friend中的"end",同时将吊坠变成哭泣表情符号,似乎旨在强调依赖AI伴侣的心理健康风险

这些担忧并非没有根据。据报道,像Character.AI和ChatGPT等产品已经引发了诉讼并促使参议院举行听证会,这些产品被指控在青少年自杀案中扮演了不当角色。

科技与人类关系的重新思考

这场围绕Friend项链的争议,实际上反映了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在日益数字化的世界中,人类如何保持真实的连接?科技应该扮演什么角色?是增强人类关系,还是最终取代它们?

MTA尚未对这场争议发表评论,但Outfront Media负责MTA广告的副总裁Victoria Mottesheard告诉《纽约时报》,Friend活动之所以火爆是因为AI"是2025年的热门话题"。

无论Friend最终是否成功,这场争议已经引发了人们对科技与人类关系的重新思考。在一个孤独感日益普遍的时代,我们是否应该寻求AI伴侣的安慰?还是应该优先投资于建立更真实、更深入的人类联系?这些问题没有简单的答案,但它们将继续塑造我们对未来的想象和期望。

平衡创新与伦理

Schiffmann的愿景——AI作为人类朋友的补充而非替代——代表了一种可能的平衡。然而,实现这一愿景需要解决隐私、数据安全和心理健康等关键问题。科技公司不能仅仅因为技术上可行就推出产品,还必须考虑社会影响和伦理后果。

这场纽约地铁广告战提醒我们,科技创新必须与社会价值观保持一致。在追求技术进步的同时,我们也必须保护人类尊严、隐私和真实连接的宝贵价值。只有这样,科技才能真正服务于人类,而非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