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竞争白热化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一家曾被贴上'半价理想'标签的新势力车企,正以独特的发展路径书写着行业新篇章。零跑汽车在2025年实现了惊人的市场逆袭,月交付量从年初的2.5万台一路攀升至9月的6.6万台,连续7个月蝉联新势力交付榜第一。更值得关注的是,零跑不仅证明了增程SUV的成功,更在纯电轿车领域取得突破,为行业提供了差异化竞争的范本。
从'小透明'到销冠:零跑的逆袭之路
2024年11月,零跑汽车单月交付量首次突破4万台,跻身新势力品牌前三。在大多数旁观者眼中,这家车企仍被视为新势力中的'小透明',主要因其C系列产品主销增程SUV而被外界贴上略带调侃的标签——'半价理想'。
然而,短短一年时间,昔日'小透明'已经悄然完成了华丽转身。2025年9月,零跑月交付量突破6.6万台,同比增长接近一倍,不仅稳居新势力榜首,更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零跑的销量构成也呈现出健康多元的特点。在早期,增程SUV是零跑的主要产品线,但如今销量构成已不再依赖单一产品。今年推出的纯电B系列迅速上量,根据官方数据,B系列月销量已超过24,000台,占比达到近40%,成为零跑销量增长的重要引擎。
产品战略突破:先增程后纯电,先SUV后轿车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产品线的扩展顺序往往考验着企业的战略眼光。零跑选择了'先增程后纯电,先SUV后轿车'的发展路径,这一策略与理想、华为等头部企业近年重点研究的命题不谋而合,但零跑却率先交出了高分答卷。
零跑B系列包含SUV(B10)和轿车(B01)两款纯电车型,均定位在10-12万元的价格区间,这是被认为最主流也是竞争最激烈的市场。在这个被合资品牌长期统治、又被比亚迪分走大量市场份额的细分市场,零跑B系列取得了显著突破:
- B10定位为车长4.5米左右的紧凑型SUV,上市仅4个月交付量即突破5万台
- B01在7月正式发布会后,连续两个月交付量破万
朱江明喜欢用'车圈优衣库'形容零跑,希望传递出产品好而不贵的品牌形象。这一比喻背后,是零跑对产品定位和成本控制的深刻理解。优衣库价格亲民的关键不仅在于'省',更在于执行'效率高'以及在产品成本和功能上准确'做取舍'。
在B系列产品上,零跑的核心关注点在于大空间、长续航和智能化三大用户需求:
- 电池容量比友商大几度
- 充电倍率略高一点
- 座舱和辅助驾驶芯片全系采用高通芯片
- 在12万级别的车型上配置激光雷达
而在外观设计和销售体系方面,零跑则相对克制,没有过度投入资源。这种精准的产品定位策略,使得零跑B系列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迅速脱颖而出。
技术创新:D19的80度电池与矢量电机
在销量持续攀升的同时,零跑并未停止技术创新的步伐。2025年10月16日,零跑D平台技术发布会上,D系列首款车型D19正式亮相,这款被定位为零跑'最贵'的车型,可能将挑战25-30万元的价格区间。
D19将同时提供纯电和增程两种动力形式,其中增程版搭载80.1kWh超大电池,实现500km的纯电续航,并配备15分钟完成30%-80%补能的能力,等效约为4C充电倍率。这一'大电池小油箱'的策略转变,反映了零跑对增程技术的重新理解——'增程是不差钱的消费者,为了少数出行场景做出的选择'。
更令人瞩目的是,D19纯电版将配备3电机,并采用双矢量电机技术。根据官方演示,这套矢量电机可以在锁定单侧前轮的情况下,通过分配力矩实现3.6m半径的'圆规掉头',这项技术此前只在仰望U8等百万豪华车型上出现。
在智能化方面,D19将搭载两颗高通8297芯片,采用舱驾一体的方案开发智能座舱和辅助驾驶功能,实现车位到车位的辅助驾驶能力。此外,D19还配备了制氧机和原生鼻吸式吸氧接口,为用户提供独特的健康体验。
低毛利高周转:零跑的盈利逻辑
面对高端配置与相对亲民价格的矛盾,零跑通过技术降本和按成本定价的策略实现了平衡。D19增程版首次采用了驱动发电一体的增程系统,既能发电也可以参与驱动,这套方案可以在减少一套电机电控系统的情况下实现四驱,减少数千元的BOM成本。
零跑坚持'产品豪华,但价格不豪华'的策略,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零跑公司的综合毛利率为14.1%。朱江明在媒体沟通会上强调,不会因为请了代言人就增加产品溢价。
朱江明以自己身穿的杰尼亚西装为例,阐述了零跑的盈利逻辑:尽管高端品牌杰尼亚的产品毛利比优衣库多很多,但杰尼亚的总利润远不如优衣库——2024年杰尼亚的总利润折合约为7.5亿人民币,而优衣库的总利润折合超过185亿人民币,后者是前者的25倍。
这一对比生动地展示了零跑的战略选择:通过低毛利高周转的方式,实现规模效应带来的总体盈利能力提升。
垂直整合与全球化布局
为实现技术降本和品质控制,零跑坚持核心零部件自研自造,目前占BOM成本65%的零部件由零跑自研自造。不仅如此,零跑还在空调压缩机、座椅、保险杠等附加值高但质量良莠不齐的配件上开始自主生产。
朱江明透露,从2025年开始量产自研的座椅,产量目前已达2-3万台/月。这种垂直整合的策略不仅提高了零跑对供应链的控制力,也进一步降低了成本。
在海外市场方面,零跑依托与Stellantis集团的合作,以相对低的成本在欧洲市场铺设销售渠道。仅在德国市场,零跑就已经开设了超过20家门店,在整个欧洲市场月销量破千,是销量最高的新势力车企。
下一步,零跑计划对主销产品C10进行本地化生产,以满足欧盟对于零部件40%本地化生产要求,进一步优化定价,提升竞争力。
未来展望:400万年销目标与行业启示
今年是零跑汽车成立的第十年。在近期的一次采访中,朱江明透露,公司下一个大目标是突破400万年销量目标,成为全球TOP10的车企。
回顾零跑的发展历程,朱江明提到在10年中,自己从公司拿到的工资只有大约150万元,而个人的投入已经超过了10亿。但他坚定地认为,'优衣库'只要做对了,也可以和'杰尼亚们'一样获得应有的回报。
零跑的成功为新能源汽车行业提供了重要启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单纯追求高端化或低价化都不是唯一出路。通过精准的用户洞察、合理的技术取舍、高效的成本控制和规模效应,企业可以在不同细分市场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和发展路径。
随着D19的推出和海外市场的拓展,零跑正从一家'技术型'新势力向兼具产品力和品牌力的综合车企转变。其'技术上做集成、产品上做取舍、定义上低毛利'的核心策略,或许将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差异化竞争的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