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曾经被视为信息自由流通的乌托邦,一个能够连接全球、促进知识共享和民主交流的数字天堂。然而,随着科技巨头垄断加剧、商业模式转变和算法黑箱化,如今的互联网体验已经大不如前。正如科技作家Cory Doctorow在其新书《Enshittification》中所描述的,许多网络服务正在经历一种系统性的质量下降过程,他称之为'屎化'。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现象,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并思考可能的出路。
'屎化'现象:互联网质量的系统性下降
'Enshittification'(屎化)是Cory Doctorow创造的一个术语,用来描述数字平台经历的一种特定退化过程:平台最初为吸引用户而提供优质服务,一旦建立起用户基础,便转向服务提供商,提高抽成和收费,最后转向广告商,优先展示广告而非用户需要的内容。这一过程导致最终用户得到的体验持续恶化。
这种'屎化'现象在多个平台上都有体现:社交媒体的信息流被算法推荐和广告占据;视频平台的中断式广告越来越多;新闻网站充斥着点击诱饵和大量广告;搜索引擎的结果质量下降,充斥着SEO优化内容和广告。用户被迫在越来越差的体验中做出妥协,或者寻找替代方案。
'屎化'背后的驱动因素
1. 平台经济的垄断本质
互联网平台往往具有赢家通吃的特点,一旦某个平台在特定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就缺乏改善用户体验的动力。相反,它们有更强的动机从现有用户身上榨取更多价值。这种垄断地位使得平台能够忽视用户投诉,因为用户缺乏可行的替代选择。
2. 短期盈利压力
上市公司面临季度财报压力,高管往往优先考虑短期财务指标而非长期用户体验。这种短视思维导致平台不断推出能立即增加收入但损害长期体验的功能,如增加广告、降低内容质量等。
3. 算法黑箱化
现代互联网平台越来越依赖复杂的算法来决定用户看到什么内容。这些算法通常不透明,其优化目标往往与用户利益不一致,而是追求最大化用户参与度(即使是通过煽动性内容)或广告收入。算法黑箱使得用户难以理解和预测自己看到的内容。
4. 数据驱动的剥削
平台收集大量用户数据,用于精准广告投放和用户行为预测。这种数据收集往往缺乏透明度和用户控制,导致用户隐私被侵犯,同时算法可能强化偏见和过滤气泡,进一步恶化用户体验。
'屎化'对社会的深远影响
1. 信息质量下降
当平台优先考虑广告收入和用户参与度而非信息质量时,我们获取的信息变得越来越不可靠。虚假信息、阴谋论和低质量内容的传播速度往往超过准确信息,导致公众认知混乱和社会极化。
2. 创意生态的萎缩
内容创作者在平台算法和政策的夹缝中生存,难以获得公平的报酬和展示机会。这导致创意生态萎缩,独立创作者难以与平台支持的头部创作者竞争,最终导致内容同质化。
3. 数字鸿沟扩大
'屎化'过程对不同群体的影响不均。数字素养较低、资源有限的群体更难识别和应对低质量内容、虚假信息和隐私侵犯,导致数字鸿沟进一步扩大。
4. 心理健康影响
研究表明,社交媒体的过度使用和算法推荐的内容与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有关。当平台设计旨在最大化用户参与度而非福祉时,用户的心理健康可能受到损害。
应对'屎化'的可能出路
1. 监管干预
政府可以通过立法来限制平台的垄断行为,要求更高的透明度,保护用户数据权利。例如,欧盟的《数字服务法》和《数字市场法》就是朝着这个方向迈出的重要步伐。这类法规可以确保平台承担更多责任,保护用户权益。
2. 技术解决方案
开发更加透明、以用户为中心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应对'屎化'的重要途径。这包括:
- 开源算法和推荐系统,提高透明度
- 去中心化社交媒体和内容平台
- 注重隐私保护的替代搜索引擎
- 用户数据控制工具,让用户能够管理自己的数据
3. 用户教育和数字素养
提高用户的数字素养是应对'屎化'的关键。用户需要学会:
- 识别低质量和虚假内容
- 理解算法如何影响他们看到的信息
- 保护自己的数据隐私
- 寻找和使用更加注重用户体验的平台
4. 商业模式创新
探索不以广告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商业模式,如:
- 订阅制服务
- 用户直接支持创作者的模式
- 非营利性平台
- 基于合作的共享经济模式
案例分析:成功抵抗'屎化'的平台
1. Mastodon(去中心化社交网络)
Mastodon是一个去中心化的社交网络平台,没有单一公司控制所有数据和算法。用户可以选择加入不同的服务器,形成联邦式网络。这种结构避免了传统社交平台的垄断问题,让用户和社区能够控制自己的体验。
2. DuckDuckGo(注重隐私的搜索引擎)
DuckDuckGo不跟踪用户搜索历史,不创建用户画像,也不个性化搜索结果(除非用户明确要求)。这种对隐私的重视使其成为许多关注隐私用户的搜索引擎选择,展示了不依赖广告和用户数据监控的可行商业模式。
3. Substack(创作者直接面向读者的平台)
Substack允许创作者直接通过订阅模式从读者那里获得收入,而不是依赖广告分成或平台算法推荐。这种模式让创作者能够保持内容独立性,不必为了迎合算法而牺牲质量。
互联网的未来:超越'屎化'的可能性
尽管当前互联网面临严峻挑战,但仍有理由保持乐观。技术和社会的演变可能会带来更加健康、可持续的互联网生态:
1. 去中心化技术的兴起
区块链、去中心化存储和计算等技术为构建更加公平、透明的互联网基础设施提供了可能。这些技术可以减少对科技巨头的依赖,让用户拥有更多对自己数据的控制权。
2. 用户赋权运动
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权利,要求平台更加透明和负责任。这种用户赋权运动正在推动平台改变,促使它们重新考虑用户体验的重要性。
3. 可持续互联网理念的普及
企业和组织开始认识到,短期盈利最大化的模式不可持续。更加注重长期价值、社会责任和用户体验的商业模式正在获得关注。
4. 多元化互联网生态
互联网的未来可能不是由少数几个平台主导,而是由多种不同类型、不同定位的平台组成的生态系统。这种多元化可以防止垄断,让用户有更多选择,促进创新。
结论:共同塑造更好的互联网未来
互联网的'屎化'不是不可避免的命运,而是特定经济、技术和政策环境下的产物。通过理解这一现象的本质,我们可以采取行动,推动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数字生态系统。
作为用户,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数字素养,做出明智的选择,支持那些真正重视用户体验的平台。作为社会成员,我们可以倡导更合理的监管框架,要求平台承担更多责任。作为技术开发者,我们可以设计更加透明、以用户为中心的技术解决方案。
互联网的未来不在于少数科技巨头的决策,而在于我们每个人的选择和行动。只有共同努力,我们才能确保互联网回归其最初的愿景:一个连接全球、促进知识共享和民主交流的数字公共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