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纽约地铁系统中,一场看似普通的广告营销活动意外演变成了一场关于技术与人性的公开辩论。名为"Friend"的AI朋友项链广告被大量涂鸦覆盖,上面写着"AI doesn't care"(AI不在乎)、"Human connection is sacred"(人类联系是神圣的)等标语,引发了社会对AI技术边界和隐私问题的广泛讨论。
涂鸦抗议:公众对AI监听技术的集体抗议
这场由22岁的Friend创始人Avi Schiffmann发起的营销活动,投入近百万美元在纽约地铁全系统投放广告,宣传这款售价129美元的AI项链能够"倾听、回应和支持"用户,成为"永不抛弃你的朋友"。然而,这些广告很快成为了公众宣泄对AI技术疑虑的出口。
"AI doesn't care,"一位涂鸦者在纽约地铁广告上写道,强调"Human connection is sacred"(人类联系是神圣的),并特别指出"AI is not your friend"(AI不是你的朋友)。
这些涂鸦现在已成为一个大型在线档案的一部分,收集了Friend广告引发的各类涂鸦。许多纽约市民对营销声称AI"永远不会爽约晚餐"或"不会让你独自乘坐地铁"表示愤怒。
"Friends don't let friends sell their souls,"(朋友不会让朋友出卖灵魂)另一位涂鸦者写道。
更广泛的批评:从产品到技术伦理的质疑
除了对产品本身的质疑,批评者还利用这些广告表达了对AI技术的更广泛政治担忧。在一则暗示AI朋友"永远不会在水槽里留下脏盘子"的广告上,一位涂鸦者指责xAI等AI数据中心"毒害黑人社区"。另一位则写道"自由地向科技巨头提供个人信息不会治愈你的伤口",呼吁乘客加入对Palantir的抵制——据《卫报》报道,该公司使用AI监视个人并识别军事目标。
档案审查显示,许多批评集中在吊坠可能监视用户的潜力上。"AI surveillance slop"(AI监控垃圾),一位涂鸦者总结道,而另一位则在一则承诺"我会陪你追完整部剧"的广告上涂鸦"我会偷取你的信息、数据、身份"。
营销策略与公众反应的强烈反差
据《纽约时报》报道,在过去的六周里,Friend广告已成为"近期最引人注目的地铁营销活动之一"。Schiffmann向MTA支付不到100万美元,在纽约的地铁车厢内铺天盖地投放广告。自纽约推出以来,该活动已扩展到洛杉矶,芝加哥将是下一个城市,但Schiffman确认MTA地铁车厢是首选目标,以尽可能制造轰动效应。
"只有MTA允许你进行这样的全面接管,"Schiffman告诉《纽约时报》"这感觉几乎是非法的。"
孤独经济化与技术替代的争议
除了对监控资本主义的反弹,批评者还指责Schiffmann利用孤独流行病牟利。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Making Caring Common项目去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30-44岁人群是最孤独的群体。总体而言,73%的受访者选择技术作为导致国家孤独感增加的因素。
但Schiffman拒绝了这些批评,告诉《纽约时报》他的AI Friend吊坠旨在补充人类朋友,而非取代他们,据说能显著提高用户的"平均情商"。
"我不认为这是反乌托邦的,"Schiffman说,暗示"AI朋友是一种新的陪伴类别,将与传统朋友共存而非取代它们",《纽约时报》报道。"我们在同一个房间里有一只猫、一只狗、一个孩子和一个成年人,"Friend创始人说。"为什么不能有一个AI呢?"
公众平台的诞生:集体创作与抗议
Friend广告至今未产生显著销量,Schiffman确认,告诉《纽约时报》仅售出3100件。他预计社会尚未准备好在大规模推广AI伴侣,他的广告活动将有助于AI朋友的正常化。
与此同时,批评者已在社交媒体上猛烈抨击Friend,并催生了一个网站,任何人都可以在上面涂改Friend广告并在线分享。该网站创作者Marc Mueller告诉《纽约时报》,迄今已收到近6000份投稿,访问者可以在创建自己的涂鸦版本后选择"乘坐列车查看更多"来浏览这些投稿。
对于Mueller网站的访问者来说,"乘坐列车"会展示一个轮播,记录对Friend的反驳,以及访问者以不那么严肃的方式取笑广告的"行为艺术"。一个例子显示被涂改的广告将"Friend"(朋友)改为"Fries"(薯条),配以麦当劳薯条的粗糙插图,而另一个则将广告变成了"炸鸡"的宣传活动。
其他人似乎更认真地试图将广告变成警告。一位涂鸦者画了一堆箭头指向Friend中的"end"(结束),同时将吊坠变成哭泣表情符号,似乎引起了人们对依赖AI伴侣的心理健康风险研究的注意——包括 allegedly Character.AI和ChatGPT等产品的自杀风险,这些产品已引发了诉讼并促成了参议院听证会。
技术与人性:重新思考数字时代的友谊
这场关于AI朋友项链的争论远不止于一个产品的营销失败。它反映了更深层次的社会焦虑:在日益数字化的世界中,我们如何定义友谊、隐私和人性?当技术公司试图将情感商品化时,我们愿意让渡多少自主权?

纽约地铁中推广AI朋友项链的广告引发了广泛涂鸦,反映了公众对隐私和人际关系的担忧。
监控资本主义与数字隐私的新边界
批评者对Friend吊坠的担忧并非没有根据。在数据成为新石油的时代,任何能够持续收集用户对话的设备都构成了潜在的隐私风险。xAI等数据中心"毒害黑人社区"的指控,以及Palantir使用AI监视个人的报道,都揭示了技术巨头如何在不透明地收集和使用数据。
" freely giving your personal info to Big Tech won't heal your wounds,"(自由地向科技巨头提供个人信息不会治愈你的伤口)一位涂鸦者写道,这句话直指数字时代的核心矛盾:我们是否愿意用隐私换取便利和陪伴?
孤独流行病与技术解决方案的局限性
哈佛大学的研究显示,73%的受访者认为技术加剧了国家的孤独感。这一数据与Schiffmann声称的AI朋友能"显著提高"用户情商的说法形成了鲜明对比。在技术解决方案与人类情感需求之间,存在着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
"Human connection is sacred,"(人类联系是神圣的)这句涂鸦不仅是对AI朋友的抗议,也是对技术试图复制人类情感本质的质疑。友谊、爱情和归属感这些基本人类体验,是否能够被算法和数据所模拟?
技术伦理与社会责任的重新思考
Friend广告涂鸦浪潮引发了一个重要问题:在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如何确保技术发展与社会价值观保持一致?当22岁的创始人Schiffmann声称"AI朋友将与传统朋友共存"时,他是否充分考虑了这种"共存"可能带来的社会和心理后果?
这场抗议不仅是对一个产品的批评,更是对整个科技行业的一次集体反思。它提醒我们,技术发展不能仅仅以创新和商业成功为衡量标准,还必须考虑其对人类关系、隐私和尊严的影响。
数字时代的友谊:重新定义连接
在涂鸦者"Why not an AI?"(为什么不能是AI?)和"AI is not your friend"(AI不是你的朋友)的矛盾中,我们看到了数字时代友谊定义的张力。当AI能够模拟对话、提供情感支持时,我们如何区分真实与虚假的连接?
Friend吊坠引发的争议,实际上是对数字时代人际关系本质的深刻探讨。在虚拟与现实的界限日益模糊的今天,我们需要重新思考什么是真正的连接,以及技术应当如何服务于而非取代人类的基本情感需求。
结论:技术与人性的平衡之道
纽约地铁的涂鸦抗议不仅仅是对一个营销活动的反应,它代表了公众对技术发展方向的担忧和对人性价值的坚持。在这场关于AI朋友项链的争论中,我们看到了技术乐观主义与人文主义之间的张力,以及社会对数字隐私、情感真实性和人际连接的深切关注。

Friend AI朋友项链,引发纽约地铁广告涂鸦浪潮的争议产品。
随着AI技术继续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这场争论提醒我们:技术发展必须以人为本,尊重人类的情感需求、隐私尊严和社会价值观。只有在技术与人性之间找到平衡,我们才能创造一个真正服务于人类福祉的数字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