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出行上市背后:一场突围与自救,能否在网约车红海中另辟蹊径?

1

在网约车市场竞争激烈的当下,曹操出行作为吉利集团旗下的出行品牌,其上市之路备受关注。曹操出行历经三次冲击,终于成功登陆港股市场,然而上市首日股价便遭遇下跌,市值达到191.28亿港币。这家背靠汽车巨头吉利的公司,能否在滴滴占据主导地位的市场中突围?其独特的B2C模式和定制化车辆策略又将如何影响其未来的发展?

网约车行业曾是资本市场的宠儿,如今却逐渐降温。在滴滴出行仍在美股粉单市场徘徊之际,其他网约车平台的股价也大幅下跌。面对市场的挑战,曹操出行选择迎难而上,其背后有着怎样的战略考量?

回顾过去,网约车市场曾经历激烈的“烧钱”补贴大战。滴滴和快的合并后,市场格局基本确定。然而,吉利控股在2015年悄然孵化了曹操专车,试图在出行领域分一杯羹。吉利此举并非一时兴起,而是出于对汽车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深刻思考。

曹操出行的创始人刘金良认为,汽车行业正朝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的方向发展。吉利若想在未来保持竞争力,就不能仅仅满足于制造汽车,而必须转型为出行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换言之,未来的商业模式将不再是单纯地销售汽车,而是提供从A点到B点的出行服务。

此外,吉利还面临着汽车销量下滑的现实压力。2014年,吉利的汽车销量同比大幅下跌。成立曹操出行,既可以消化新能源汽车的产能,又可以通过运营收集数据,迭代研发技术,同时还能推动企业向出行服务商转型,可谓一举三得。

吉利的战略举措也启发了其他汽车制造商。上汽集团、长安汽车、一汽集团、东风汽车和广汽集团等纷纷推出自己的网约车平台,意图在网约车市场开辟“第二战场”。

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曹操出行并没有选择与滴滴等平台正面竞争,而是采取了差异化的策略。当时,C2C模式是市场主流,即平台连接私家车主和乘客,平台只负责信息撮合。而曹操出行则选择了B2C模式,统一提供吉利制造的新能源汽车,并招聘专职司机进行统一培训和管理。

尽管这种模式在当时显得“笨重”且成本高昂,但却为曹操出行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除了统一的车辆和服务,曹操出行还推出了“定制车”的概念。与普通家用车不同,定制车是专门为高强度运营和提升乘客体验而设计的。

曹操出行定制车队主要由枫叶80V和曹操60两款车型组成。曹操60在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了降低司机运营成本、提升乘客舒适度和方便车辆维修等因素。截至2023年底,曹操出行在全国范围内投放了3.1万辆定制车,成为中国最大的定制车队。这些定制车占到了其整个车队的50.7%。

定制车的TCO(车辆总持有成本)比市面上主流的纯电动网约车要低32%到40%。这意味着曹操出行在运营成本上具有显著优势。然而,招股书显示,从2021年到2024年,曹操出行已连续亏损四年,累计亏损超过82亿元。

在此期间,曹操出行共经历了三轮融资。最近的一次是2021年获得的38亿元B轮融资,当时估值高达170亿元。尽管引入了外部投资,吉利创始人李书福仍然掌握着曹操出行的大部分股权,持股比例高达83.9%。这表明曹操出行是吉利集团布局未来出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市并非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曹操出行未来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网约车市场竞争激烈,曹操出行面临着来自滴滴出行、T3出行、享道出行以及高德地图、百度地图、美团等聚合平台的竞争压力。

其中,曹操出行面临的最棘手问题是越来越依赖聚合平台。数据显示,2024年,曹操出行超过85%的订单来自聚合平台,而来自自身App的订单仅占不到15%。这意味着曹操出行不仅失去了自己的客户,还要向平台支付高额的佣金。曹操出行支付给聚合平台的佣金从2022年的3.22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10.46亿元,三年增长超过两倍。

这种“为平台打工”的模式不仅降低了曹操出行的盈利能力,还使其失去了品牌的自主性和流量的控制权。这无疑是悬在曹操出行头顶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如果说之前的竞争是常规赛,那么自动驾驶(Robotaxi)将是决定生死的总决赛。目前,自动驾驶赛道上的玩家主要分为三类:拥有自动驾驶技术和造车能力的企业(如特斯拉),掌握顶尖算法和数据的技术公司(如小马智行、文远知行),以及拥有海量用户和出行数据的平台(如滴滴出行、曹操出行)。

这场竞赛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特斯拉的Robotaxi已在美国奥斯汀市正式开启服务,文远知行、萝卜快跑、小马智行、Momenta、滴滴出行等公司也纷纷发布了2025年有关Robotaxi的量产计划。

曹操出行也在积极布局自动驾驶领域。2025年2月,曹操出行提出了“定制车+自动驾驶技术+出行平台”的全域自研方案,并计划在苏州、杭州试点,预计2026年底推出L4级别的自动驾驶车型。

然而,与专注于技术的科技公司相比,曹操出行在技术和数据积累方面仍有差距。在这场关乎未来的终局之战中,曹操出行必须跑得更快、更准。

从曹操出行的故事中可以看出,在红海市场中,与其跟随他人,不如另辟蹊径,解决行业最根本的痛点。尽管这条路充满挑战,但或许才是通向未来的正确道路。上市为曹操出行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金支持。能否克服眼前的挑战,将是曹操出行接下来面临的真正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