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监管联邦与州权的博弈:谁主导未来?

1

人工智能监管:联邦与州权的博弈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工智能(AI)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然而,伴随着AI技术的广泛应用,对其潜在风险的担忧也日益增加。在美国,关于如何监管AI的讨论愈发激烈,尤其是在联邦政府与各州之间,一场关于监管权的博弈正在上演。

联邦监管的呼声

随着AI技术的日益成熟,联邦层面对于制定统一监管框架的呼声越来越高。支持者认为,统一的监管标准有助于确保AI技术的安全、可靠和合乎道德地使用,同时也有利于创新和市场竞争。然而,在具体的监管措施上,各方存在诸多分歧。

Sen. Ted Cruz holds up a hand and speaks while presiding over a Senate subcommittee hearing.

参议员Ted Cruz(共和党,德克萨斯州)便是联邦监管的积极倡导者。他提出了一项提案,旨在限制各州对AI的监管权力。Cruz认为,各州各自为政的监管方式可能会阻碍AI技术的发展和创新,甚至可能导致“欧盟式”的过度监管。他的提案一度计划将对AI进行监管的州排除在联邦宽带资金的分配之外,以此来推动各州放弃对AI的监管。

州权的捍卫

尽管联邦层面存在推动统一监管的努力,但各州也在积极探索适合自身情况的AI监管方式。许多州认为,它们有权根据本地的需求和价值观来制定AI监管政策,以保护其居民免受潜在的AI风险。

例如,华盛顿州和田纳西州的总检察长就公开反对联邦政府对州AI监管的干预。他们指出,各州已经开始采取措施,应对AI可能带来的各种问题,如深度伪造、虚假信息传播和算法歧视等。如果联邦政府强行推行统一的监管标准,可能会使各州在保护公民权益方面的努力付诸东流。

参议员Maria Cantwell(民主党,华盛顿州)也对Cruz的提案提出了质疑。她指出,许多州已经开始 regulating AI in some way,这些法律填补了联邦行动之前的空白。Cantwell认为,国会威胁这些法律将使数百万美国人容易受到AI的伤害,废除这些州法律保护。

Byrd规则的挑战

在联邦监管的讨论中,Byrd规则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该规则旨在限制在预算协调立法中加入“无关事项”。根据Byrd规则,如果参议员对一项预算条款提出异议,认为其与预算无关,那么就需要60%的参议员投票才能通过该条款。

Cruz的AI监管提案便面临着Byrd规则的挑战。最初,他的提案试图通过将对AI进行监管的州排除在联邦宽带资金的分配之外,来间接限制各州的监管权力。然而,由于Byrd规则的限制,以及共和党内部的反对声音,Cruz不得不对提案进行修改。

妥协与博弈

为了争取更多的支持,Cruz对他的提案做出了妥协。修改后的提案不再直接剥夺对AI进行监管的州获得联邦宽带资金的资格,而是将限制范围缩小到仅限于5亿美元的AI专项资金。这意味着,各州如果对AI进行监管,可能无法获得这部分专项资金,但仍然可以获得其他联邦宽带资金。

尽管Cruz做出了妥协,但各方对他的提案仍然存在争议。一些人认为,即使是修改后的提案,仍然可能对各州的AI监管产生寒蝉效应。另一些人则认为,Cruz的提案是必要的,可以防止各州出台过于严格的AI监管政策,从而扼杀创新。

州一级的创新监管实践

在联邦层面争论不休的同时,许多州已经开始积极探索适合自身情况的AI监管方式。这些监管实践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消费者权益保护、数据隐私、算法透明度和伦理道德等方面。

华盛顿州总检察长Nick Brown指出,该州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旨在保护公民免受AI可能带来的危害。例如,该州禁止使用深度伪造技术来攻击政治候选人,禁止未经同意传播伪造的性图像,并禁止传播可能用于伤害或欺诈他人的伪造数字图像。

田纳西州总检察长Jonathan Skrmetti也表示,如果联邦政府强行推行统一的AI监管标准,可能会削弱各州在消费者保护方面的努力。他担心,大型科技公司可能会利用联邦法律的漏洞,逃避各州的监管。

联邦与州:合作还是对抗?

在AI监管的问题上,联邦政府和各州之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的对抗,而是一种复杂的合作与竞争。联邦政府可以制定统一的监管框架,为AI技术的发展提供 общей的指导原则和标准。各州则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情况,制定更加具体的监管措施,以应对本地的特定问题。

理想的情况是,联邦政府和各州能够加强沟通和协调,共同构建一个既能促进AI创新,又能有效保护公民权益的监管体系。然而,在现实中,由于利益冲突和政治因素的影响,联邦与州之间的合作往往面临诸多挑战。

AI监管的未来走向

展望未来,AI监管的走向仍然充满不确定性。一方面,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风险和挑战不断涌现,对监管的需求也日益迫切。另一方面,由于各方利益的差异和政治因素的干扰,达成共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在联邦层面,可能会继续出现推动统一监管的努力,但也可能会面临来自各州的强烈抵制。各州则可能会继续探索适合自身情况的监管方式,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最终,AI监管的格局可能会呈现出联邦指导与地方实践相结合的模式。

无论未来的走向如何,AI监管都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各方保持开放的心态,加强沟通和合作,共同应对AI带来的挑战,确保这项技术能够为人类带来福祉,而不是危害。

案例分析:欧盟的AI监管模式

欧盟在AI监管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2021年4月,欧盟委员会提出了《人工智能法案》(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ct),旨在建立一个基于风险的AI监管框架。该法案将AI系统分为四个风险等级:不可接受风险、高风险、有限风险和 минимальный风险,并对不同风险等级的AI系统采取不同的监管措施。

Photo of Jon Brodkin

《人工智能法案》的核心在于对高风险AI系统的严格监管。该法案要求高风险AI系统必须符合一系列 обязательных要求,包括数据质量、透明度、 человеческий监督和安全可靠性等。此外,该法案还禁止使用一些具有不可接受风险的AI系统,如大规模生物识别监控系统和社会信用评分系统。

欧盟的AI监管模式对美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一方面,美国可以学习欧盟在风险评估和分类方面的经验,建立一个更加科学和合理的AI监管框架。另一方面,美国也需要根据自身的国情和文化,探索适合自己的监管方式,避免照搬欧盟模式可能带来的问题。

数据佐证:AI市场的快速增长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的数据,2024年全球AI软件市场的收入预计将达到625亿美元,比2023年增长21.3%。Gartner预测,到2027年,AI软件市场的收入将达到1300亿美元以上。这一数据表明,AI市场正处于快速增长期,对AI监管的需求也日益迫切。

然而,目前全球范围内还没有一个统一的AI监管标准。这给跨国公司带来了挑战,因为它们需要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遵守不同的监管规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际社会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制定一个全球性的AI监管框架,以促进AI技术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