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前沿:特斯拉Robotaxi首撞,AI制药人体试验,香港稳定币新规

0

特斯拉 Robotaxi 首撞事故分析:自动驾驶的安全挑战

近日,特斯拉的 Robotaxi 项目在试驾过程中遭遇了首次碰撞事故,引起了业界对于自动驾驶安全性的广泛关注。事故发生在车辆静止状态下,Robotaxi 在尝试进入披萨店停车场时,未能成功,停在入口旁后,突然转向并轻微碰撞了停放的车辆。虽然只是轻微的擦碰,但这次事故无疑给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敲响了警钟。

特斯拉一直强调其在自动驾驶方面的安全措施,例如配备远程操作员和安排安全员在副驾驶位置。然而,这次事故表明,即使在相对简单的场景下,自动驾驶系统仍然存在潜在的风险。这次事故也引发了人们对于自动驾驶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复杂情况的思考。自动驾驶系统需要在各种天气条件、交通状况和突发事件中做出正确的决策,这对于技术的要求极高。特斯拉需要进一步加强其自动驾驶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确保乘客和行人的安全。

淘宝美团外卖大战:补贴背后的市场格局变化

上周末,淘宝和美团在外卖市场展开了一场激烈的竞争,双方都投入了大量的资源进行补贴,以争夺市场份额。淘宝天猫的市场团队甚至拿出了堪比双 11 的预算,而美团也紧急通知一线经营人员全力跟进补贴战。这场竞争直接导致外卖市场规模在短时间内扩大了一倍,订单量创下新高。

根据报道,7 月 5 日美团宣布其外卖订单突破 1.2 亿,而淘宝闪购也宣布当天的订单量超过 8000 万单。整个外卖市场的日均订单量从年初的 1 亿单增长到 2.2 亿单。这场外卖大战不仅让消费者享受到了更多的优惠,也加速了外卖市场的扩张。然而,这种依靠补贴来获取市场份额的方式是否可持续,以及长期来看会对市场格局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仍然有待观察。

随着京东和淘宝等电商平台的入局,外卖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各平台需要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升用户体验,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香港稳定币监管新规:牌照制度与应用前景

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近日表示,香港目标在今年内发出稳定币牌照。《稳定币条例》将于 8 月生效,这标志着香港在稳定币监管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许正宇透露,批出的稳定币牌照数量预计为个位数,并希望在条例生效后能够收到申请。对于金融机构是否能够发行与人民币挂钩的稳定币,他表示需要与相关机构进行讨论。香港希望稳定币能够应用于实体经济,解决跨境支付等方面的难题,尤其是在本币风险较高或当地金融体系不完善的地区。

通过建立完善的监管框架,香港有望在稳定币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并推动金融科技的创新和发展。然而,稳定币的监管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例如如何确保稳定币的价值稳定,如何防止稳定币被用于非法活动等。香港需要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加强合作,共同应对这些挑战。

特斯拉全球最大超充站落成:可持续能源的未来

特斯拉在加州洛斯特希尔斯建成了一座名为 Project Oasis 的超级充电站,该充电站配备了太阳能电池板和 Megapack 储能装置,拥有 84 个充电车位,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特斯拉充电站之一。这座充电站完全依赖太阳能供电,未接入传统电网,是特斯拉在可持续能源领域的重要实践。

特斯拉计划在今年底将充电桩数量增加到 168 个,使其成为全球最大、最具代表性的「零化石燃料 + 脱离电网」充电示范站。充电站的太阳能发电能力达到 11 兆瓦,电力被储存在 10 个 Megapack 中,每个容量 3.9 兆瓦时,足以支持每天数百辆电动车完成充电。Project Oasis 项目展示了特斯拉在推动可持续出行方面的决心和实力。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特斯拉的超级充电站不仅为电动汽车提供了便捷的充电服务,也为可持续能源的应用提供了示范。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将在交通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谷歌 AI 制药的首次人体试验:人工智能赋能药物研发

DeepMind 旗下的药物研发公司 Isomorphic Labs 正准备开始在人体上测试其人工智能设计的药物。Isomorphic Labs 成立于 2021 年,一直致力于将 AI 融入药物研发。该公司利用先进的机器学习算法分析海量生物数据,识别潜在的药物靶点,并设计出能够有效治疗多种疾病的新型化合物。

传统药物研发的成本高昂且成功率低,而 Isomorphic Labs 的技术有望大幅提高药物研发的效率和成功率。通过与诺华和礼来等制药公司的合作,Isomorphic Labs 将加速其人工智能药物的研发和商业化进程。人工智能在药物研发领域的应用具有巨大的潜力,可以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并提高药物的疗效。

然而,人工智能药物的研发也面临着许多挑战,例如如何确保 AI 算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如何保护患者的隐私等。Isomorphic Labs 需要与监管机构、伦理专家等各方合作,共同解决这些问题,确保人工智能药物的安全和有效。

具身智能再获融资:星动纪元 A 轮融资近 5 亿元

清华系具身智能企业北京星动纪元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近 5 亿元 A 轮融资,本轮融资将用于人形机器人软硬技术的研发与量产落地。星动纪元成立于 2023 年 8 月,是清华大学唯一持股的具身智能企业。

星动纪元的技术路线是软硬一体,其产品包括轮式人形机器人星动 Q5 和面向工业领域的全尺寸双足机器人星动 SRAR 1,以及五指灵巧手 XHAND1。在模型侧,星动纪元提出了融合理解与生成的具身大模型模型 ERA-42,将视觉、理解、预测、行动等功能统一到一个端到端的模型中,可实现一个模型控制全身灵巧操作。在零部件方面,星动纪元的核心零部件,包括关节模组、灵巧手、电机、减速器、控制器等,均为自研。

截至 6 月,星动纪元今年已累计交付超 200 台产品,另有上百个订单在量产交付中。在全球市值 TOP 10 的科技巨头中,9 家为星动纪元客户,目前所有订单中,50% 以上来自海外客户。具身智能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具身智能将在各个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罗马仕退款潮:质量问题引发信任危机

近期,罗马仕因产品质量问题引发了广泛关注,大量消费者申请退款。有网友发现,罗马仕服务号上出现「退款进度」查询入口,不少购买了召回型号及批次产品的消费者纷纷查看退款进展,甚至有用户反馈自己已排到 17 万位。

目前,淘宝和拼多多上的罗马仕官方旗舰店已关闭,京东平台仅余京东自营店和罗马仕数码配件旗舰店。面对当下的困境,不少网友联想到 2017 年 ofo 的退款困境。罗马仕的退款潮反映出消费者对于产品质量的担忧,以及对于品牌信任的流失。

对于罗马仕来说,解决产品质量问题、重建消费者信任是当务之急。企业需要加强质量控制,完善售后服务,并积极与消费者沟通,才能走出困境。

极越 CEO 复更微博:重组传闻后的新动向

近日,极越 CEO 夏一平微博重新更新,他接连转发了两条动态,一条为前极越车主对极越的祝福,另一条则为极越官方发布的「关于用户关心的问题说明(第十六次)」。此前,有传闻称极越正在重组,集度董事会已经同意重组,集度目前正与 3-4 家重组方沟通中。

极越 CEO 的复更微博或许暗示着公司正在走出困境,积极寻求新的发展机遇。然而,极越未来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例如如何提升产品竞争力,如何扩大市场份额等。极越需要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iPhone 17 Pro 或弃用钛金属:回归全铝机身?

近日,有爆料称 iPhone 17 Pro 将放弃钛金属,采用全铝合金机身,中框和后盖为一体化设计,不过苹果 Logo 区域为玻璃材质,用来支持无线充电。这一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

据称,iPhone 17 Pro 的苹果 Logo 靠下放置,为了适配这个 Logo,配件商制造的 MagSafe 手机壳在磁吸环底部开了小孔。有分析师指出,苹果使用钛合金也不是不行,但是重量会吃亏。如果 iPhone 17 Pro 真的回归全铝合金 Unibody,这将是苹果在设计上的一次重大改变。

然而,目前这些都只是传闻,最终的设计方案还需要等待苹果官方发布。iPhone 的每一次设计改变都会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并对市场产生影响。

新款问界 M7 谍照曝光:设计更贴近 M8

近日,一组新款问界 M7 的谍照在网络流传。通过谍照可以看到车辆外观相较于新款有很大变化,整体造型更贴近问界 M8 的设计语言。据相关消息称,新款问界 M7 或将在 9 月份正式上市。

车辆整体造型更加圆润饱满,两侧大灯组造型与问界 M9 和 M8 相似,采用矩形船桨的造型。据爆料,预计新车的整体尺寸也有所增加,车长会由现款的 5020mm 增加至 5100mm,轴距从 2820mm 提升至 3050mm。车尾部分,预计车辆将会采用贯穿式尾灯。有消息称,新款问界 M7 的纯电续航里程可能将突破 300km,综合续航里程也有可能达到 1500km。

问界 M7 的更新换代反映出汽车市场竞争的激烈,以及消费者对于汽车产品的不断升级的需求。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产品将更加智能化、电动化、舒适化。

《F1:狂飙飞车》票房破纪录:苹果电影的新里程碑

赛车题材电影《F1:狂飙飞车》上映十天,全球票房已破 2.93 亿美元(约合 21 亿元人民币),超越马丁・斯科塞斯执导的《花月杀手》和雷德利・斯科特执导的《拿破仑》,成为苹果迄今为止票房最高的电影。

作为一部苹果原创(Apple Original)作品,这部电影在票房上打破了多项纪录,同时收获了极为积极的影评。该片在首映日就取得 2500 万美元票房成绩,首周末票房达 1.4 亿美元。这部电影的成功表明,苹果在电影制作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的制作预算达 2 亿美元,但苹果并不完全依赖院线来收回成本,相反他们更看重这部电影在其流媒体平台上的影响力。苹果正在积极拓展其在娱乐领域的影响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F1:狂飙飞车》的成功将进一步推动苹果在娱乐领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