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G7:能否在小米YU7的阴影下杀出血路?
小米YU7的惊人订单量无疑给新能源汽车市场带来了一阵旋风。面对这款来势汹汹的竞争对手,小鹏G7,这款定价19.58万元起的“AI智能家庭SUV”,又将如何应对?
在MONA M03取得成功之后,小鹏汽车能否继续保持其市场地位,继续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
7月3日,小鹏G7正式上市,共推出三个版本,价格区间为19.58万元至22.58万元。其中,602长续航Max版本的最终售价较预售价降低了4万元,显示出小鹏在定价策略上的灵活性和诚意。
值得回顾的是,小鹏G7早在6月11日就已亮相并开启预售,当时预售的两大版本Max版和Ultra版,起售价为23.58万元。
然而,就在小鹏G7上市前一周,小米YU7上市后迅速引爆市场,短时间内订单量就达到了惊人的28.9万辆。由于两款车型发布时间相近,市场定位也有相似之处,小鹏G7是否会被小米YU7“碾压”?小鹏汽车能否延续之前的高速增长态势?这无疑是摆在小鹏面前的一大挑战。
AI赋能:小鹏G7的硬核科技
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中,明确产品定位至关重要。小鹏G7所处的20万至30万元价格区间,早已是一片红海,而特斯拉Model Y无疑是这个细分市场的领头羊。
过去几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 часто上演着“围攻”特斯拉的戏码。去年,乐道L60、智己LS6、极氪7X等车型纷纷入场,试图挑战Model Y的霸主地位。然而,最终效果并不显著,特斯拉依然稳坐细分市场冠军宝座。
面对无法绕开的特斯拉Model Y,小鹏汽车需要思考如何与之竞争。小鹏G7并没有选择硬碰硬,而是着重强调其两大核心优势:硬核科技和空间舒适性。
首先来看硬核科技方面。小鹏G7不仅要实现科技平权,更要做到“硬核”。在发布会上,小鹏汽车展示了702km CLTC超长续航、全域800V高压SiC碳化硅平台、5C超充AI电池、追光全景抬头显示AR-HUD、天玑系统等一系列先进技术。
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小鹏汽车自研的图灵AI芯片。
据了解,小鹏G7的Ultra版本搭载了三颗小鹏自研的“图灵AI芯片”,总算力超过2200 TOPS,因此官方将其定义为首款“具备L3级别算力”的AI汽车。G7的算力是行业主流旗舰芯片的3倍至28倍,使其能够运行更为复杂、智能的AI程序。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2200 TOPS的算力并非全部用于辅助驾驶。具体分配方案是:在辅助驾驶方面,使用两块图灵AI芯片替代双英伟达Orin-X芯片;在座舱方面,小鹏采用图灵AI芯片+高通8295P,有效AI算力比行业旗舰芯片高出26倍。
小鹏汽车通过三颗自研芯片释放出2200TOPS的算力,能否真正转化为用户体验?还是会重蹈过去“堆料”的覆辙?对此,何小鹏表示,他们的目标是大模型的本地化部署。
在软件层面,小鹏采用了VLA-OL+VLM双架构,无需依赖云端即可完成复杂场景决策。VLA(Vision-Language-Action)模型可以被理解为“行动决策大脑”。它不像只会背书的学生,而更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司机,通过摄像头感知世界,利用AI理解世界,并做出最合理的行动。
VLM(Vision-Language Model)模型则可以被称为“理解世界的大脑”。如果说VLA负责“怎么开”,那么VLM则负责“看懂了什么”以及“如何与你交流”。
简单来说,VLA负责车辆的运动和行动决策,而VLM则负责理解和交流,是整车与人交互的操作系统入口。
从家用SUV到“移动客厅”
在过去十年中,小鹏汽车经历了一次从“偏科生”到“全能选手”的转变。
几年前,当上百家公司涌入新能源汽车赛道时,竞争异常激烈。当时的小鹏汽车就像一个“偏科生”,选择将自己最擅长的“智能化”做到极致,希望凭借这一“独门绝技”脱颖而出。这在当时是一个明智的策略,也确实帮助它生存了下来。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认识到,购买汽车就像选择朋友或伙伴,不能只看重某一方面。如果一辆车虽然“聪明”,但在空间、舒适度等日常使用频率最高的方面表现平平,很多人可能会犹豫。
何小鹏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尤其是在经历了一些波折之后。他开始明白,一辆好车不能有明显的“偏科”或“短板”。因此,小鹏汽车开始努力成为一个各方面都优秀的“全能选手”。
这次全新的小鹏G7,就是他交出的一份“全能答卷”。它不仅保留了硬核科技这一“奇兵”,更在人们最关心的空间和舒适度上下足了功夫。
对于一辆家用车来说,“大”就是硬道理。小鹏G7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
通过缩短车头、拉长车尾的设计,小鹏G7在保证动感外观的同时,将内部空间利用到了极致。后排乘客的腿部空间非常宽敞,远超同级别车型,甚至可以轻松地跷二郎腿。
G7的后备厢容积达到819升,比以“能装”著称的特斯拉Model Y还要大。如果将后排座椅放倒,更能扩展到惊人的2277升!这意味着无论是日常购物、放置婴儿车,还是搬运小型冰箱,甚至是周末全家出游携带帐篷、烧烤架,都能轻松应对。
此外,小鹏G7在空间设计上还有许多巧思,全车共有39处储物空间。其中最有趣的是电子密码手套箱,就像给储物格上了保险锁,只有在中控屏幕上输入密码才能打开,方便存放隐私或贵重物品。
如果说空间是硬指标,那么舒适度就是软实力。小鹏G7全车标配通风、加热、按摩和电动调节功能。座椅非常柔软,据称比奔驰的座椅还要软50%。
小鹏G7还配备了“太极AI底盘”,能够根据路况自动调节悬挂的软硬程度,从而在通过减速带时更加柔和,在高速转弯时提供更有力的支撑,使驾驶和乘坐都更加平稳舒适。
同时,小鹏G7全车配备了20个扬声器。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这套音响系统能够“听懂”音乐,根据播放的歌曲类型(摇滚、古典或流行)自动匹配最佳音效,让用户随时随地都能享受到最佳的听音体验。
年轻一代的购车新需求
在小鹏G7上市之前,汽车圈内发生了一件引人关注的事件:小米汽车YU7上市,并迅速走红,订单量呈爆炸式增长。
这让很多人为一周后上市的小鹏G7捏了一把汗。凭借雷军强大的营销能力,小米YU7像一个自带流量的“超级网红”,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作为后来者,小鹏G7是否会被抢走风头?
对此,小鹏汽车P/G系列产品负责人Nick认为,小米YU7是一款长板非常长的车型。小鹏G7和小米YU7是两个赛道、两个品类的产品:G7主打硬核科技和舒适性,而小米YU7的优势在于颜值和操控。市场上之前的车型更偏向于均衡的“水桶车”,但随着95后、00后成为购车主力,他们不再满足于“没毛病”的车型,而是需要一款长板突出的产品。
那么,小鹏G7能否延续小鹏汽车当前的大好势头?
7月1日,小鹏汽车公布了6月份和整个上半年的销售数据,表现非常亮眼。6月交付新车34,611台,同比增长224%!这已经是小鹏汽车连续8个月月销量稳定在3万台以上。更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上半年的销量(19.7万台)已经超过了2024年全年的总和。
截至发稿时,小鹏汽车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发布销量战报。或许,答案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因为对于今天的小鹏汽车而言,一时的销量爆发固然可喜,但更重要的是,在成为“全球领先的AI汽车公司”的道路上,每一步都走得稳健而有力。
在小鹏汽车看来,赢得一时一地的得失并非最终目标。他们真正在乎的是“组织的复利”——打造一个强大的、能够不断自我进化的团队和体系。
因为,在中国市场竞争激烈的下半场,组织力才是最需要经受考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