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Robotaxi首撞!香港稳定币牌照将发,AI制药新突破

0

特斯拉 Robotaxi 首撞:自动驾驶的安全边界在哪里?

近日,特斯拉 Robotaxi 项目遭遇了“首撞”,引发了人们对于自动驾驶技术安全性的新一轮讨论。事故中,一辆 Robotaxi 在静止状态下,全自动驾驶系统 FSD 意外启动,与一辆停放的车辆发生了轻微碰撞。虽然只是轻微的擦碰,但这次事故无疑给自动驾驶技术的安全性敲响了警钟。

事故发生时,车辆正试图进入一家披萨店的停车场。在多次尝试失败后,车辆放弃了进入停车场的计划,停在了入口旁。然而,就在这时,车辆突然启动并撞向了停放在一旁的丰田凯美瑞。这一系列操作令人费解,也暴露了当前自动驾驶技术在复杂环境下的局限性。

特斯拉 Robotaxi 首撞

尽管马斯克此前曾表示 Robotaxi 将配备远程操作员,但实际情况是,安全操作员被安排在副驾驶座位上。这次事故似乎也证明了这种安排的必要性,至少在技术完全成熟之前,人类的监督仍然不可或缺。这次事故引发了人们对于自动驾驶技术安全性的担忧,也促使我们重新审视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方向。

淘宝美团外卖大战:补贴背后的市场新格局

上周末,淘宝和美团在外卖市场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较量。淘宝天猫的市场团队投入了巨额预算,希望通过“百日闪购增长计划”迅速扩大市场份额。面对淘宝的攻势,美团也毫不示弱,紧急调动一线经营人员,全力跟进补贴战。

这场“战争”的结果是,7 月 5 日美团宣布外卖订单突破 1.2 亿,其中餐饮订单超过 1 亿。淘宝闪购则在两天后宣布,5 号当天的闪购订单量超过 8000 万单。整个外卖市场的规模也因此迅速扩大,从年初的日均 1 亿单增长到 2.2 亿单。

淘宝美团外卖大战

值得注意的是,京东也开始涉足外卖业务,这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竞争。各大平台通过补贴大战来吸引用户,虽然短期内刺激了市场增长,但也引发了人们对于长期可持续性的担忧。未来,外卖市场将如何发展,各平台又将如何调整战略,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香港稳定币牌照:数字经济的新引擎?

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近日表示,目标今年内可发出稳定币牌照。香港《稳定币条例》将于 8 月生效。这一举措标志着香港在数字经济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许正宇透露,批出的稳定币牌照数目会是个位数,并希望在条例生效后能够收到申请。他还表示,如果金融机构希望发行与人民币挂钩的稳定币,则需要与相关机构进行讨论。

在谈及稳定币的应用场景时,许正宇强调,稳定币应着重处理实体经济中的难点和痛点,例如跨境支付。他认为,以法定货币作为基础的稳定币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支付工具,便利跨境交易并降低交易成本。

香港积极拥抱稳定币,有望在数字经济领域占据领先地位。然而,稳定币的监管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如何平衡创新与风险,将是香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特斯拉全球最大超充站落成:可持续能源的新标杆

特斯拉在加州洛斯特希尔斯建成了一座名为 Project Oasis 的超级充电站。该充电站配备了太阳能电池板和 Megapack 储能装置,拥有 84 个充电车位,是全球最大的特斯拉充电站之一。

特斯拉全球最大超充站

这座充电站完全依赖太阳能供电,未接入传统电网。特斯拉计划在今年底将充电桩数量增加到 168 个,使其成为全球最大、最具代表性的“零化石燃料 + 脱离电网”充电示范站。

所有车棚顶部都装有太阳能板,停车区旁还建有一座大型太阳能电场,总发电能力达 11 兆瓦。发电所得被储存在 10 个 Megapack 中,每个容量 3.9 兆瓦时,足以支持每天数百辆电动车完成充电。

特斯拉的这一举措不仅展示了其在电动汽车领域的领先地位,也为可持续能源的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未来,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望看到更多类似的充电站出现。

谷歌 AI 制药即将进行首次人体试验:AI 赋能药物研发的新时代?

DeepMind 旗下的药物研发公司 Isomorphic Labs 正准备开始在人体上测试其人工智能设计的药物。这标志着 AI 在药物研发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Isomorphic Labs 利用先进的机器学习算法分析海量生物数据,识别潜在的药物靶点,并设计出能够有效治疗多种疾病的新型化合物。该公司总裁 Murdoch 认为,Isomorphic 的技术有望大幅提高药物试验的成功率。

谷歌 AI 制药

传统药物研发成本高昂,成功率低。AI 的引入有望改变这一现状,加速药物研发进程,降低研发成本。然而,AI 设计的药物是否安全有效,还需要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验证。谷歌的这一举措能否成功,将对整个 AI 制药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具身智能再现大额融资:人形机器人商业化提速?

清华系具身智能企业北京星动纪元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近 5 亿元 A 轮融资。本轮融资将用于人形机器人软硬技术的研发与量产落地。

星动纪元成立于 2023 年 8 月,是清华大学唯一持股的具身智能企业。该公司的技术路线是软硬一体,目前的产品包括轮式人形机器人星动 Q5 和面向工业领域的全尺寸双足机器人星动 SRAR 1,以及五指灵巧手 XHAND1。

在模型侧,星动纪元提出融合理解与生成的具身大模型模型 ERA-42,将视觉、理解、预测、行动等功能统一到一个端到端的模型中,可实现一个模型控制全身灵巧操作。在零部件方面,星动纪元的核心零部件,包括关节模组、灵巧手、电机、减速器、控制器等,均为自研。

商业化方面,截至 6 月,今年已累计交付超 200 台产品,另有上百个订单在量产交付中。在全球市值 TOP 10 的科技巨头中,9 家为星动纪元客户,目前所有订单中,50% 以上来自海外客户。

具身智能融资

具身智能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人形机器人被认为是具身智能的重要载体。星动纪元的融资和商业化进展表明,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正在加速。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望看到人形机器人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

罗马仕退款排至 17 万位:质量危机下的品牌信任重建

近期深陷产品质量风波的罗马仕再度引发广泛关注。有网友发现,罗马仕服务号上出现“退款进度”查询入口,不少购买了召回型号及批次产品的消费者纷纷查看退款进展。然而,退款之路漫漫,有网友反馈自己已排到 17 万位。

在电商平台方面,目前淘宝和拼多多上的罗马仕官方旗舰店已关闭。京东平台仅余京东自营店和罗马仕数码配件旗舰店,抖音平台目前能搜索到罗马仕官方旗舰店和罗马仕旗舰店,但相关店铺所售商品也仅以数据线、充电器等配件为主,曾经的明星产品充电宝不见踪影。

面对罗马仕当下的困境,不少网友联想到 2017 年 ofo 的退款困境。当时,据海口日报报道,海口市民阿正在 ofo 退款队列中已排到第 14460679 位。

罗马仕退款

罗马仕的遭遇再次提醒我们,产品质量是品牌的生命线。一旦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品牌形象将受到严重损害。罗马仕能否走出困境,重建消费者信任,将取决于其在质量控制和售后服务方面的改进。

极越CEO复更微博:重组传闻下的品牌新动向

近日,极越 CEO 夏一平微博重新更新,并转发了两条动态,一条为前极越车主对极越的祝福,另一条则为极越官方发布的“关于用户关心的问题说明(第十六次)”。

此前,原极越汽车公关负责人徐继业曾在朋友圈发文称:“有兄弟透露极越大概率不会破产了,集度董事会已经同意重组,集度目前正与 3-4 家重组方沟通中。”

极越CEO复更微博

极越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重组能否成功,将取决于其能否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以及能否推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无论如何,对于一个新兴的汽车品牌来说,保持积极的姿态,与用户保持沟通,是至关重要的。

曝 iPhone 17 Pro 放弃钛金属:回归全铝机身的背后考量

近日,iPhone 17 Pro 模具在社交平台上被曝光。据爆料,iPhone 17 Pro 将全面放弃钛金属,采用全铝合金机身,中框和后盖为一体化设计,不过苹果 Logo 区域为玻璃材质,用来支持无线充电。

据爆料,iPhone 17 Pro 的苹果 Logo 靠下放置,为了适配这个 Logo,配件商制造的 MagSafe 手机壳在磁吸环底部开了小孔,这样看起来更加和谐。

iPhone 17 Pro

有业内人士指出,苹果使用钛合金可能在重量上会吃亏。回归全铝合金 Unibody 可能是苹果在设计和成本上的综合考量。这一变化是否会影响 iPhone 17 Pro 的整体性能和用户体验,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新款问界 M7 谍照曝光:设计语言向 M8 靠拢

近日,一组新款问界 M7 的谍照在网络流传。通过谍照可以看到车辆外观相较于新款有很大变化,整体造型更贴近问界 M8 的设计语言。据相关消息称,新款问界 M7 或将在 9 月份正式上市,有可能会在 7 月或者 8 月批次进行工信部申报。

车辆整体造型更加圆润饱满,两侧大灯组造型与问界 M9 和 M8 相似,采用矩形船桨的造型。前脸的造型更加高大,通过谍照看很像小号的问界 M8。据爆料,预计新车的整体尺寸也有所增加,车长会由现款的 5020mm 增加至 5100mm,轴距从 2820mm 提升至 3050mm。车尾部分,透过谍照缝隙可以看到预计车辆将会采用贯穿式尾灯,车尾两侧翼子板具有不错的肌肉感,整体造型相比现款更加饱满。

新款问界 M7 谍照

有消息称,新款问界 M7 的纯电续航里程可能将突破 300km,综合续航里程也有可能达到 1500km。如果消息属实,新款问界 M7 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F1:狂飙飞车》成苹果迄今最高票房电影:流媒体时代的新模式?

赛车题材电影《F1:狂飙飞车》上映十天,全球票房已破 2.93 亿美元(约合 21 亿元人民币),超越马丁・斯科塞斯执导的《花月杀手》和雷德利・斯科特执导的《拿破仑》,成为苹果迄今为止票房最高的电影。

作为一部苹果原创(Apple Original)作品,这部电影在票房上打破了多项纪录,同时收获了极为积极的影评。该片在首映日就取得 2500 万美元票房成绩,其中还包括了价值 280 万美元的提前预映场票房。当时,分析师曾预计这部电影的首周末票房会在 3500 万至 6000 万美元之间,但实际首周末票房达 1.4 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的制作预算达 2 亿美元,但苹果并不完全依赖院线来收回成本,相反他们更看重这部电影在其流媒体平台上的影响力。

《F1:狂飙飞车》的成功表明,流媒体平台在电影产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苹果通过原创电影来吸引用户,提升品牌影响力,这是一种值得借鉴的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