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版权局“权力真空”:AI时代版权何去何从?

0

在版权法领域风起云涌的当下,美国版权局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领导真空期。这个曾经被形容为“沉睡”的机构,在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浪潮中,骤然成为关注的焦点。然而,自2025年5月以来,美国版权局却一直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这无疑给未来的版权格局增添了诸多不确定性。

故事的开端要追溯到版权局局长Shira Perlmutter被白宫人事部门副主任通过电子邮件解雇。Perlmutter随后提起了诉讼,指控特朗普政府的解雇行为无效。而政府方面则坚称,行政部门有权解除她的职务。这场法律纠纷悬而未决,但版权局内部的混乱却是显而易见的——实际上没有人真正负责。

版权局的运作并非完全停滞,但其合法性受到了质疑。更令人担忧的是,版权局颁发的版权证书可能会面临挑战。这一系列事件并非孤立发生。作为美国国会图书馆的一部分,Perlmutter是由国会图书馆馆长Carla Hayden任命的。然而,就在Perlmutter被解雇的前几天,Hayden也同样被白宫通过电子邮件解雇。紧随其后,前总统特朗普的辩护律师Todd Blanche被任命为新的代理国会图书馆馆长。

在Perlmutter被解雇两天后,司法部官员Paul Perkins带着Blanche的电子邮件出现在版权局,邮件中显示Perkins被任命为代理版权局局长。然而,Blanche是否有权做出这样的任命?国会图书馆内部对此提出了质疑。Hayden的前副手Robert Newlen声称自己才是代理馆长,并表示“国会正在与白宫就此事进行磋商”。

Perlmutter在诉讼中辩称,只有国会图书馆馆长才有权解雇和任命新的版权局局长。而被告方则辩称,总统有权任命国会图书馆馆长,而他任命的人自然有权选择新的版权局局长。对于这一争议,司法部、白宫和国会图书馆均未发表评论。

Vanishing Copyright Symbol

值得注意的是,Perkins和他的同事并未实际进入版权局办公室,也未履行所谓的职责。消息人士称,他们再也没有回来,也没有承担与这些角色相关的任何职责。据称,国会正在与白宫进行谈判,以期就这些人事纠纷达成协议。一位熟悉情况的国会助手表示,Blanche、Perkins和Nieves没有出现上班,“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工作可上”。

与此同时,版权局仍在努力维持运作,仿佛一切如常。在Perlmutter被解雇后,版权局暂停颁发注册证书,这一举动影响了大约20,000份注册。虽然在5月29日恢复了颁发,但证书上本应由Perlmutter签署的地方却空空如也。这种变化引发了版权专家的广泛讨论,他们担心这些注册证书是否更容易受到法律挑战。版权局则坚称,注册证书的有效性不受影响,法律并未明确要求局长必须在证书上签字。

然而,在与Perlmutter诉讼相关的一份动议中,她声称,没有局长签名的注册证书更容易在诉讼中受到挑战。知识产权律师Rachael Dickson也指出,法律虽然没有明确要求签字,但明确规定了版权局局长有权决定提交申请的材料是否属于受版权保护的主题。如果完全取消局长的参与,可能会引发严重的问题。Dickson认为,试图挑战版权注册有效性的诉讼律师很可能会抓住这一点。

Perlmutter的律师认为,版权局缺乏负责人将导致更广泛的职能失调,因为局长还负责向国会提供版权方面的建议,并对机械许可集体(MLC)等组织进行重新认证。MLC是一个负责管理美国流媒体和下载音乐版税的非营利组织,其认证即将到期。按照惯例,Perlmutter应该负责推进该组织的重新认证工作,但目前这一进程已经停滞。

不过,MLC可能并未像诉讼中暗示的那样受到Perlmutter缺席的严重影响。一位接近MLC的消息人士表示,该组织确实需要重新认证,但法律并未规定必须在特定时间内完成重新认证,因此该组织可以照常运作。

尽管如此,缺乏领导者仍然是一个明显的隐患。版权索赔委员会是一个由三人组成的法庭,负责解决一些版权纠纷。该委员会今年需要更换一名成员,但由于该职位应由国会图书馆馆长在版权局局长的指导下任命,因此目前尚不清楚将如何填补这一空缺。消息人士称,Newlen可能会在必要时进行任命,但他们预计届时会有“某种更大的解决方案”。

在等待解决方案的同时,版权局正面临着一个特殊的挑战时期。就在Perlmutter被解雇的几天前,版权局发布了一份备受争议的关于生成式人工智能训练和合理使用的报告。尽管这在技术上只是一个“预发布”版本,尚未最终定稿,但该报告已被广泛引用在一项针对人工智能工具Suno和Udio的集体诉讼中。目前,各方都在密切关注最终报告的内容,以及版权局下一步将发布何种指导意见。

版权法的未来走向何方?在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版权保护的边界该如何界定?美国版权局的领导真空期又将对这一进程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些问题都悬而未决,值得我们持续关注和深入思考。美国版权局的这场“权力真空”事件,不仅暴露了美国政治体制中的一些深层问题,也引发了人们对于版权保护和技术创新之间平衡的深刻思考。

从法律层面来看,Perlmutter的解雇是否合法,涉及到行政部门与国会图书馆之间的权力划分,以及总统的行政权力边界。这一事件也引发了对于美国版权局独立性的担忧。作为一个负责版权保护的机构,其负责人事任命受到政治因素的干扰,无疑会对其公正性和专业性产生影响。

从技术层面来看,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给版权保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创作出各种各样的作品,包括音乐、绘画、文章等等,这使得传统的版权法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如何界定人工智能创作作品的版权归属,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与版权保护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美国版权局作为版权保护的重要机构,其领导真空无疑会加剧这些问题的复杂性。在一个缺乏明确领导的时期,版权局很难有效地应对这些挑战,也难以给市场提供明确的指导。这不仅会影响到版权所有者的权益,也会阻碍技术创新的发展。

这场风波也引发了人们对于美国政治体制的深刻反思。在当今美国政治极化的背景下,任何一个机构都难以幸免于政治斗争的影响。美国版权局的这场“权力真空”事件,再次提醒人们需要警惕政治干预对于专业机构的影响,需要维护专业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同时,也应该看到,这场风波也为美国版权制度的改革提供了一个契机。面对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带来的挑战,美国版权制度需要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革,以适应新的技术环境。这场风波也提醒人们,需要重新审视版权保护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需要在保护版权所有者权益的同时,鼓励技术创新,促进文化繁荣。

总而言之,美国版权局的这场“权力真空”事件,是一场涉及法律、技术、政治等多重因素的复杂事件。它不仅暴露了美国政治体制中的一些深层问题,也引发了人们对于版权保护和技术创新之间平衡的深刻思考。解决这场危机,需要各方共同努力,需要在法律框架内寻求解决方案,需要在技术创新和版权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需要维护专业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美国版权制度能够适应新的技术环境,促进文化繁荣和技术创新。

未来,我们期待美国版权局能够尽快走出困境,恢复正常运作,为版权保护和技术创新提供有力的支持。我们也希望这场风波能够成为一个警钟,提醒人们需要重视版权保护的重要性,需要在技术创新和版权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共同构建一个健康、繁荣的文化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