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IC 2025:AI持续演进,如何避免成为“终极反派”?

1

WAIC 2025:人工智能持续演进,规避“终极反派”是人类共同挑战

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再次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2025年的WAIC汇聚了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1200位嘉宾,其中包括12位图灵奖、诺贝尔奖等顶尖奖项得主,以及80多位中外院士和众多国际顶尖实验室的代表。

在7月26日的开幕式上,2024年诺贝尔奖得主,被誉为“AI教父”的杰弗里·辛顿发表了主旨演讲。他再次强调了人工智能无序发展的潜在风险,呼吁全球合作建立AI研究的“安全网络”。

null

与此同时,国内人工智能领域的新锐企业MiniMax的创始人兼CEO闫俊杰在演讲中指出,人工智能的潜力几乎没有上限,随着训练成本的不断降低,未来的AI将更加普及。

此外,备受关注的机器人初创公司智元机器人,其联合创始人兼CTO彭志辉(也被称为稚晖君)携公司最新产品——人形机器人灵犀X2登台,呈现了一段精彩的“人机相声”,生动地展示了机器人与人类之间潜在的协作关系。

监管与发展:狮子与婴儿的隐喻

尽管其门生在硅谷AI科技圈占据了重要地位,杰弗里·辛顿始终坚持其“AI威胁论”,与业界主流观点形成鲜明对比。在WAIC大会上,辛顿再次表达了他对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担忧。

他回顾了过去30年AI技术从初期到如今大模型阶段的演变,认为当前的大模型在理解语言方面已经与人类相似。

“人类有可能就是一种大型语言模型,同样会产生幻觉,创造出虚构的内容。” 辛顿的这一观点与当下社交媒体上流行的“人机”概念不谋而合。然而,与人类的“碳基大脑”相比,AI的“硅基大脑”具有可存储、可复制和快速传输的优势。这意味着,随着技术的进步,AI超越人类智能只是时间问题。作为一种存在,AI所代表的“智能体”必然会追求“生存”和“控制”。

辛顿将现在的AI比作“三岁的孩子”,容易受到人类的操纵,但未来的发展 trajectory 难以预测。他用狮子来比喻AI,认为对待狮子只有两种方式:“要么训练它不攻击你,要么消灭它。”

然而,现实情况是,任何国家都无法通过停止技术发展来完全“消灭AI”。因此,唯一的出路是建立一个全球性的AI安全机构,通过训练引导AI“向善”。

“如何训练出一个不想统治人类的AI,是人类面临的终极问题。” 辛顿总结道。

监管与“松绑”的博弈

辛顿的观点在WAIC上引发了深刻的反思。然而,在辛顿所在的北美地区,情况似乎有所不同。由辛顿的学生领导的OpenAI和Anthropic等公司,估值已达数千亿美元。近年来,硅谷的风险投资也大量涌入AI初创企业。

一个显著的现象是,随着AI公司在美国政界的游说力度加大,美国监管机构已经开始放松对AI发展的控制。

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发布了人工智能行动计划(The AI Action Plan)。该文件明确了美国监管机构将从数据、标准和人才等方面入手,确保美国在AI领域的领先地位:

  1. 加大研发投入 (Invest in R&D): 大幅增加联邦政府对AI基础和应用研究的长期投资,特别是在下一代AI、AI安全和可信赖AI等领域。
  2. 释放数据资源 (Unleash AI Data Resources): 推动联邦政府拥有的海量数据集向AI研究人员和公众安全开放,为模型训练提供高质量的“燃料”。
  3. 设定技术标准 (Set AI Technical Standards): 由政府主导,联合工业界和学术界,制定全球AI技术的基准、标准和规范,确保AI系统是安全、可靠、可解释和公平的。
  4. 培养AI人才 (Cultivate an AI-Ready Workforce): 改革STEM教育,推动学徒制和再培训计划,吸引和留住全球顶尖AI人才,为AI经济储备人力资源。
  5. 加强国际合作 (Strengthen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与盟友和伙伴国家建立AI联盟,共同制定规则,对抗“威权主义国家”对AI的滥用,并促进开放和民主的AI应用。
  6. 保护关键技术 (Protect Key Technologies): 加强对美国关键AI技术、算法和硬件(特别是半导体)的保护,通过出口管制和投资审查等手段,防止技术流向战略竞争对手。

由此可见,美国正在为AI技术的发展打开绿灯,同时利用地缘政治手段阻止竞争对手赶超。

机器人:体验时代的序幕

本届WAIC大会上,人形机器人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亮点。

在主论坛环节,智元机器人的联合创始人彭志辉(稚晖君)携灵犀X2登台,带来了一段精彩的“人机相声”。

相声的精髓在于“说学逗唱”,而人机交互的关键在于“理解”。灵犀X2在台上强调,人与机器人的协作应建立在“共识”的基础上。如何建立这种共识,并突破人机协作的瓶颈?稚晖君表示,这是智元机器人将持续深耕的领域,更重要的是与更多同行者携手前行。

因此,稚晖君在现场发布了“智元灵渠OS”开源计划,旨在与更多人共同推动机器人系统生态的融合,并实现具身智能的新技术突破。

null

为了进一步支持具身智能的发展,2024年图灵奖得主、美国阿尔伯塔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教授理查德·萨顿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参与大会,并指出目前用于训练大模型的数据已接近枯竭。但他同时表示,这预示着AI的下一个时代——体验时代(the Era of Experience)即将到来。

与过去利用“静态”数据训练AI不同,未来AI可以通过“体验”外部环境和物品,像人类婴儿一样获取知识并提升能力。尽管这一目标仍有待实现,但目前已经有大量的机器人初创公司在“物理世界”中不断进行训练和学习。

这也是包括李飞飞在内的许多顶尖学者从“AI”转向“物理AI”的原因,他们强调人工智能要真正融入现实世界,必须从三维角度理解和学习整个世界。